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我国教育事业有四个方面需要改进

 时间:2013-08-28 10:42:00 |  王洪元 | 字体:【 】| 阅读: 132

(原题:我国教育事业进步巨大仍面临四大挑战 )

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司长王洪元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人民网北京8月27日电 (万鹏)今天下午,就中宣部理论局通俗理论读物《理性看齐心办——理论热点面对面·2013》,人民网强国论坛邀请5位专家围绕“教育质量怎么提高”的话题与网民在线交流。教育部综合改革司副司长王洪元在谈及中国教育事业时指出,我国教育经费落实了4%的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仍面临四大方面的挑战。

我国教育事业取得六方面重要成就

王洪元从多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是我们的成绩和变化方面,教育经费落实了4%的目标。三年前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教育规划纲要,这三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谋划、组织和实施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教育系统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在中央有力的领导和推动下,教育经费落实了4%的目标,这是我们近20年来梦想实现的目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个目标的实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证和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现在全国的教育规模、在校学生数达到2.7亿人,有各级各类学校52万所,教职员工1800多万人,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我们国家新增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达到了12.7年,现在已经达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这是一个很大的成绩和进步,这都得益于4%的落实,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

第二在促进教育公平这方面,我们的步伐加快了,进一步筑牢了社会公平的基础。第一个是去年随着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出台,国家从学前教育一直到研究生教育,建立了一个家庭困难学生的全面的资助体系,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第一次全面构建了这个体系,去年一年这个体系保障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八千万人次,这也是很了不起的成绩,这个体系的构建也可以说,在我们共和国的土地上,今后不应该出现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现象。第二是我们国家继实现了城乡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之后,我们也实现了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免费,这项免费政策是使我们国家中小学生,特别是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受益,惠及人口达到1.7亿人。第三从2011年起国家在699个特殊困难的连片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使三千多万特困农村地区学生受益。第四国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简称校安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大幅度的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现在如果网友们到农村中小学校去看一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五是高等学校的招生努力向中西部地区,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倾斜,通过协作计划、定向计划,努力的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这方面也取得很大的进展。第六是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教育、特殊教育、贫困地区儿童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政策措施,实施了一些工程,使这部分弱势人群、特殊照顾的群体,能够接受比较好的教育。第七就是支持城镇化的发展。现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学生有80%在公立学校接受教育,去年出台了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教育之后,参加中考、高考的政策,今年有26个省已经做到在当地参加中考,有12个省做到在当地参加高考。

第三个方面,就是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更加协调。过去我们教育体系结构当中有一些薄弱的环节,比如说学前教育,比如说民办教育,比如说继续教育,有一些短板需要加强,还有农村教育。经过这几年努力,现在这几个短板逐渐得到增强,一个是学前教育发展特别快,通过实施三年学前教育的计划,目前入园率全国达到了接近65%,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得到了一些缓解,当然这事儿没有做完还得需要继续努力,第二个事儿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现在职业教育发展占同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比如说高职和普通,高中阶段教育中职和普通,差不多是一半一半了,改变了也优化了我们的教育机构。第三是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出台了吸引民间资金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现在民办学校就读学生全国而言达到3900多万人。第四进一步完善了终身教育的体系,去年全国成立了六所开放大学,这对于构建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体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第四方面,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进一步的增强。这个能力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人才贡献力,二是科技贡献力,三是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力。就人才而言有这么几个数字可以说明,一个是每年现在职业教育输送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900万人,本科生向社会、向企业输送的人才高素质的专门人才300万人,研究生输送40万高层次的人才,这里面其中专业硕士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现在招生从今年开始已经达到一半一半了,这是第一个贡献。第二个贡献是科技贡献,现在全国高校获科技三大奖项,那个奖项当中是由高校来发明的,来创新的,那个奖项达到了54%,超过了一半多,哲学社会科学更多了,那个奖项当中有80%来自高校。社会和谐稳定的贡献举个例子,在钓鱼岛事件、南海事件当中我们学生都非常理性,都能辩证的看待,能够坚决的执行,坚决的维护中央和国家的统一要求,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贡献,对社会稳定起到了很大的贡献。

第五是教育开放继续扩大,同时深化了我们国家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有几个数字,第一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同步增长,去年出国留学学生40万,学成归国留学生30万,截止到今年有18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学生,一共是33万人在我们国家的学校留学学习。第二是高水平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相继成立,最近已经批准的上海纽约大学成立,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都在积极筹建当中,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筹建也很快成立,这说明我们吸引国际上的优质教育资源进来,跟我们高等学校合作,进一步的扩大我们的优质资源,同时提高我们的质量,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是我们在100多个国家建立了400多个孔子学院,我们有些高校像厦门大学在马来西亚也建了分校。

第六方面是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激发了教育发展的活力。《纲要》颁布以后,按照顶层设计,试点先行、有序推进的思路,我们按照四个方面分三个层次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进行了总体的部署,这四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第二是办学体制改革,第三管理体制改革,第四保障机制改革。三个层面,从国家层面,从省这个层面,从基层学校层面,三个层面展开,一些国家统一组织、统一制定的教育的根本制度,国家的统一政策,这由国家统一组织实施。一些还看不准的,还需要探索的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的破除办法,是部署了425项试点,在省和学校这个层面进行试,425个试点也是按照四面三层部署下去的。还有一些是基层的学校,根据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自己探索,国家、省积极鼓励学校大胆实验,探索出来的经验提供其他学校借鉴、学习和推广。

总之,这些成绩和成就的变化是来之不易的,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力的领导,审慎的推进,得益于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也得益于国务院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得益于社会广泛的理解和支持,也离不开教育系统的广大师生,还有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配合,这个是非常来之不易的。

我国教育事业面临四大方面的调整

王洪元最后指出,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国家的教育规模很大,但是发展不平衡,一个是区域之间中东西部,还有城乡之间,甚至在同一个区域里面,还有校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现在在边远贫困、民族这些地方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的还非常差,教师的素质有的需要提高,这些都是不平衡,需要加以改进的。

第二方面是我们发展的质量还需要提高,这个质量提高有这么几个问题,一个是人才培养模式现在看还比较单一,教育教学方法也还比较陈旧,素质教育推进遇到了困难。

第三个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大中城市的择校热现象比较突出,这都是影响教育质量的突出问题。

第四是各级各类教育当中存在一些薄弱的环节,教育管理的方式、教育的结构还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升级,打造经济升级版的要求。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