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020.05.25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教授李旭红:支持就业的税收政策如何着力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3页 第一财经日报/2020年/5月/25日/第 A12版 环球经济评论 支持就业的税收政策如何着力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教授 李旭红 就业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关键性问题。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城镇新增就业 900万人以上,城镇调 查失业率 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 5.5%左右。由于“保居民就业”是 2020年“六保”与“六稳” 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税收政策迫切需要出台相应的针 对性实施方案。 就业供给与需求间的失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 2019年底,我国就业人员总数已达到 77471万人,是 1978年就业 人数的 1.93倍。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上看,就业总量一直维持稳定,无显著增加。 以 2015~2019年的数据为例,我国就业人员总数保持在 77400万~77700万之间,在 2017年达 到 77640万人的峰值,2015年触及 77451万人的低谷,最大浮动范围仅为 189万人。 净增就业是一个更能反映就业情况变化的指标,指报告期末城镇就业人数与报告期初城镇就业 人数之差。从近 5年的数据来看,我国净增就业人数呈现急剧下降态势,从峰值的 2017 年的城镇 净增就业人口 1034万人锐减至 2019年的 828万人。 就业总量的稳定与净增就业人数的减少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就业与需求之间存在着一 定的失衡。为什么经济增长未能带来大量的新增就业机会? 一是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发展,一些岗位及行业中初级劳动力被机器设备所替代。尤其在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落后产能淘汰导致新增下岗失业人员,且当前产能过剩行业 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将导致大量人员失业,形成结构性失业风险。 二是滞后的劳动力素质提升无法满足快速的产业升级迭代的需求。传统行业中的部分岗位在产 业升级中逐渐被淘汰,而原岗位的劳动力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对新岗位的技能学习不足等因素, 传统行业出现劳动力转移安置进程缓慢的问题,产生了大量隐性失业工人;另一方面研发密度高、 投资集中、创业生存竞争激烈的新兴产业行业对于高专业技能的人才需求旺盛,而这些高技能普遍 是通过职业工作经验积累起来的,难以在学校中习得,并且这些技术密集型工作岗位技能专用性一 般较强,存在较大人力资本投资风险,进一步抑制了劳动供给方的技能培训积极性。 三是近年来经济的下行抑制了就业岗位的新增。2019年,受国际经贸摩擦的影响,国内经济下 行压力加大。2020 年又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重大冲击,世界经济衰退趋势已经显现。外向 型经济就受到了较大冲击,国际经贸的摩擦以及国际供应链的断裂均导致国际订单减少,没有订单 自然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则难以提供就业岗位。但是,我国在更高程度的开放战略背景下,外向 型经济的占比越来越大,因此,短期内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也会增加我国就业的压力。 第三产业及民营经济就业吸纳潜力较强 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税收政策要予以支持。首先需要找到的突破口是具体应该更为聚焦哪些 行业,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则是哪些行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越强,则税收的扶持力度应该越大。 人力资源吸附指数是一个能够反映就业吸纳能力的指标,是指就业人数与产值之间的比例。笔 者与研究团队近期的统计发现,2016~2019年间我国产业的人力资源吸附力指数平均值依次排序如 下:第一产业的指数最高,为 106.3;第三产业次之,为 19.29;排序第三的是第二产业,为 11.27。 虽然第一产业人力资源吸附力指数最高,但其人力资本的产出效益并非是最高的。从指标上可 以看出,其每单位经济增加值所消耗的人力资源达到了 106.3,所需消耗的人力资源过大。主要原 第 2页 共 3页 因在于我国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对于先进技术的应用度较低,生产效率不高,所 以导致单位增加值人力耗费很高。 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相比呈现出相对“劳动密集”的状态,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更强。第三产业 不但每单位经济增加值所耗费的人力资源远低于第一产业,而且每单位经济增加值所吸纳的劳动力 多于第二产业,从而使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不断增强。从就业的角度看,第三产业是更能够 综合效率与质量的产业,因此,需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税收扶持。 另一个角度,从私营与非私营各行业净增就业人数对比看,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和个体在就业吸 纳能力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以 2018年数据为例,私营企业和个体净增就业合计 2430万,尤其是私 营企业和个体的批发和零售业,净增就业占比超过 50%;城镇非私营单位的净增就业呈现下降状态, 其中制造业下降了 457.2万。从行业角度看,净增就业贡献的排名从高到低依次是:批发和零售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制造业净增贡献最低,为-343.1万。因此,从大类行业角度,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建筑业对于近年的净增就业吸纳作用较高。 由此可见,如果从政策的精准角度去看,哪些行业及市场主体吸纳就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