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阐述新概括
在建党90周年胡锦涛同志讲话基础上,十八大进一步科学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总结了自己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的曲折及经验教训,也总结了苏东的教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抛弃对社会主义教条式理解、误解、曲解,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马克思赞叹资本主义创造的财富,比以往人类社会创造财富的总和还多。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进行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方式。我们挣脱了“左”的思想束缚,大胆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大地激发了人们创造自己新生活的内在动力,大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但是对资本逐利的本性,如果不加以规范、引导和限制,使之无限膨胀,它会像洪水泛滥,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危害他人,危害社会,2008年由美国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如此。所以,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艰难地寻求各种手段,自觉地最大限度地控制、减少、堵塞其负面作用产生的渠道,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
经过30多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在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道路和制度,并在实践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十八大报告所说,我们应当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道路、制度的自信。但是,自信不是封闭保守,不是停滞僵化。这种自信包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也包括直面现阶段我们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正视我们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通过改革创新,解决各种矛盾。
坚持和不断探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将使十八大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也会在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新要求,进行全面部署
十八大丰富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部署。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要求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各方面工作,作出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了路线图。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经济已实现了连续三个10年的高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近10%。到2020年实现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还须再实现一个年均增长在7%左右的10年发展,也就是实现第四个10年的快速发展。而做到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能够连续40年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发展的国家,只有英国和新加坡。英国工业化起步早,时代不同了,可比性不大。英国工业化中,缺少资源,便发动侵略战争。为化解矛盾,它把罪犯运到澳大利亚,把失业人口出口到非洲。我国走和平发展之路,我们所有的问题和矛盾都要在自己的国土上化解。新加坡国土面积和人口与北京市的朝阳区大体相当,可比性也较小。二战后,出现了日本、“四小龙”、“四小虎”、拉美经济奇迹。有30多个经济体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持续发展了20年。但是,到了第三个10 年,大多数发展速度就跌到5%以下了。到第四个10年还能保持6%以上增速的,就只有新加坡了。国际上普遍认为,非发达国家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连续发展20年后,速度掉下来很普遍。这源于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要素转移,增长空间缩小;资源、环境约束加大;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经济发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会转型,矛盾凸显,维稳成本增高等等。 因此,中国如能再以年均7%以上的速度发展10年,甚至更长时间,那真是创造了一个世界经济奇迹中的奇迹!
经过连续3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我们实现第四个10年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上述非发达国家在经济快速发展二、三十年后,造成发展速度下跌的一些原因,我国发展到现阶段,也开始出现。国际上普遍认为,当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进入3000-10000美元阶段,既有可能成为发达国家,也有可能因为社会经济矛盾增多,社会不平等而陷入权贵经济、断层社会的泥潭,有的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有的称转型陷阱,也有叫双陷阱。在这个阶段,往往进入发展瓶颈期和高风险期,面临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我国大陆地区2011年人均GDP已超过了5000美元,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特别是今后10年的发展,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发展,是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快速发展,是我国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重大转变的快速发展!实现这样高质量的第四个快速发展的10年,绝非易事,要打一场攻坚战!
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十三亿中国人口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十八大将不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迈上新台阶,留下重重的一笔,而且也将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史、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对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部署
十八大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要求。这些要求直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体现出一种执政党的清醒和忧患意识。在党建的总体布局上,把十七大提出的把“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改为“以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有很强的针对性。
中国共产党已经是一个拥有8200多万党员的大党老党,不清除党内的腐败分子,不解决一些党员长期不发挥作用的问题,不解决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问题,就难以保持先进性,没有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执政能力建设就是空话。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大力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非常重要,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极为紧迫,这些问题,绕不开,拖不起,而实现上述任务也都很艰巨。无论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还是发展党内民主,建设一个先进的现代民主政党;无论是遏制“多发易发”的党内腐败;还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等等,都需要破除重重阻力,进行理论、实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都需要改革的政治勇气、智慧和魄力。需要基层试点,顶层推动,上下结合,良性互动。需要高层示范,各项改革措施从党的高层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做起。
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党建任务,执政党建设将步入一个新境界,这次党代表大会也会在中共党建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