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1.20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6页 南京日报/2020年/1月/20日/第 A01版 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20年 1月 11日在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龙翔 各位代表: 我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9年主要工作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是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 40周年,也是我们全面践行习近平总 书记谆谆嘱托、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的第五个年头。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以高度的政治自 觉和使命担当,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的殷切期望作为依法履职的强大动力,把建设经济强、百 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南京作为人大工作的目标导向,以更实的举措助力经济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守护生态环境、引领社会文明,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重要指示贯 彻落实。 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紧紧围绕党中央和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法履职,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一年来,共 召开 8次常委会会议,制定、修订地方性法规 5件,集中修改 2件、废止 2件;作出决议决定 7 项;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专项工作报告 19项,计划、预算、 审计等报告 10 项;开展专题询问 3 次,对 1 部行政法规和 4 部地方性法规开展执法检查;依法 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143人次,圆满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建 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发挥了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一、坚持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证全市人大工作正确的政 治方向。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地方人大及其常 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常委会党组理论中心组开展 8次专题学习,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 信念,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坚定不移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 建设的文件精神,自觉接受市委领导,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坚决贯彻市委决 策部署。落实全市机构改革部署,作出“关于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涉及市地方性法规规定的行政 机关职责调整问题的决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的有机统一,圆满完成市政府、 市法院领导以及机构改革涉及的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等重要人事任免事项,确保中央和省市委提 名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关负责人。发挥常委会党组领导作用,切实履行党建、意识形 态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政治建设统领人大各项工作。 坚定不移服务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牵头建立南京都市圈城市人大常委会协商合 作机制,召开首次主任协商联席会议。联合南京都市圈各市人大常委会共同作出决定,支持和保 障南京都市圈共建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作示范区。围绕水环境保护、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 第 2页 共 6页 通等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都市圈城市的全国、省、市人大代表联合开展跨区域视察调研,促进 南京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二、坚持以高质量立法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深化弘德立法,用法治推进诚信体系建设。顺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呼声,高质量制定 《南京市社会信用条例》,进一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方立法实践。以“全国引领、特 色鲜明、有效管用”为目标,在提高立法质量上下“绣花功夫”,在立法模式和制度设计上积极 创新,委托第三方同步开展法规起草、社会调查和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广泛听取专家学者和社会 各界意见。“条例”建立了具有南京特色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惩戒机制,在将“酒驾” “医闹”“传销”“精日行径”等行为列入失信惩戒目录的同时,对轻微偶发的失信行为,特设“豁 免制度”,注重保护公民隐私,严防信用泛化、滥用,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为国 家立法积累地方经验。 加快民生立法,用法治保障民生福祉。紧扣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有 温度”的立法实践中健全民生保障法制体系。针对南京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的现状,三审通 过《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创制性设立“时间银行”“家庭照护床位”“喘息服务”等制度,强 化政府公共服务责任,努力破解特大城市养老服务难题。及时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问题的关切, 制定《南京市教育督导条例》,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质量。 优化法制供给,促进立改废释并举。自主起草制定《南京市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条例》,并作 出“授予金鍾現等 6 人南京市荣誉市民称号的决定”,激励更多市外人士为南京发展贡献力量。 修订《南京市长江桥梁隧道条例》,加强长江桥梁隧道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保障跨江交 通安全顺畅。集中废止《南京市城镇房屋权属登记条例》《南京市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打 包修改《南京市城乡规划条例》《南京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确保我市地方性法规体系与上位法 和改革发展要求相一致。建立重要法规新闻发布制度,加强释法宣传,引导市民学法懂法、守法 用法。 强化法规实施,做好立法“后半篇文章”。组织《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执法检查,并 同步委托第三方工作机构开展综合评估,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推动电子导航地图更新,首次 完整清晰标注了 17 处丛葬地及 2 处纪念地的准确位置。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开展“人民调解法” 和《江苏省人民调解条例》执法检查。完善法规实施情况报告机制,对 63 件地方性法规的年度 实施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全面审查。听取和审议《南京市法律援助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对《南 京市住宅物业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组织“回头看”,开展《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条例》立法后评 估,在促进法规实施的同时,深入检视法规内容,为法规修订奠定基础。 三、坚持以正确有效监督助力高质量发展 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开展“水污染防治法” 执法检查。成立 6 个执法检查组,深入全市 11 个区和江北新区,明察暗访河长制等重点法律制 度落实情况。组织五级人大代表视察长江大保护工作。专题听取和审议“水污染防治法”实施情 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并通过南京电视台全程直播。聚焦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执 法检查中查出的问题,同步开展《南京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执法检查,切实督促问题整改到位。 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成效,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栗战书委员长的充分肯定。开展《南京市湿地 保护条例》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加强湿地资源保护,确保湿地面积不减少、生态功能不退化。听 取和审议 2018 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报告,并就审议意见书落实情况开 展满意度测评,督促政府落实环保责任,持续守护南京的“蓝天、碧水、净土”。 推动经济发展稳中提质。聚焦“创新名城”建设,听取和审议市政府打造“科创企业森林”、 优化营商环境等专项报告,开展《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执法检查,推动市委“一号文件” 有效落实。邀请 344位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上半年工作情况和下半年工作安 排的报告,审议市政府关于计划、预算、投资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 第 3页 共 6页 量发展建言献策。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等专项 报告,推动区域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落实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首次听取 和审议全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审议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摸清 全市国有资产家底。听取和审议 2018 年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 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等 3个审计工作报告,切实管好“钱袋子”。 推动市域治理效能提升。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加强社区治理能力建设情况的报告,促进社区治 理共治共享、良性互动,进一步提升全市社区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 执法检查,督促政府全面完成“住宅式墓地”整改任务,倡导绿色殡葬理念,提高殡葬服务水平。 听取和审议城市公共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情况的报告,督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规划建设、 努力盘活存量,逐步解决好“停车难”这一人民群众的“烦心事”。听取和审议全市宗教事务管 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促进市政府及相关部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更好地团结、教育、引导信教群 众。 推动依法行政公正司法。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的新要求,建 立专家评审、专家点评和专题报告“三项制度”,首次听取和审议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 人大备案审查工作两个专项报告,对 11 件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促进依法行政,维 护国家法制统一。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式,支持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听取和审议检察机 关公益诉讼工作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和审议意见书落实情况满意度测评,作出关于加强检 察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支持检察机关在两大诉讼法和“英雄烈士保护法”规定的五大领域外, 探索开展安全生产、历史文化古迹和文物保护等“等外领域”的公益诉讼,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 领导批示肯定。听取和审议法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和案件繁简分流工作的报告,并开展专题询问, 推动法院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凝聚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 四、坚持以优化服务保障代表主体作用发挥 创新“两个联系”工作机制。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完 善常委会组成人员、工作机构负责同志联系市人大代表制度,每人固定联系 5位市人大代表,通 过走访、座谈、参加履职活动等形式,直接听取意见和建议,基本实现常委会联系基层人大代表 “全覆盖”。建立人大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制度,常委会领导与列席代表座谈交流。创新 代表联系群众载体,在全市 11 个区及江北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部建立代表联系点,有计划地组 织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在联系点接待群众,代表与群众的联系渠道进一步拓宽。 创新代表履职服务机制。全年组织市人大代表开展闭会期间活动 246场。启动新一轮“定向 定点”视察和检查活动,组织 8 个市人大代表专业组和 12 个市人大代表小组,围绕老旧小区整 治等群众关心问题,对市政府 7个工作部门和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为期 2年的跟踪监督。组织 市人大代表小组围绕创新名城建设、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形成调研 报告 20篇。国庆前夕,组织 40多位市人大代表重点检查“国旗法”宣传贯彻实施情况,当好“护 旗手”,营造爱护国旗、正确悬挂使用国旗的良好社会氛围。持续开展代表履职能力培训,开阔 代表履职视野、提升依法履职能力。强化代表履职监督,组织 21位省人大代表、104位市人大代 表向原选举单位报告履职情况。在市委统一领导下,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度,并在 本次人代会上实施。在项目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