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国际金融危机加快了全球化进程

 时间:2011-12-16 14:15:00 |  | 字体:【 】| 阅读: 129

中国经济网讯北京 (记者 年巍 黄艳清)12月10日,首届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中共中央党校举行。会上,论文征文一等奖获得者作主题发言。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后流动站雷江梅演讲的题目是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局副局长白津夫教授做出了精彩点评。

白津夫认为,雷江梅博士后的论文极具现实意义,真正的阐述了全球化和金融危机的关系。正因为有了全球化,才使得危机蔓延到全球。但还也应该看到,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快推进了全球化进程。正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使得资本的融合化,产业的组合化,企业的集团化愈演愈烈,所以,金融危机时期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全球化形成了危机的爆发点,而危机本身加快了全球化进程。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过程中,多国联手,才使得这次危机得到了缓解。最为典型的就是二十国机制,二十国机制本来是一个应急的举措,现在已经常态化了,不仅常态化了,而且议题越来越广泛,活动越来越密切,今年就举行了两次。各国深深感到没有合作,这次危机走不出来。同样的道理,这次危机更加推进了区域经济一体化,欧债危机从希腊开始,再到爱尔兰,葡萄牙,没有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他们很难走出这样的危机,所以这是我们要密切看到的,危机本身带来的政府效应都是彼此增长的。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带更重要的是引发了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我们党的文件在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写上了这样一句话,就是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新的变化。在危机之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日趋向虚拟化方向,向高端走,把大量实体经济转移到中国这样的经济体来。所以,形成了我们在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而这些发达国家占有产业高端。这次金融危机证明了欧美国家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经济过度的虚拟化难以应对金融危机,所以,在应对危机过程中,西方社会看中国,风景这边独好,很重要一条就是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是相互协调的,所以美国提出了要重归实体经济,要再工业化,推出了振兴制造业框架。他们要以制造业来增加就业,以出口拉动增长。”白津夫讲到。

白津夫进一步说,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一些国家的工商领域,更重要的是对于居民个人带来深层次的影响,它的影响就在于实业的增加,个人收入减少、资产缩水,使得西方社会居民个人消费开始收缩。个人消费一减量,西方国家消费品进口大规模减少,直接影响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过去我们曾经骄傲的讲,中国人不生产,美国人甭想消费。现在倒过来了,欧美居民个人不消费,我们企业甭想生产。

白津夫最后说,正如雷博士讲到的,全球化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机遇。所以,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进一步整合了资源,也进一步完善了我们的体制。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也在与时俱进,同样我们的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过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在更广域的范围内继续丰富和发展。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