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打印 加入Vip

重塑大学课堂教学理念

 时间:2015-09-10 13:53:00 |  王鉴 王文丽 | 字体:【 】| 阅读: 151

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应该是“知识的总和”,教学与研究同时在大学内进行,大学全部的外在组织即以这两点为依据。现代中国大学较为重视科学研究,而轻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得大学成为研究的“要冲”而非教学的“阵地”。长期的“重研轻教”使得大学课堂教学的问题越来越多,到了不得不突围的时候了。

大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落后于基础教育

大学课堂教学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课堂教学“教法”与“学法”不匹配。2001年我国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型的课堂反对“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实践中学习、参与式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而且在现代信息化的“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推动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革,即形成了“以学为主、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2012—2015年的在校大学生都经历了基础教育领域的课堂教学改革,他们都是在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成长起来的。而当前大学的课堂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讲授法,已经明显不适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中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有着独特的学习方式,它“倒逼”着大学课堂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大学课堂教学改革是问题“倒逼”而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

第二,大学课堂教学缺乏考虑大学生的特点。大学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不够,致使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大学生具有年龄特点、时代特点、学习特点。所谓年龄特点,是指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18—24岁),生理发展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所谓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是指特定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在一代人身上的体现。如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物质条件相对优越,有一定的享乐主义思想倾向,手机也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教师要“堵”、“疏”结合,因势利导,充分考虑大学生的时代特点。所谓学习特点,是指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大学教育是信息化教育,不同于传统化教育。专业教育、素质教育、信息化教育要求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元化,采用合作探究、实验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并鼓励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

第三,大学课堂教学教育信息化不足。信息化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而在大学课堂教学中,信息化的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不论从内容还是方法来讲,大学课堂教学都滞后于这个时代。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从纸质版的“照本宣科”到电子版的“宣读PPT”,从原来的黑板变为白板,只是对内容的翻版,其本质仍然是“满堂灌”。同时,大学教师对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掌握不够,个别教师在熟悉掌握的情况下,也不会花大把的时间去挖掘信息化资源来作为课程资源。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大学生通过现代多媒体获得信息已经十分方便,而大学的校园与课堂在利用网络化资源、慕课开发、翻转课堂等方面均较滞后。

第四,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缺乏有机保障。基础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教师通过师资培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这些理念与方法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在教学研讨会中与同事进行交流探讨,从而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课堂。可见,教师培训与课堂研究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机保障,而大学教师生活在自己的“自留地”中,很少参加师资培训和进行课堂研究。

突破大学课堂教学困境

突破大学课堂教学所面临的困境,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建立课堂教学改革的保障机制。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保障机制的建立主要包括专业机构的设置与运行,以及专业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两个方面。长期以来,大学课堂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依靠的是教师职业的自觉与良心。但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缺乏制度与文化的保障机制,既不能长久,也不能扩大规模。在大学中,有一些机构其实也在发挥着制度与文化保障的功能,但没有显性化,缺乏更高层次的专业化,如高等院校师资培训中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等。大学要通过这些专业机构,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在专业活动方面,一些大学自主实施的“教学改革工程”、评选“我最喜欢的教师”、组织青年教师教学大赛等活动都对促进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这些活动的专业化水平,有助于建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制度与文化保障机制。

二是重塑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主要包括:“为教而学”、“为学而教”、“教学相长”。所谓“为教而学”,就是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在于保障有效的课堂教学,“学”是指教师的学,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手段。自己没有学好,没有专业发展,就难以上好课,当好教师。“为学而教”中的“学”是指学生的学,这是目的,教师开展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的学,在于学生能学、会学、学好,教师的教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学将没有任何意义。所谓“教学相长”是指教师的教与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教与学相互促进。有了这样的专业发展理念,教师就会形成新型的教学理念,包括尊重学生、先学后教、以学论教、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教学的准则,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的目标,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

三是丰富大学课堂的教学方式。美国教育家拉尔夫·泰勒说:“教学不是教师做了什么,而是学生做了什么。”为了适应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大学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内容、条件等来选择教学方式,教法与学法相结合,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丰富的、生动的。教师的课堂讲授法,也需要专业的训练与提高。讲授法在语言上、逻辑上和时间上对教师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通过简明、生动、清晰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讲授不是自言自语,而是要把话送到学生耳朵里。此外,大学教师更要主动地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随着宽带网络、智能手机和移动技术的迅速普及,“慕课”被广大教师和学生普遍接受和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兴趣、不同的学习准备情况、自己的时间随意选择课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教师去讲授知识。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老师更看重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能力,引导学生去应用知识。翻转课堂在探索中让教学变得更有趣、更精彩。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不断地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坚持课堂教学变革应是大学教师毕生追求的目标。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公文写作,请认准公文库 https://www.gongwk.com
公文库客服

QQ扫我,联系客服

风过无痕老师,fgwh799

微信扫我

此生此时老师,fgwh7919

微信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