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叙利亚“化武危机”,俄罗斯借助国际社会的反战声势,另辟蹊径,建议叙利亚把本国化学武器置于国际监督下,以避免外国武装干涉。在主张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的呼声日益高涨的基础上,俄罗斯“四两拨千斤”,给美国和叙利亚搭了个体面的台阶,体现了俄罗斯外交在决策、运筹和行动方面的巧实力。
9月19日,俄总统普京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年会全体会议上讲话。
战略提议兼顾义利
普京提出叙利亚问题新建议,可谓义利兼顾。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多数国家反对美国绕过联合国打击叙利亚,对美国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压力。在此基础上,过去曾在利比亚问题上默许美国“有限干涉”的俄罗斯,这次没有走老路。
俄罗斯反对美国绕过联合国武力干涉叙利亚,也是为本国安全计。万一美国把这套玩熟了,有朝一日可能用来对付俄罗斯,普京对此非常警惕。况且俄罗斯在叙利亚有硕果仅剩的境外海军基地塔尔图斯港;俄叙军火合同近50亿美元,俄在叙投资近200亿美元;俄在叙有数万移民后代,保护“境外同胞”事关其大国声誉;俄罗斯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河沿岸穆斯林地区离西亚不远,一旦叙利亚的宗教极端主义扩散,会威胁俄罗斯的稳定。
而且,叙利亚是俄罗斯在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最后一个盟友,巴沙尔曾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支持俄罗斯对格鲁吉亚军事行动的领导人之一。俄希望巴沙尔在本国实施激进改革,改善国际形象,继续执政。让普京抛弃老朋友,他恐怕不会干。
普京外交三原则
在俄罗斯的对外关系上,普京直截了当地明示其外交三原则,即以本国安全和经济利益为重、国际法至上、外交可预见。远如阻止北约东扩、“迫使格鲁吉亚接受和平”,近如提议欧亚联盟构想、加强对华战略伙伴关系,无不体现这三项原则。
为了让西方公众消除误解、了解自己,俄罗斯从2004年起每年举行瓦尔代论坛,邀请世界“俄国通”聚会,就重大涉俄问题倾听意见,俄总统亲自宴请并答问。笔者有幸躬逢其盛。2007年,普京说:“世界上搞独立外交的,也就俄中美三国,顶多加上印度。日本听美国的,英法德受欧盟影响。”
当然,独立外交也离不开与伙伴的互动。俄罗斯外交善于提出于己于友相得益彰的建议。多年前俄提议上合组织成立“能源俱乐部”,现已成为成员国共识;2007年,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后来两国关系升格为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后来又倡议与中国联合研制大飞机,现已进入具体操作阶段。
独立外交最终目的是助推本国崛起。普京把原苏联地区看做外交第一优先,以俄白联盟、海关同盟、集体安全条约组织、欧亚联盟维系,以低价能源利诱,以高关税和签证制施压,力图整合并主导这一空间,形成与中美欧平起平坐的世界一极。
张弛有度 软硬兼施
俄国外交有时直来直去,甚至不惜使用强力。1999年,北约空袭南联盟,俄罗斯派空降兵占领科索沃首府普里什蒂纳机场,力阻北约行动。2007年,普京在慕尼黑当面批评搞全球霸权的“美国狼”。2008年,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自恃有美国撑腰,公然挑战俄罗斯,普京二话没说就出兵反击。
更多情况下,俄罗斯也善于纵横捭阖,运用巧实力。9月11日,普京在《纽约时报》撰文,解释将叙利亚化武置于国际监督下的倡议,批评美国暴力解决国际争端。普京利用该报阐述本国主张,非此一端。1999年他曾撰文向美国公众解释车臣反恐平叛的必要性。
在本届瓦尔代年会上,普京一改前几年对西方的声色俱厉,在主席台上与西方国家前政要大秀幽默,频频请西方学者提问,以示友善,甚至在酒会上赞扬奥巴马接受俄关于叙利亚问题的倡议,是“表现了人道主义和政治气魄”。
有人认为,俄罗斯如今已沦为二三流国家。确实,其经济质量有待提升,民生有待改善,军事也远未恢复到苏联全盛期水平,但其外交却不逊于任何大国:地区外交有声有色,资源外交收放自如,热点处理手法圆熟,大国关系应对有度。恐怕二三流国家难有此等外交气势。
9月20日,在瓦尔代论坛会议厅,笔者坐在台下第一排观察普京。他带着招牌式的微笑说:“我不排除竞选下届总统的可能性。”四届任期满20年。普京要实现主政时的诺言:“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外交,是助他成为历史性领袖的清风和云梯。(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盛世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