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新疆可借助新动力结构转换 实现跨越式发展

 时间:2011-12-30 09:28:00 |  赵长茂 | 字体:【 】| 阅读: 166

在首届天山经济论坛上,经济学家赵长茂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到今天30多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质的变革,新的动力结构已经并且正在形成。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须借助新的经济动力结构的转换。

赵长茂说,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正在转换,也可以说新的动力结构正在形成。这就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动力基础。我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这样一种类似的结构已经形成,并且在逐步的往前推进。

第一是看我们的所有制结构,三十年的持续调整,使我们国家形成了国有、集体、私营经济三足鼎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可以说,改革开放初期以及很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在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外资经济。从数据上就可以看出,私营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是最快的,但是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有经济的实力在增强,竞争力在提高,现在进入世界500强的绝大多数是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但这里也有垄断的问题。但是整个的国有经济的面貌和改革初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国有集体、非公有制经济已经形成了共同发展的格局,这是一种动力的多元化、分散化、均衡化。

第二,地区结构。中西部后发优势逐步显现,到2007年时,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首次超过东部地区,2008年中西部和东北部地区经济全面加速,都超过了东部地区的增长速度。2009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分别是12.6%、13.4%、11.6%,比东部地区分别高出1.9%、2.7%、0.9%。201年以来,这个态势再继续强化,我们从去年看,中国经济的增长极在多点分布。改革开放以来,主要靠东部地区来提供动力的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这也是动力的多元化、均衡化、分散化。

第三,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加速发展,投资力度加大,从去年情况来看,第一产业增长4.3%,第二产业增长12.2%,第三产业增长9.5%,尽管第三产业的速度增速没有超过第二产业,但是这几年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第三产业的比重在显著上升,第三产业的更快发展一方面带动就业,带动消费,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本身就可以创造社会需求。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动力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基础。

第四是从总需求结构来看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总需求能不能持续,总需求决定能不能动力能不能持续,在于投资、消费、出口三者关系是否合理。我们的经济增长逐步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转变到消费、投资、出口均衡发展。这样一个转化,在2007年昙花一现,曾经消费的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上升,但是由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加大了投资,消费的贡献率又降到了很低的水平,投资上升到第一位,甚至在2009年投资贡献率几乎是消费贡献率的两倍。从今年来看,新的迹象出现了,从第一季度统计来看,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到了6.3%,而资本形成的贡献率降为44.1%,进出口是负的4.4%。我认为这样一种格局的变化,也是总需求的动力结构调整的优化。

从以上四个方面来看,我觉得中国经济新的动力结构已经形成,而且在进一步的调整。

对于新疆来说,新疆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调整空间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私营经济,第三产业相对来说发展不充分,但发展不充分意味着调整的空间很大,这个调整会为新疆的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从结构调整上来看,一些资源性产品的链条拉长也为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新的支撑和经济发展新的动力。

而且,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向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转移。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在这样一种格局下,新疆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将得到充分地发挥。

这些优势包括土地优势,六分之一的国土,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是任何地方都没有的。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土地投入。一位人士曾经讲过,一位农用地的产出平均是2万元,经过测算要转化成工业用地,产出平均是23万元,还不包括房地产。这样一个转换在其他的地方应该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在新疆我认为这个空间很大,除此以外还有新疆的资源优势,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区位优势,以及国家特殊政策支持的优势。我想在中国动力结构加速调整的背景下、格局下,新疆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极。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