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群团_2020.06.12李志起北京市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主席北京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保市场主体重在解决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1页  人民政协报/2020年/6月/12日/第 006版 民营·聚焦 保市场主体重在解决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李志起 北京市政协委员、工商联副主席 北京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尤其是针对“六保” 中的保市场主体,有一系列的政策安排,包括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稳岗援企等方面亮点不少, 让市场主体有了极大获得感。 近 50%的税收、60%的 GDP、70%的技术创新和 80%的就业——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是扩大 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经济恢复和“六保”的重要力量和关键一 环。新一轮政策更加注重回应企业的需求和关切,以及政策的落实效果,更加关注营商环境的优 化和改革,为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实事求是地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 以来,中小微企业受到极大影响。由于这些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弱,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不 少,虽然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情况有所缓解,但不少中小企业仍然面临房屋租金、人员工资、订 单减少、流动资金枯竭等压力。 各地政府为了帮助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如果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能够 真正落进企业的口袋,就不仅能够帮助中小微企业活下去,缓过劲来,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也能 为保就业、保民生作出重要贡献,稳住经济的基本盘。在北京政和民营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最近进 行的一项专题调研中发现,尽管疫情防控期间出台的很多政策比较精准,瞄准了企业痛点、难点, 但由于缺少涵盖政策制定、发布、落实与反馈评价的全链条闭环设计,政策制定方与需求方存在 信息不对称,实施过程中部分部门设置了隐形条件,这些都增加了市场主体获取政策的难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