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绍兴实践”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导读:12月20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绍兴市委市人 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新发 展格局——中国改革(2020)年会暨新发展阶段地方改革推进高层 研讨会”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本文为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的 致辞。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绍兴实践” ——在“中国改革(2020)年会”上的致辞 (2020年12月20日) 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 尊敬的陈昌智副委员长,尊敬的彭森会长、宋晓梧主席、卢中 原副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满怀 信心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我们以线上线下结合 的形式相聚在古城绍兴,隆重举行中国改革(2020)年会暨新 发展阶段地方改革推进高层研讨会。首先,我谨代表中共浙江 省绍兴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向出席本次年会的各 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绍兴改革 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绍兴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充满改革 创新精神的活力新城。在这片土地上,大禹以疏改堵成功治水 、建立了最早的国家管理体系,越王勾践革故鼎新、成就霸业 ,王阳明打破程朱理学禁锢、创立阳明心学,“绍兴师爷”群体 更是将会计、诉讼等领域改革带向了全国。近代以来,绍兴涌 现出以周恩来、蔡元培、鲁迅、竺可桢、马寅初、徐光宪等为 代表的一大批改革先驱,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科技等 各领域推动一系列新变革,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演进发展产生 了重要影响,改革也成为绍兴城市精神的内核,激励全市人民 不断开拓创新。 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绍兴同浙江各地一样,较早走上 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绍兴改革从农 村起步,经历了乡镇企业崛起、集体企业改制、专业市场壮大 、县域经济勃发等重要阶段,奠定了绍兴民营经济大市地位。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绍兴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呈现出多点化突破 、创造性落实、全市域推进的改革态势,形成了“靠改革吃饭、 闯天下市场”的新时期绍兴改革精神。在改革赋能之下,绍兴经 济创新能力和社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将突破 6000亿元,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居全国第31位;城镇和农村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全国第8位和第5位。在最近发布的 “2020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榜单中,绍兴居全国第14位。 40多年来绍兴大地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市域层面印证了我 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回顾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从中也给予我们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 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以系统观念统筹改革顶层设计。改 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谋划、系 统推进。我们始终把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坚 持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前瞻性思考、协同性推进,明确 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和重返全国城市综合经济实力“30强”的阶 段性目标,整体推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现代城市体系、 重塑城市文化体系、优化自然生态体系这“四个体系”建设战略 重点,统筹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和市域治理组合拳,高标准 贯彻落实和组织实施了一大批重大改革项目,构筑起绍兴改革 的“四梁八柱”,有力推动了各项事业发展进步。实践启示我们 ,推进改革必须统筹考虑改革与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加强统筹 协调,注重各领域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最大程度实现这个复 杂系统的顶层设计最优化和成效最大化。 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以问题导向推动改革攻坚破难。改 革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螺旋上升过程。绍兴在新世纪 之初曾面临两大痛点,“产业之痛”痛在传统产业发展遇到了技 术、环保和市场的“天花板”,“城市之痛”痛在周边核心城市快 速集聚造成巨大虹吸效应,造成“大树之下不长草”,这两大痛 点成为阻碍绍兴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念好“两 业经”、唱好“双城计”、打造“活力城”的改革发展思路,实施了 一系列突破性、重塑性改革举措,推动绍兴走上了高质量发展 轨道。一方面,坚决打破“坛坛罐罐”,深入实施传统产业改造 提升和开发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两大省级试点,以质量效 益变革牵引产业转型升级,以准入标准改革推进开发区整合提 升,以招商体制改革和队伍编成重组推动精准招商、产业链招 商,实现了产业结构脱胎换骨、浴火重生。另一方面,坚持以 “融杭联甬接沪”引领城市体系改革,以主动服务姿态推进规则 标准和政策机制改革,以错位发展理念提升城市核心功能,不 断放大周边核心城市溢出效应,变“大树之下不长草”为“大树之 下好乘凉”,取得了“左右逢源”的良好效应。实践启示我们,推 进改革必须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突出重点、有的放矢、 对症下药,不断提高改革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确立改革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 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我们着眼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从老百姓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