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中共执政的母体环境

 时间:2013-08-29 14:07:00 |  丁茂战 | 字体:【 】| 阅读: 151

20111022000846827

1840年到1949年,这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个历史阶段。在这个阶段,西方各种理论思潮涌入中国,中国各种社会力量粉墨登场,整个过程充满血雨腥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胜出的母体环境。赢得执政的缘由,定是能够继续执政的根基

当前,党内外和学界对中国现代化起始时间,已经比较统一认定为1840年。这也是中国从封建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起点,是中国意识到自己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而开始实施追赶的起始时间。从中国现代化发展历程看,我们今天从事的仍然是昨天事业的延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为这个中国梦已经奋斗了170多年。今天是昨天历史的继续,为了实现中国梦,有必要站到历史的源头,以更为宽广的视野和更为理性的思维来审视中共执政的母体环境。

  鸦片战争和中国现代化的起步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清王朝应该是得到更多肯定的一个朝代。比如,清朝13个皇帝中的大多数都是精于国事、勤劳一生的。再比如,中国的国家版图主要是在清朝框定下来的。虽然中华民族在清朝手中几乎陷入亡国灭种境地,但是客观看,这个责任不能都算到清朝政府头上。相反,清朝政府纵有千错万错,但敢于承认落后,能够从“天朝”自负中走出来,把侵略自己的敌人当先生,这是了不起的。

清朝政府开启了中国近代史之门、现代化之门、追赶西方之门。在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清朝政府迈出了第一步!清朝政府对推进中国现代化作出过许多努力,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业现代化实现了起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改革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办洋务的力量逐步壮大,“师夷长技以制夷”正式付诸实践,从而经历了30年的洋务运动,物质层面、技术层面的现代化取得一定进展。需要说明的是,晚清政府经济也不是“一败涂地”,就经济总量来讲,到晚清政府灭亡的1913年仍然是世界第二,占世界经济总量之比仍然高达8.9%。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13年世界经济总量是717073亿美元,中国是82270亿美元,中国占比是11.47%。也就是说,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例,与晚清政府的1900年前后大致相当。

第二,开始了政治现代化的探索。甲午战争后,清朝政府中改良派有了更大发展,内忧外患迫使他们要求政治改革、开放政权,其中典型事件是戊戌维新。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派,通过光绪皇帝于1898年发动这场维新运动,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戊戌维新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戊戌维新所开拓的道路不可逆转,在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打击下,清末维新派的主张被付诸实践,现代化被推进到一个新的政治层面。

第三,向西方先进国家开放和学习。一个是留学,1840到1870年出现了第一批私人留学热潮,从1870年到甲午战争前官派留学成绩也很大,有了包括詹天佑在内的4批120人的留美学生群,包括严复在内的福州船政学堂4批80多人的留欧学生群。甲午战争后的晚清时期,留学生就更多了。另一个是教育,中国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中学,大多是从晚清政府开始办起来的,比如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就是在1898年建立的中国最早的大学。光绪皇帝还于1905年废除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大规模开办新式学堂,到辛亥革命前全国已经有6万多所新式学堂。

总的来看,通过晚清政府的现代化努力,使中国有了一定的近现代工业基础,中国对西方政治文明有了一定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文化的开放,现代大学、中学的开办,大规模的留学,让中国人开阔了眼界,为中国融入世界文明历史进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辛亥革命和民国政府的有限作为

1911年,晚清政府着手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废除军机处,实行内阁制,遗憾的是内阁成员中皇族和满人太多,激怒了改良派,爆发了革命,最终清朝政府被推翻,这就是辛亥革命。推翻晚清政府的辛亥革命,大的背景是西方现代化的影响,同时也是晚清政府现代化努力的结果。没有西方文明的巨大进步,没有晚清政府的改革开放,民族危机意识不可能强到这样的程度,也就很难在这个时候发生这样的革命。辛亥革命的爆发,民国政府的产生,直接指向就是向西方学习、继续中国现代化进程。

民国政府对中国现代化的积极作为主要体现如下。

第一,国内实现由乱而治,现代化建设有了和平环境。大凡新旧政权更迭之时,也必然是各种力量互相较量、整个国家由乱而治的过程。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更迭,更不可能一帆风顺。蒋介石在各路军阀混战中胜出,最终终结了战乱,中国迎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

第二,中国现代化建设延续了晚清发展势头,取得更大进展。从1912年到1949年,民国政府对中国现代化的贡献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1928年到抗日战争爆发这期间的蒋介石政府,和平发展的成绩可能更大。上海成为远东经济中心,地位远超香港和东京。到抗日战争前的1936年,中国经济总量为日本两倍以上。一大批现代化工业诞生并发展。比如,在1920年,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所)造出了中国第一艘万吨轮,同时为美国政府订造了四艘。这四艘船完工后均交付美国,直至二战时仍在美欧航线上使用。在大学教育、留学生教育方面,迈出的步伐更大,现在一些比较知名的大学,大都是那个时候建设起来的。那也是一个文化发展比较繁荣的时期。

第三,八年抗战终结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晚清政府以来中华民族悲惨历史的延续,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是中华儿女争取民族独立历史的延续,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开展敌后抗战,作出了许多努力,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但中华民国政府是抗日战争的主导力量,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当时的国民政府作出了重大贡献。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觉醒和动荡的岁月里,在向西方寻找真理过程中,中共是一支特殊力量,这支力量的精神动能同样来自西方,即马克思主义和后来的列宁主义、斯大林思想,这也是晚清开始的现代化进程的组成部分。1921年成立的中共,无疑是当时无数党派中的先进力量,并且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在价值理念上有相通之处,这也是国共当初能够合作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中共与国民党合作过程中,在共同北伐过程中,特别是蒋介石对中共的清洗和屠杀,逐步把中共推向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心。蒋介石对红军和共产党的围剿,从军事上锻造了这支队伍。国共长期较量,最终还是战场定输赢。在这个过程中,国民党的劣行,从反面给中共成长提供了教材。从晚清开始,中国政治舞台各种力量粉墨登场,中共从配角到主角,从和平力量到军事强手,能够最终胜出、最终取得政权,这决不是偶然的。中共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方向,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把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使命,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交给了中共!

 赢得执政的缘由,定是能够继续执政的根基

1840年到1949年,这是中国现代化的第一个历史阶段,这个阶段与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的本质区别在于基本完全照搬西方发展模式,社会性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经济制度自发地向市场制度演进。在这个阶段,西方各种理论思潮涌入中国,中国各种社会力量粉墨登场,整个过程充满血雨腥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能够胜出的母体环境。赢得执政的缘由,定是能够继续执政的根基。

第一,认定落后西方追赶西方这一基本共识。无论是开启现代化之门的清朝政府,还是率先推翻封建帝制的中国国民党,还是为打败日本侵略者立下不朽功勋的民国政府,还是最终胜出的中国共产党,与全体中华儿女都认定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西方拥有一种制度、文化,这种制度、文化能够激发创新能力,这让全球仰视,也引领全球发展。正是西方拥有这种制度和文化的优势,从而带来科技和生产力的进步,使得中国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也就是说,我们已有的制度和文化至少不是先进的,要赶上先生、超越先生,首先要学习先生。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目标,同样依托这样的事实基础,失去这个基础,中国共产党产生不了,更是发展不了。

第二,“中国梦”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是一个充满智慧、为人类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国度,历代中国人民都以此为骄傲。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亡国历史,是对民族尊严的挑战,从那时起的现代化历程,目的就是摆脱落后、追赶并超越西方。所以,从一开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包括清朝政府、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民主党派、全体中华儿女共同的、矢志不渝的梦想。正如毛泽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题的碑文,我们要纪念的既是三年解放战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要纪念中共成立30年中牺牲的人民英雄,我们还要纪念上塑到1840年以来牺牲的人民英雄。我们更清楚,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所言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人不应该忘记,我们最初的梦想属于整个中华民族,今天仍然是为这个梦想而奋斗。

第三,善于汲取各方人士各种力量的智慧。在追求民族复兴的现代化征程中,汇集了各种思想、各路力量、各方人士,这些力量和思想的发展过程,可谓各领风骚,就如一场马拉松:清朝被民国所替代,北洋政府期间各路军阀轮流“坐庄”,南京政府最终执政。思想领域同样丰富多彩:西方民主思想、日本君主立宪政治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这个激烈竞争过程中,并且在不断的失败中,学习了别人的经验,汲取了别人的教训,才凝炼出自己的执政理念,形成了自己的队伍,最终得到人民认可,才取得最后胜利。当今世界,面对国内外各种思想交锋,决不能闭门造车,我们要牢记的是,应继续汲取各方营养,为我所用。

第四,必须一切为了工农,紧紧依靠工农。虽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政府,在各路军阀混战中能够胜出,并且始终得到美国支持,还拥有丰富的抗日战争经验,但最终三年时间就被我们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打败,追根溯源就是因为我们是工农队伍、人民军队,我们的出发点是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得到人民拥护,广大人民能够积极参与。就如我们今天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奋斗宗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共产党人没有自己任何私利,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必须始终记住,工农大众是党赢得成功的决定力量,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让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这是党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能够继续执政的根本前提。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永做人民公仆,这个逻辑起点必须始终记取。

第五,善于走自己开创的独特道路。晚清政府企图走西方的路、日本的路,没有成功;中华民国政府也基本按照西方模式来推进现代化,没有成功;中国工农红军按照共产国际要求,企图走俄国以城市武装起义为中心的模式,几乎葬送了红军、葬送了革命。有人会说,如果没有中共出现,如果不发生日本侵华,中国可能就走另一条道路了。但历史没有如果,能够胜出决非仅取决于偶然因素。中国共产党能够最终胜出,根本上是自己选择的道路走对了,得到了人民拥护,代表了历史前进方向。中国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寄希望于拿来主义,永远不可能成功。西方其他著名流派的思想也好,中国自己先贤的思想也好,指望完整照搬一个人的、一个流派的思想,永远不会成功。博采古今中外之精华为我所用,走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为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