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居民消费率并不悲观

 时间:2012-10-23 10:07:00 |  | 字体:【 】| 阅读: 144

“数字显示,消费率在过去几年一直在下降,然而居民消费的统计可能存在系统性的误差。”经济学界一个共识是: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善必须围绕着降低贸易顺差减少对外依赖,以及提升居民消费比重等方面来下功夫。

然而,过去十年间,中国的消费支出在整体经济当中所占的比重非但没有增长,反而显著下跌,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5%降到了33%。研究发现,居民消费率并不悲观。

“数字显示,中国的消费率在过去几年一直在下降,然而我们发现,在居民消费的统计上可能存在系统性的误差”。李稻葵如是说。

他提出,中国经济已经开始出现明显的结构调整的迹象和趋势。分析其原因,李稻葵首先提到的是中国对外经济的再平衡和国内消费的逐步上涨。

李稻葵表示,通过更加全面的测算,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从2007年开始出现明显上升,平均每年上涨0.5%-0.6%,同时近年来中国外贸顺差的顶点是8.8%,去年降到了2.53%。经常账户的顺差,最高点是10.13%,降到了去年的2.8%。

李稻葵列举的另一原因便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失,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减少,工资率开始上涨,劳动成本上涨,企业对外竞争力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上涨,劳动收入占GDP的比重开始出现逆转。这一系列的结果都带来了消费上涨。

李稻葵称,外贸顺差下降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出口增速的下降,更多的是进口的加速。这表明中国内需的上涨事实上是外部结构改善的主要原因,内因是外部失衡缓解的主要因素。

但在李稻葵看来,尽管居民消费率并不悲观,但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旧的增长机制逐步退出,包括出口和房地产;而新的增长机制,包括消费,还不能起到拉动作用。

由此得出一个推论就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升值应该适当放缓,同时必须加快制度方面的改革,让经济增长能够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制度基础。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