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谈《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

 时间:2015-05-13 13:59:00 |  朱书缘 | 字体:【 】| 阅读: 174

编者按: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近日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为了使广大党员干部能够更好地学习习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我们特别邀请到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位参与本书编写的专家来作客人民网,与我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下是访谈摘录)

孙业礼: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近日,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今天上午,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等三位专家做客人民网,就该书内容与网友在线交流。孙业礼在访谈中谈到,随着《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等一系列图书的编辑出版,目前学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教材体系初步形成。

谈及此次出版的《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一书的出版背景,孙业礼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个时间内,党和国家工作的一个重点。习近平同志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非常重视,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很多讲话,这些讲话直面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对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要走的道路、坚持的原则等等都进行了深刻阐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的新思想、论断和措施,这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提供了基本的遵循和行动指南,回答了一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回应了社会关切和人民群众的期待。

孙业礼谈到,今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这个时候推出编辑出版《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对于全党、全社会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学习这些论述,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加快行动,把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任务落实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孙业礼还指出,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现在全党、全社会都在深入学习,怎样才能深刻理解、把握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重要的就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论述。之前我们编辑出版了《习近平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论述摘编》(连载)、《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摘编》(连载)、《关于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论述摘编》(连载)、《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论述摘编》(连载)。这次编辑出版《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再加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初步构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教材体系,供大家学习、理解、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陈理: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示范作用抓住了依法治国关键

陈理在访谈中谈到,总书记突出强调领导干部在全面依法治国当中的作用,抓住了依法治国的关键,领导干部群体的一言一行,在群众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陈理谈到,党要领导立法,要保证执法,要支持司法,要带头守法,都是要通过各级领导干部的具体行动和具体工作来实现的。各级领导干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依法治国方向、道路和进度。人民群众往往把领导干部作为标杆,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在群众中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整个社会、群众也会跟着效仿。同时,不可否认存在一些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薄,甚至知法犯法,以权压法的现象,我们一定要警醒起来和这种现象作坚决的斗争,坚决纠正和解决法治不彰的问题。

领导干部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如何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陈理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把握:

第一,要做尊法的模范。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之前我们的提法,一般都是学法、尊法、守法、用法,就在准备今年年初省部班讲话当中,总书记经过反复考虑,他认为还是应该把尊法放在第一位的位置。只有内心尊崇法律,行为上才会自觉去遵守。他要求,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理念,要坚决摒弃那些人治的思想和长官的意识,决不能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第二,要做学法的模范,带头去了解法律,了解掌握法律。学法、懂法是守法、用法的前提。因为我们的权力怎么行使,法律是做了很明确规定的。你要正确开展工作,必须先把法律来了解清楚了,这样才能正常地开展你的日常工作。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必须加强学习,打牢依法办事的理论基础、知识基础。首先要学宪法,因为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同时还要学习和日常工作紧密相关的法律知识。

第三,要做守法的模范。作为党员部得得带头去遵纪守法,捍卫法治。不仅要遵守国家的法律,还得遵守党章、党纪。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应该比群众在这方面要求得更高更严一些。

第四,要做用法的模范。要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领导干部要提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对法律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为思维的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想事情、做工作、做决策。

王香平:处理好改革与法治关系的核心在立法

王香平谈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但同时也要看到,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法律自然也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十八大之后,总书记围绕立法问题,主要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第一,完善立法体制,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主要强调的问题就是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所谓科学立法其实就是要体现立法要尊重和体现客观规律。所谓民主立法就是为了人民,要依靠人民。完善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体制、机制和程序,要创新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有效扩大公众参与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使法律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地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对经济社会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比如,2013年4月份出台的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当年国庆节的时候有网友就用“恼人的购物减少了”来直观评价这部法律出台以后的实施效果。每一部法律的修订和出台,如果能够得到社会公众和广大老百姓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这就是我们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的非常好的具体体现。

第二,处理好改革和法治关系核心在立法。从“四个全面”的角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一个是动力,一个是保障,都很重要。在当前这个阶段怎么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其实改革是“破”,法治是“立”,“立”的核心就体现在立法。

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大改革决策只有得到法律的授权,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政策执行才能更稳定、更持久、更有效。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坚持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相统一、相衔接,立法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改革,更好地发挥引领、推动、保障、规范、改革的作用。同时,对实践已经证明比较成熟的改革经验或者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要尽早地把它上升为法律,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一些法律条文,要抓紧及时地进行修订或者废除、废止,绝不能让一些过时的法律条文成为改革的“绊马索”。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