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泓佐: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考量

 时间:2012-06-01 15:53:00 |  泓佐 | 字体:【 】| 阅读: 179

4月10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美国海军学院发表演讲,主题为美国亚太战略。这是继2011年10月,她在《外交政策》上发表《美国的太平洋世纪》之后,再次诠释美国亚太战略调整。

“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希拉里国务卿的这次演讲和去年的文章内容基本一样,都是在为美国重返亚太吹风。希拉里说,从上任第一天始,奥巴马政府外交政策就对亚太地区不断增加的重要性予以回应。她本人上任后首次出访便选择亚太地区,这在美国外交史上是反传统之举。奥巴马总统已四次出访西太平洋地区,以全面推进“前沿部署”外交。亚太之所以成为“前沿”,是因为从印度洋到美国西海岸,有世界一半的人口,有美国最为信赖的盟友,有中国、印度、印尼等新兴国家,还有世界上最具活力的贸易和能源线路。今日美国必须立足亚太,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由于独特的地理特点,美国既是大西洋国家,也是太平洋大国。美国要建立跨太平洋的伙伴关系和机构网,使之与跨大西洋网络一样持久,并与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一致。

希拉里强调,历史表明,一个强大的地区架构可激励合作,抑制挑衅和坏行为。这一架构需要持续努力,需要坚强的伙伴关系,重要的是,还需有美国的领导,这是美国亚太战略的核心所在。美国在亚太地区外交、经济和军事的所有行动皆为实现这一目标。希拉里更极言之:“美国的领导独一无二,前无古人,不可替代。”

希拉里称,21世纪的挑战正在模糊外交政策中“3D”之间的界限,即国防(DE-FENSE)、外交(DIPLOMACY)和发展(DEVELOPMENT)。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前沿部署”具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的全方位特点。鉴于这一点,我们的工作将遵循六个关键的行动方针:加强双边安全联盟;深化我们与新兴大国的工作关系,其中包括中国;参与区域性多边机构;扩大贸易和投资;打造一种有广泛基础的军事存在;促进民主和人权。

其实,奥巴马政府这一战略新动向代表了美国亚太战略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最大规模的实质性调整,奥巴马宣称自己是美国首位太平洋总统,并强调美国始终会留在亚洲,实际上,美国从未离开过亚洲,当前不过是要加强在亚洲的投入而已,因为在美国看来,对亚洲尤其是东亚,已经忽略得太久了,重返亚洲已是时不我待。

美国的战略考量

美国重新关注亚太的根本目的,希拉里国务卿也非常明确地指出,利用亚洲的增长和活力是美国的经济和战略利益的核心,也是奥巴马总统确定的一项首要任务。亚洲开放的市场为美国进行投资、贸易及获取尖端技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美国国内的经济复苏将取决于出口和美国公司开发亚洲广阔和不断增长的消费基群的能力。在战略上,无论是通过捍卫南中国海的航行自由、应对北韩的扩散问题还是确保该地区主要国家的军事活动的透明度,保障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对全球的发展越来越至关重要。不难看出,美国的战略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美国需要东亚拉动国内经济。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有19.3亿人口和5.7万亿美元的GDP,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地区,GDP年增速高达8%。广阔的市场前景为美国出口倍增计划提供了实现的可能。自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CAFTA)启动以来,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从9.8%降至0.1%,东盟6个老成员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从12.8%降至0.6%,双方对超过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有力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快速发展。据中国海关数据,201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2927.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7.5%。2011年1—10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295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7%,中国从东盟的进口增长了27.5%,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23.7%,东盟已成为中国第五大服务贸易出口市场、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贸易伙伴。这让美国如坐针毡,怕失去了在东亚的主导权。据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东亚自由贸易区可能使美国公司的年出口至少损失250亿美元,或者约20万个高薪岗位。美国通过TPP谈判,可以避免自身被排除在亚洲尤其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之外,从而可以获得现实的经济利益和长远的战略利益。另外,《华盛顿邮报》文章指出,21世纪最初 10年是美国“失去的十年”。经济增长是大萧条以来最慢的,真实的失业率达到 15%左右,超过17%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以往第三世界国家才出现的数据,如今却发生在美国。相反,高速发展的东亚地区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不仅其经济份额在全球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对美国经济的带动作用也愈发明显。为了开拓市场、创造就业、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强化在亚洲的存在,提升与亚洲的联系,增强对亚洲的控制,就成为美国摆脱自身危机、应对未来挑战的首选战略。

为此,美国高调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PartnershipAgreement,TPP)谈判,目的就是与TPP成员达成新型的自由贸易协议,维护美国出口利益。另外,通过 TPP谈判,提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力,在与政府、企业和公众沟通、交流与融合的同时,推行美国的全球价值观。

其次,美国当前面临的潜在挑战也主要来自东亚。虽然中东地区的动荡仍此起彼伏,但从战略性和影响力上看仍无法与东亚相比,尤其是对于经济规模已列全球第二的中国的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判断,导致美国有不少人将中国视为未来主要的潜在威胁。在美国看来,美国对来自中国的“威胁评估”已经从传统的意识形态争议以及双边关系中的结构性争议,转向美国眼中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中国的“能力”和“意图”。还需要指出的是,面临2012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政府也需要在对华政策上表现得更为强硬,以免受到国内政敌的过多攻击。出于对国内选举政治的考虑,奥巴马政府不希望给世人留下美国因为国内经济困难和预算开支削减而“变弱”的印象。

美国主流观点将中国的发展定位为“机遇为主,潜在挑战”,故遏制中国也是遏制美国自己;另一方面,当前美国在国际国内的行动都已捉襟见肘,中美力量对比的变化使得围堵中国的成本已超出其可以承受的范围。因此,美国更倾向于在姿态上高调呼应亚洲国家的邀请,而在行动上则低调与主要大国协调,继续与中国保持接触,深化两国的交流与合作,这样既能继续借助外部推动力来促进美国的经济复苏,又能利用与中国的接触掌握中美关系的主动权。目前,对美国来说,中美关系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在尊重中国合法利益的同时继续稳定地维持美国霸权;对中国来说,则是如何在应对中国不断扩展的海外国家利益的同时,避免过早地和美国发生正面冲突。未来中美在战略、外交和防务领域内的关系可以说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美国的中国政策将会继续在“压制中国”和“牵手中国”这两个极端间徘徊。

再次,奥巴马政府需要“再确认”其在亚太地区的战略优势和战略决心,并重申美国的“战略制高点”。在过去10年间,东亚地区的战略格局与国家关系开始逐步背离传统模式。中国的持续高速发展、日本的政府危机和经济停滞、东盟的整合与扩大、朝鲜核问题的拖延,等等,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使得美国在东亚的盟友关系变得更为错综复杂。日本的离美倾向逐步显现,韩美协调也问题多多,东南亚国家对美国的期待已缩减到安全这一单一领域。而在经贸方面,亚洲国家对中国的依赖已经难以摆脱。随着中国发展,美国在亚太的传统盟友和防务伙伴对美在该地区的战略能力开始有所怀疑,这严重侵蚀了美国在亚洲的传统领导地位,为了保证美国在本地区的“战略制高点”——美国的同盟关系以及“新型伙伴关系”不至于流失,美国需要高调介入东亚。

链接

美国与亚太多国近期合作军演盘点:

1月30日,日美在日本兵库县伊丹市通过电脑进行了模拟联合军演,在此次模拟军事演习中,日方约有 4500人参加,美方约有1500人参加。

2月1日,由印度海军牵头、14国海军参与的“米兰”军事演习在印度洋海域举行。

2月7日,由美、泰主办的亚太最大规模联合军演“金色眼镜蛇”在泰国举行。美国、泰国、日本、韩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等7国参加,内容包括两栖作战演练、居民疏散演练、伞降和特种作战演练等,1.3万多名军人参演。

2月11日,美国空军、日本航空自卫队和澳大利亚空军联合举行的“对抗北方—2012”演习在关岛拉开帷幕。来自美、日、澳的 1000多名军人和多型主力战机进行了多项联合演练。

2月27日,代号为“关键决心”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举行,约有 20万名韩军和2100名美军参演。

3月1日,代号为“秃鹫”的韩美联合野外机动演习举行,有约1.1万名美、韩军人参与地面、空中、海上、远征以及特殊作战等演习。

4月 16日,菲律宾与美国“肩并肩2012”联合军演拉开帷幕,约 4500名美军士兵和2300名菲律宾士兵参加军演。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