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推迟上学放学,与减负无关

 时间:2015-03-20 09:24:00 |  林姗 | 字体:【 】| 阅读: 143

延迟上学、放学时间,最近成了不少家长关注的话题。五六点起床、七八点到校,下午两三点放学,早出早归的时间设置遭不少学生和家长吐槽。“上学这么早真的有必要吗?”“就不能推迟一点让孩子和家长的时间重叠吗?”类似的声音此起彼伏。

“祖国的花朵”起得比鸡早,这让不少父母心疼不已。家长们希望推迟上学,让孩子多睡一会儿,给孩子减负。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睡得也越来越晚。笔者友人的孩子还只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为了完成作业,练习钢琴、绘画、下棋,每天晚上都要到1 1点才能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就得起床,孩子确实疲惫不堪。难怪,在不少家长们看来,顺延一下上学时间,就可以让孩子上学更舒服,大人接送更方便,何乐而不为。

然而,笔者得泼泼冷水。推迟上学放学,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且不说,重新制定上学放学时间,可能会面临众口难调的尴尬——可能与一部分家长的上班时间冲突,加剧上下班交通高峰期的拥堵状况等。更值得人们思考的是,上学时间早,真是让孩子们苦不堪言的根源吗?儿科医生说,早上六七点起床属正常范围,睡眠总量是关键。小学阶段的孩子只要保证在晚上10点钟以前睡觉,最好是九点睡觉,这样睡到第二天五六点,就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出早归的时间安排比较科学。

显然,孩子们睡得越来越晚才是令人担忧的。究其原因,除了部分孩子没有形成好的习惯,做作业爱拖延外,社会评价机制没有改变,部分孩子在放学后面临繁重的作业压力,被要求参加各类培训或兴趣班,才是重要原因。

孩子们真正的负担源于家长、学校、社会。谁会愿意孩子将来中考、高考吃亏?正因如此,减负口号已喊过多年,但实际上孩子们的负担还是越减越重。

可以说,以分数论高低的评价机制不变,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不改,望子成龙的社会心态不变,单纯希望靠推迟上学时间来为孩子减负,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果操作不当,反而可能带来副作用——放学晚,很可能遭遇下班高峰期,到家时间也不可能早。在学习压力不减的情况下,迟放学也就意味着得更晚睡觉。

把孩子的睡眠问题提到减负的高度加以重视,这是件好事,但要真正为孩子减负,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政府来说,得推进教育制度的全面改革,调整教育评价机制,落实就近入学。学校与家庭则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例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一起养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规律。

什么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好处的,理应引起家长反思。在尚不能改变大环境的时候,以身作则,创造环境,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作息,也许才是最值得去努力的。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