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不小的热议,文章的题目叫做《做基层公务员,需要一点情怀》。相信每个看过这篇文章的基层公务员,尤其是年轻公务员,无论是否依然怀揣着最初的梦想奋力拼搏,还是早已在摸爬滚打中丧失了原来的斗志,在这篇文章中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内心的共鸣。看着那些自己曾经走过的路、曾经吃过的苦、曾经收获的喜悦,甚至曾经有过的苦恼和抱怨,也同样在另一批人身上上演着,抑或依然在自己身上延续着,个中滋味难以言说,非身处其中,难感同身受。
可能有些人和我一样,在基层工作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羞于谈起自己的梦想。因为,越长大就会越明白,有些梦想可能真的只能是梦想了,而梦想也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达成。这样深深的沮丧感大概是基层公务员,尤其是刚步入基层岗位的年轻公务员都会经历的阵痛。但是,因为这样就要放弃吗,就要任由自己做一个不敢做梦、不敢有梦、不敢追梦的人吗?我的回答是:不。因为如果连自己都否定自己,就没有人会帮得了你。如果停止奔跑,就会连原有的动力也失去,如果停止追逐,就会连原本的方向也迷失。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动力和方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将丧失受到尊重、赢回尊严的基础与前提。
这让我想到马云在阿里巴巴上市那一刻说的那句话,“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有些人把这句话当做“心灵鸡汤”,一笑置之。但其实,这不是一句笑谈,而是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的真实的故事。对基层公务员而言,也不例外。可能舆论的视角总是牵引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在商场竞争中叱咤风云的领军人物,却不知不觉间让我们忽视了那些在基层岗位上建功立业的无名英雄。他们的梦想可能很渺小,但却事关基层大局;他们的梦想可能很卑微,但却事关民生大计。他们理应和马云一样,赢得赞叹和掌声。而他们就是我们前行的灯塔,为我们照亮,更为我们导航。尽管他们当中很少有人的名字家喻户晓,但是他们的梦想汇聚在一起,就构成了整个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正是因为他们的奉献与坚守,才让“基层公务员”不仅成为一个庞大群体的代号,更成为一个值得尊重、值得为之付出青春的称谓。
毫无疑问,将来我们当中绝大部分的人都会像他们一样,走一样的路,做一样的工作,面对一样的质疑,也担负一样的责任。可能我们会在基层岗位上籍籍无名直至退休离岗,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碌碌无为混沌度日,我们依然可以在有限的岗位上付出无限的热忱;可能我们会在工作中遭遇误解冷落,但这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自甘堕落随波逐流,我们依然可以在尽职尽责的努力下塑造崭新的形象;可能我们会在与同龄人的收入福利比拼中败下阵来,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可以自暴自弃自我否定,我们依然可以在谈笑风生中坦露自己的梦想和情怀。
当国考开始降温,公务员的职业光环逐渐褪去之后,会有更多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加入到基层公务员队伍中来,与我们并肩战斗;当养老金并轨等改革措施逐步推进,公务员所谓的特殊待遇标签将逐渐被撕下,会有更多人用全面的、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这一群体;当职务职级并行制度尘埃落定,会有更多基层公务员有望冲破晋升渠道的“天花板”;当更多地从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政策呼声越来越高涨,会有更多基层公务员从激烈角逐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当我们所希望的社会舆论变得越来越客观公正,当我们所希望的待遇尊严变得越来越公平合理,当我们所希望的发展空间变得越来越广阔明朗,我们应该拿什么来证明自身实力,来回应公众期待?
我想,应该是一种逐梦基层、筑梦基层、圆梦基层的情怀。尤其是对于此时此刻仍在基层沉浮的年轻公务员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此。面对各种压力的汇聚,面对多元化选择的诱惑,面对职业前景的评估,或许有人会动摇,有人会退出,但是,那些选择留下来的人,一定或多或少会有这样的情怀在里面。因为这种情怀会让人变得更勇敢、更坚定、更有力量。那些在别人眼中看似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毫无生气犹如“一潭死水”的基层工作,在他们眼中却可能是充满未知、充满挑战,无限生机的“一泓清泉”。而那潺潺流淌着的有最初的凌云壮志,有曾经的壮语豪言,有上一代人殷切的希望,也有下一代人注视的目光。
所以,在此奉劝那些准备加入或即将加入基层公务员行列的青年,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如果你还没有做好忍辱负重的抗压准备,如果你还没有做好甘于清贫的心理准备,那么,请慎重选择。因为公务员队伍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果只想着晋职加薪、升官发财,那么在体制内工作就如同进入一个牢笼,关进去的不仅有权力,还有膨胀的私欲。但如果想要追逐梦想、实现价值,那么在体制内工作就如同身处一个练兵场,锻炼出来的不仅有能力,还有油然而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