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奥巴马缘何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两次转向

 时间:2013-09-26 14:08:00 |  王丰丰 | 字体:【 】| 阅读: 128

如果要梳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上的两次转折,8月30日是个重要的节点。当天,国务卿克里发表措辞强硬的演讲,指控叙利亚政府使用沙林毒气,一时间战云笼罩,人们似乎看到了同一个信号:要开打了。

但是当晚,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和白宫办公厅主任丹尼斯•麦克多诺一道,散了45分钟步,回来就变了主意,决定在是否动武问题上寻求国会授权。这是奥巴马在叙利亚化武危机上的第一个转折,将原本由总统下令、军队执行,几乎不用牵涉国会的小规模军事行动变成了一场牵涉整个华盛顿的政治赌博,最终又因为俄罗斯的提议,变成了一场大国政治博弈。其间非常明显地体现了奥巴马同前任小布什大不相同的外交风格。

25181132562

10日,奥巴马前往国会山与参议员会谈。

两次转向

从8月24日开始,奥巴马政府官员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为动武做舆论准备,与盟友联络、同国会沟通。当时在亚太访问的国防部长哈格尔宣布美军为开打做的部署,克里则发表了让人印象深刻、征讨檄文一般的演讲。

但奥巴马寻求支持的努力遭遇阻碍。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迟迟不肯明确表态,英国议会否决军事行动,只有法国和土耳其表示将参与行动。在美国国内,民调显示美国民众极度反对再次对外国开展军事干预;一些认为奥巴马不会在国会走程序的国会议员联署了一封信,要求奥巴马在动武前寻求国会授权。

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奥巴马做出了寻求国会授权的决定。在和麦克多诺散步之后,他于8月30日晚上7时左右把白宫重要官员叫到椭圆形办公室,宣布了这一决定。国家安全团队内部反对声音很大,奥巴马不得不在31日上午召开会议,统一认识。此后,他给国会领导人打电话,通知他们白宫的决定。当天,他通过电视讲话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一转向。

尽管部分国会议员在要求奥巴马寻求国会授权时闹得很响,但国会显然并不想背上开战的责任,奥巴马政府多管齐下的游说攻势收效甚微。媒体计票显示,至9月9日,动武授权案很可能折戟国会。此时,奥巴马出现了另一个转折。9月10日,奥巴马接受了俄罗斯提出的建议,尝试通过外交手段将叙利亚化武置于国际监督之下。叙利亚局势由此转向另一个方向。

得失之间

从要打到暂时不打,短时间内的180度大转弯,加上诸多与成例不合之处,不仅让旁观者觉得不可思议,就连部分政权内部人士也没有回过神来。其中最“惨”的大概是美国国务卿克里。他刚发表完“征讨檄文”,奥巴马就决定找国会授权,事先没跟他商量;他刚在欧洲说巴沙尔政权不可能交出化武,奥巴马就决定接受俄罗斯建议。杜克大学安全问题专家彼得•菲弗评价说,奥巴马在做这些决定时好像根本没想透,他的重大转向又是如此突然,结果造成自己阵营的人还在朝着已被否决的方向前进,这让他们看起来多少有些“蠢”。

更有不少人认为,奥巴马的摇摆将损害美国国际威望,将叙利亚问题话语权拱手让给俄罗斯。奥巴马在处理叙利亚化武问题时也暴露出一些固有的缺点,例如对国会程序没有深思熟虑,导致最后进退维谷。

不过奥巴马的做法也有支持者。有舆论认为,作为以反布什外交政策为口号当选的总统,奥巴马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而不是像布什那样一条道走到黑。一些忠诚的下属告诉媒体,他们认为奥巴马对叙利亚化武危机的处理肯听不同意见,思想开放,更注重寻求正确答案,而非政治得分。这一倾向实际上在2009年阿富汗增兵决定上已有所体现。白宫为此讨论了3个多月,原本倾向于少增兵的奥巴马,最后选择了折中方案,没有一意孤行。对奥巴马的这一风格,众议员史蒂夫•伊斯雷尔评价说,他宁愿总统多想想,做出正确的决定,而不是仓促做出错误的决定。

奥巴马对叙利亚化武问题的处理效果,眼下判断可能为时太早,如果他能在不动武力的前提下解决这一危机,销毁叙利亚的化学武器,也不失为一种外交成功。但半个月间,在种种因素逼迫下他做出了两次转向,这也说明了美国社会与政治环境的巨大变化。(半月谈驻华盛顿记者 王丰丰)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