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李宗桂:没有文化支撑的生活不是幸福生活

 时间:2011-10-14 12:28:00 |  | 字体:【 】| 阅读: 143

 

 

核心提示

“文化强省”“幸福广东”正成为广东上下热议的话题。它们并非只是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与广大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

文化强省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幸福生活?文化和幸福生活又有怎样的关系?3月26日,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导李宗桂教授登上“岭南大讲坛·文化论坛”,给听众带来名为《文化强省与幸福生活》的演讲。

从文化沙漠到文化大省再到文化强省

文化强省究竟指什么?省委省政府有具体的表述,而我们每个人则有自己的感受。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人最初存在着被蔑视、被欺负,被看不起的心态,因为人家总说广东是文化沙漠。

其实,据我们研究,没有一个人专门写文章论证广东是文化沙漠。只有一本介绍性的通俗读物,讲中国当代文化分布的,中间有一句话说“有人说广东是文化沙漠”,并不是严肃的学术论证。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我们广东人心里造的魔,老觉得被人看不起,心里有股郁闷之气,于是就反抗,就斗争,就争辩。所以,后来我们开过很多会,写过很多书,驳斥文化沙漠论。

在1980年代末期我们被说是文化沙漠,急于把这顶帽子摘掉,提出文化北伐。1990年代中期以后,理性的声音开始出现,我们提出要建设文化广东。后来广东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决定努力建设文化大省,这是2002年的事情。从文化沙漠的自卑,到文化北伐的自恋,到文化大省的自我觉悟,这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我们社会的发展质量越来越高,文化价值、文化理性越来越强,到2010年,省委全会专门研究建设文化强省。这样的发展是渐进的,但同时也是不可改变的合理进程。

文化强省的价值取向和生活内涵

文化强省是什么意思?文化强省以什么为价值目标?在省委的决定里面,对于文化强省有很具体的描述,其实最简单的说法就是“三强一好”:文化事业强,文化产业强,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强,文化形象好。

汪洋书记多次说过,我们要想办法用文化的方式提升广东的形象。当然,能做到这“三强一好”是很好的,但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广东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落后发展到今天成为了中国第一经济强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我们对文化需求的增加,也就是说,我们富起来了以后,有了钱以后怎么办?我们要赚更多的钱,这当然也对。但是我们还要“以文化之”,过有文化,有品位的生活。

1980年代后期的时候,东莞有的人已经很有钱了,其中有的酒吧装饰很洋气,老板跟我说,他们的地毯是从日本进口的,很高档,很奢华,但是里面的人不太享受这些东西,很多人就把烟头扔地毯上,痰也吐在地上。所以有人说广东人有了赚钱的能力,有了消费的能力,但是却没有品位。这说明要提升文化品位,要“以文化之”。

汪洋书记曾经举了《论语》中的一个例子,孔子和他的弟子冉有到卫国去,看到街上的人很多,冉有问孔子人多了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就是让他们有钱,让他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起来了又怎么办呢”?孔子说:“教之”。有了钱还不行,还要给予教育,给予引导。所以说,文化强省的生活内涵,最根本的就是要使人们在文化上富裕起来,使文化氛围良好起来。

幸福是主观感受,也是客观存在

幸福生活这个问题很实际,大家也很关注,而且全国很多城市都在建设幸福某某,比如建设“幸福武汉”,“幸福北京”。但问题是什么是“幸福广东”,或者说什么是幸福生活呢?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

省委书记汪洋说:“幸福要像花儿一样开在我们的心里,而不是像筐儿一样,什么都往里面装”。幸福是什么?是我们的主观感受,是我们所追求的价值目标,但你不要当做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放。

我今天来的时候,来接我的同志在中大门口就堵住了。因为周末中大总有很多的活动,很多车都要进去,慢得不得了。那相对于过去不堵车的时候是不是就不幸福了?不能这样说,因为过去没有车。所以在我看来,幸福首先是一种主观感受。这个感受是什么呢?就是通过比较,跟自己比,跟同行比,跟同类比,跟同事比。

另外一个方面,幸福也是一种客观实在。为什么?我们幸福需要生动的事实来证明。以广东为例,改革开放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你说改革开放之前更好,那是有问题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社会步入了正常的轨道,以经济为中心,社会发展起来了,各种的欲求就出现了,政府也承认了,并且也支持了这种欲求。所以,现在社会上确实存在很多不公的现象,甚至有非常愤怒的时候,所以你要去想问题所在,不能把问题简单化。难道我们要回到文化革命的那种环境中?今天即便是下岗工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都好于那个时代,所以说幸福不在仅仅是主观感受,它需要客观事实来证明。

解决文化民生就是让“幸福来敲门”

我们今天要建设幸福生活,要追求幸福的生活,从政府角度来说,也包含要解决文化层面上的民生问题。譬如说看病、上学、休闲、娱乐的问题等等,如果这些问题没有解决,那所谓的幸福就还是单纯的物质层面。

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就是追求“调均”。“调均”不是绝对平均,而是在大家接受的恰当范围内进行合理分配。

我们星海音乐厅、中山纪念堂,有大量的演出。票最低的180元,然后是280元、480元、680元、1280元,这是给老百姓看的吗?我们的文艺应该是大众文艺,是为人民服务的文艺,但是现在是贵族文化、精英文化,很多场合、很多文化变成少数人去的地方,老百姓去不了。所以我觉得文化方面需要调均,多修文化广场,多修文化馆和博物馆,而且要免费。

没有文化支撑的生活并不是幸福生活

文化强省建设是幸福广东的必然要求。我们讲幸福生活,如果还是比多少钱,多少车,你的车是什么牌子,你住哪个小区,这是不够的。大家知道很多富人区,室内是欧洲,室外是非洲。今天讲幸福生活,没有文化品位是不行的,没有文化支撑的生活并不是幸福生活。

中国古代有一个关于人和禽兽比较的辩论,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孟子说:“说大也大,说小也很小”。大的很大,小的小到几乎可以忽视。比如说从生理的层面上讲,人和动物都要吃喝拉撒睡,都要交配繁衍后代,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没区别。“几稀”,几乎没什么区别。但是,另外一方面,区别大得不得了。那就是人有道德良知,有礼义廉耻,而禽兽没有。

另外,没有文化品位的人生是缺乏意义的人生。我们中山大学北门广场,老百姓在休闲,夜夜笙歌,载歌载舞,跳肚皮舞的,跳交谊舞的,做操的等等,什么娱乐都有,玩得很开心。我经常去看大家,觉得很幸福,很和谐。特别是亚运会后,中大北门灯光灿烂,非常辉煌,赏心悦目,觉得这个生活真是好。我们很多学生说生活真美好,但是要钞票,那是用钱堆起的。所以,我们要有文化,要发展经济,但不能仅仅靠经济,而是要均衡增长,这样我们的物质生活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 蒲荔子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