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干部生长源头和人才培养基地的军队院校,肩负着培育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型军事人才的重大使命。推进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入”,是履行好这一使命的根本途径。我们应当按照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务实的有力举措,确保“三进入”工作实现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开展。
推进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入”,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战略任务。院校党委要始终把推进“三进入”作为铸魂育人的固本之举,纳入院校发展规划,融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具体推进措施,坚持每年制定学习安排,定期开展党委议教,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集中学习、培训轮训、课题调研、学习交流等制度,始终保持大抓“三进入”工作的强劲态势。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主题重大,内涵丰富,深刻阐明了在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是新形势下强军兴军的科学指南,也是推进军队院校建设和军事人才培养的根本遵循。当前,要把抓好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入”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组织培训辅导,抓好课堂教学,抓好教育引导,抓好成果转化,切实把学员思想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推动讲话精神扎实落地生根。
教之本在师。广大政治教员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主力军,政治教员的阵地意识、业务素质和师德师风直接关系到“三进入”的成效。院校应当把培养一支忠诚宣扬、传播、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教员队伍,作为推进“三进入”工作的重要抓手。要强化责任担当,在政治教员中广泛开展以“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育人铸魂”为主题的师魂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政治教员不断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意识,自觉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培养优秀军事人才坚定政治信念、过硬政治品质的使命和责任。要提升业务素质,发挥老教员传帮带作用,坚持每学期开学前组织集体备课,评比观摩优秀教案,进行教研组、教研室和系三个层次的试讲和统一课、创新课、教学基本功三个层次的比武,在帮带提高和任务牵引中促进教学和科研能力提升。要注重实践锤炼,从政治教员中遴选学员旅营理论辅导员,采取定旅包营的方式对学员进行理论辅导和答疑释惑,对旅营政治教育进行帮带指导,在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中解决学员认识问题和思想问题。要给予政策支持,每年安排政工研究基金,为推出高层次理论研究成果提供孵化平台,在晋升高职、评选育才奖、享受岗位津贴、送学深造等方面给予优秀政治教员必要的倾斜。
构建完善客观、导向鲜明的考核评价机制,是提高“三进入”质量效益的重要环节。推进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入”,不只看上了多少课,写了多少笔记,重在进入学员思想,重在讲求实效。院校要在加强过程管控的同时,坚持全面评教评学,注重抓好末端评价,建立理论测试、思想测评、能力测评等相贯通的考评体系,变单一的“答案式”评判为多元评判,变单一的教员评定为“教员为主、旅营干部为辅、学员自评”的综合评定,促进学员对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由知到行的转化。对学习理解深、实践成果转化好的学员,在评优评奖、发展入党、推荐骨干时给予优先考虑。
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三进入”涉及方方面面,只有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相互协调,才能合力推进,取得扎实成果。应当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育人作用,依托校园网建立政治理论教学研究专题网站,开设“学员论坛”进行在线学习交流,通过网络直播组织学员收看专家辅导讲座,发挥微党课、微演讲、微讨论等机动灵活的优势,搭建“三进入”的新平台。基层旅系作为学员管理单位,在促进政治理论课教学末端见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自觉摒弃配角观念,结合主题教育组织学员走进革命老区、开放新区、红色园区、一线营区感悟理论威力,感受强军实践,从而坚定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