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讯 (记者 黄艳清 年巍)12月10日,首届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会上,论文征文一等奖获得者作主题发言。复旦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孙德刚演讲的题目是后危机时代的中国“三维准联盟战略”。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教授做出了精彩点评。
白津夫认为,孙博士提出的一个后危机时代中国的三环准联盟战略是一个重要的话题。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外部环境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国周边的一些国际事物日趋复杂,相关研究机构也在密切关注,面对这些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更就加我们理清战略思路。在党的十六大,我们党提出了在未来十到二十年间,中国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十年过去了,中国处在这样战略机遇期,这是我们制定一整套方针政策的前提,如果承认我们现在仍然处在战略机遇期,接下来的逻辑就是如何利用好这个战略机遇期,最重要的就要明晰我们的战略思路。
“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大国的行列,目前中国已经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大国、规模大国直接带来的就是我国在战略上进入了一个空前的磨合期。所以,中国要有这样的准备,中国需要一些进一步的战略层面的研究,我们目前周边的环境是有它一定的必然性,它的必然就在于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大,我国和周边任何关系都有重新改善,重新进行战略规划的问题。包括孙德刚博士讲到的准联盟战略也好,还是其他战略也好,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思考的。战略的核心,就是要突出战略利益最大化。”白津夫讲到。
白津夫进一步说,现在所有国际间更多所寻求的都是这种战略利益,也就是寻求战略利益最大化。孙博士这篇论文所给我们的启示最大的就是要从我们传统的战略思维走出来,要从那些非敌即友的思维定式走出来,勾划新的战略格局,当然这还有很多需要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中国越往前走,我们面对的国际环境,我们的战略环境越来越复杂,需要有大国的气度、大国的眼光、大国的战略,也需要各位博士后们更加执着关注这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