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广东人精神”大讨论专家指导组成员李宗桂
主持人:可能对于大一、达二他们更多是关注学业,对于大三、大四同学来说,就业这个问题悄悄进入多少生活,我记得我有一位师兄他毕业,他是读政治学,我记得他给自己设下非常大目标他在毕业的时候一定要进入世界500强的工作,月薪5000元左右但他面试了很多家企业还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这个过程当中究竟出现什么问题,我也非常想跟老师多交流一下,究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很多同学都说,到工作很难,找好工作也很难,我们在报纸上可以看到在社会上有一些空缺的岗位没有人去应聘,请问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请问一下李宗桂老师。
李宗桂:这是很重要也很实际,也很尖锐的问题,也是我们最近年年在谈的问题,我的看法大学生广义包括本科生、硕士、博导大学生,最难过就是两关,一个就是择偶、一个就是择业。我觉得我们一些同学找工作找不太顺利,甚至感觉很郁闷,痛恨报国无门,我觉得主要就是我们一些同学对社会的认知还是需要提高,对客观事情的认知为也需要提高,对个人主观能动性要搞清楚,我觉得我们找工作要明确,我是为什么?如果为了赚钱,我就调侃我的学生你完全不用来读硕士、博士,收垃圾会赚钱很多钱,卖菜也可以赚钱,但你读博士只能赚两千二,就看你要解决什么问题,仅仅为了赚钱,那你拿这么点钱,你不是会很郁闷,中山大学南门对面也就是卖菜,一个月一千五,你在中山大学当教授还是去卖菜?这个价值非常清楚,差别也很清楚,所以我有一点看法,我觉得我们找工作的时候是找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我们怎样适应社会发展来实现自我的理想,通过自我实现来促进社会发展,然后我们享受生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果我们单纯为了挣钱,广州郊区的各个楼盘,我们的大学生,个个都比她们漂亮,个个都比她们有文化,大家都可以去卖楼售楼,一个月可能你可以赚2000、3000等等,一个月也可以赚钱很多钱,你读中山大学、华工,硕士、博士一个月拿两千多块钱,这不是很郁闷,所以关键你要过什么生活、享受怎样的人生,这是非常重要,我们找工作要有目标,有理想要切合实际。但有时候也要运气,我想进入这个公司但这个公司不招人,但我们要尽力而为,顺应自然,不仅要找工作,我觉得整个人生都是这样,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安之若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