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早发表人民币应该升值言论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制造“人民币汇率被长期低估”的舆论,对中国政府施压,要求中国改变现行人民币汇率政策,使人民币大幅升值。
最早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是日本。2002年12月4日,日本财务省次官黑田东彦等人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文章,称中国的通货紧缩经出口扩散至亚洲乃至全世界,中国应当承担起人民币升值的责任。今年2月份,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在西方七国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会议上,甚至希望能够通过一项要求人民币升值、防止通货紧缩在世界蔓延的议案。在7月上旬闭幕的亚欧经济部长会议上,盐川正十郎再次指责“中国人民币汇率过低是造成世界性通货紧缩的祸首”,并希望日美两国携手向中国施加压力。
美国的动向也引人注目,除了媒体不断发表一些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言论以外,今年6月,美国“健全美元联盟”开会研讨是否提请美国政府动用“301条款” 迫使人民币升值。7月18日,舒谟等4位参议员致信美国财政部,要求对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中国政府操纵进行调查。9月3日,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问北京,媒体把斯诺此次访华称为向中国施压的“汇率之行”。
以美国、日本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为什么要以一连串的动作促使人民币升值呢?
有分析指出,就美国来说,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美元对西方主要货币不断贬值的时候,而自称盯紧美元的人民币汇率却保持不变,这显然不符合市场规律;第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这同中国政府人为控制人民币汇率有直接关系;第三,人民币汇率的人为低估导致中国对美出口的急剧增加,正在日益威胁美国制造业和就业市场。当然,背后的政治动机也是不言自明的。美国《纽约时报》9月3日发表社论指出:“大选即将到来,又到了向东方寻找替罪羊的时候。”
与美国不同的是,日本对中国的贸易是顺差,而且本身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达到了史无前例的水平(例如,今年1月以来,日本已在外汇市场上投入9万亿日元,相当于750亿美元,用来阻止日元升值)。但为什么日本在敦促人民币升值上最起劲,甚至给人以“己所不欲硬施于人”的感觉呢?其原因在于,中国对日贸易虽然是逆差,但中国出口到日本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对日本的就业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具有较强成本优势的中国农产品出口到日本,对日本农民的利益形成直接冲击,而在日本,农民是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对农产品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形成压力。面对经济长期低迷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政治、社会压力,日本政治家似乎把迫使人民币升值当成了救命稻草。
实际上,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抑或是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其他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试图把本国出现的经济问题归因于中国的人民币现行汇率制度。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制度变迁的实质是,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是以外汇市场供求为基础的,这一制度下的汇率浮动当然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有管理的。实际证明,这种汇率安排是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金融监管水平和企业承受能力相适应的,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对中国对世界都有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承受巨大压力,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对亚洲乃至世界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基本稳定,不仅仅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而且在扩大世界贸易、带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是因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在中国出口扩大的同时进口也在大幅增加。至于说一些西方国家出现的经济问题,与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并无直接关系,其根本原因是自身经济结构和宏观经济政策出了问题,它们的问题绝不是人民币升值所能解决的。可以预见的是,人民币升值将使一些进口中国产品较多的国家消费者实际购买力下降,将使众多在华外资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下降,使美国、日本及欧盟蒙受经济损失。
真正有见识的经济学家均认为,中国近年来出口保持强劲的势头,不应完全归因于人民币币值,其根本原因是中国长期坚持不懈的经济体制改革、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跨国公司在中国不断增长的组装和生产业务。指责中国出口商品导致了全球经济陷入通货紧缩,是没有根据的。
中国的高额外汇储备通常被看成是人民币升值的依据,但资料显示,中国通过对外贸易顺差赚得的美元有很大一部分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从而流回美国。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拥有的美国国债高达1220亿美元,是美国国债的第三大持有国,预计年底可能上升到第二位。所以,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美国平衡预算赤字。可见,要求中国在现阶段改变汇率制度,使人民币升值是没有道理的,甚至可以说是损人不利己的。美国《商业周刊》最近刊文说,促使人民币升值“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弊大于利,不仅对中国如此,对全球经济也是如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也公开表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其他国家的风险,不支持压迫人民币升值的做法。
应从本国实际出发适时调整汇率
无疑,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是一个正确选择。当然,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并不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就一成不变。随着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适当调整及汇率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是可以预期的。事实上,任何一种汇率安排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国家,也不可能适用于一个国家的任何时期。每个国家都会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水平、国内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选择恰当的汇率安排。只不过这种安排一定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一定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来进行,而不能被动地迫于别国压力来进行。
曾获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罗伯特·芒德尔今年3月即提醒说,中国当局应该从日本的不幸遭遇中吸取教训,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任由它的货币政策失控” ,进入了一段一直延续至今的日元不稳定期。芒德尔在谈及华盛顿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次逼迫日元升值时说,如果北京任由人民币升值,“他们将陷入任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美国或日本欺侮的相同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