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2.27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冲击如何影响国际格局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3页 第一财经日报/2020年/2月/27日/第 A11版 第一评论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冲击如何影响国际格局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 随着中国之外一些国家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人数爆发式增长;随着日本、韩国、意大利等经济 大国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随着国际奥委会高官明确表态将 2020 年东京奥运会取消列为 可能方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化已经是世人必须正视的现实风险,不确定者只是其全球化程度 而已。 欧洲黑死病、明末鼠疫、一次世界大战后西班牙流感都曾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的国际经济政治 格局,乃至整个历史的走向,当前这场新冠肺炎疫情又有可能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产生何种影响 呢? 全球化危机应对高效者胜 纵观历史,就总体而言,无论是经济危机、社会动乱、自然灾害,还是重大瘟疫,重大冲击 倘若仅仅局限于一国、两国之内,除非由此激发推动该国组织动员能力、经济与政治效率产生了 质的飞跃,否则通常只是给当事国带来净损失而导致其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下降;但如果 重大冲击蔓延波及众多国家特别是波及众多主要经济政治大国,甚至全球化,那么,这样的冲击 将加速推动应对高效有力的国家脱颖而出,在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地位上升。即使是这场危机、 重大冲击的策源地国家,只要其应对相对高效有力,危机和重大冲击全球化就反而会提升、巩固 其国际经济政治地位,或是提升增强其相对于同类其他国家的优势。 在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以来的历次经济周期变动中,我们一再看到,爆发于 美国的经济金融危机倘若仅仅局限于美国国内,带来的结果通常是国际资本“逃离美元”,倘若 进一步蔓延升级成为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国际资本就会转而“逃向美元”。在 2007年开始露头、 至 2009 年达到高峰的次贷危机中,这一点表现得格外突出,结果,这场危机在全球化之后,反 而明显增强了美国综合国力相对于欧洲、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的优势。 审视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可以得出以下初步判断:疫情全球化趋势不可低估;有可能在一 定程度上推动东亚区域政治军事形势缓和,但加剧西亚失衡动荡;即使疫情没有全球化也难以真 的导致中国制造中心与外部市场“脱钩”,倘若疫情全球化,外部市场对中国制造中心的依存度 反而可能进一步提升;疫情全球化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影响的最大不确定性在于今年的美国大 选。 疫情全球化趋势不可低估 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毫无疑问已经全球化,而且其对国际经济政治的冲击远远大于已经 暴发疫情国家数量占全球国家数量的比重,因为主要经济大国要么已经暴发严重疫情,要么疫情 正在迅速升级,作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域的东北亚国家更是无一幸免。 在韩国,截至 26 日 16 时,韩国累计确诊 1261 例。而且,未来数日韩国新冠肺炎疫情完全 有可能持续快速升级。在日本,截至 26日 21时,日本确诊病例已增至 891人。倘若按照中国现 行收治、诊断标准,日本确诊患者人数还会增加很多,甚至可能出现数十倍增长。 在欧洲,截至 26日 0时,意大利累计确诊 323例病例,新增 4例死亡病例,累计 11例死亡。 与意大利接壤或相近的奥地利、瑞士、克罗地亚都已经出现了确诊病例,英国、西班牙、德国等 国也出现了疫情。由于新冠疫情近日在欧洲蔓延迅速,欧洲足联副主席已表态考虑停办或推迟欧 洲杯足球赛。 在美国,美国疾控中心(CDC)数据显示,截至 25日,美国确诊病例已上升至 57例(其中 第 2页 共 3页 40例为从日本“钻石公主”号邮轮撤离者)。 在西亚北非,伊朗已经暴发疫情,并蔓延至该区域其他一批国家。在这个全世界能源资源蕴 藏量最密集的区域,截至 25日,已出现确诊病例的国家包括:伊朗(95例)、巴林(17例)、阿 联酋(13例)、科威特(8例)、以色列(6例)、伊拉克(5例)、阿曼(4例)、黎巴嫩(1例)。 鉴于该区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国、各派相互之间多拆台而少合作,令人很难相信他们能齐心 协力共同遏制疫情蔓延扩张。 在南亚次大陆,阿富汗已出现确诊病例,而该国与人口稠密、管理不善的巴基斯坦之间人员 往来极为密切,两国间边境管理在相当程度上形同虚设,疫情蔓延至这个人口密集的次大陆风险 概率甚高。 疫情助推东亚缓和、西亚加剧失衡? 此次疫情暴发之后,中日韩三国之间表现出了强烈的守望相助精神,三国共同的文化背景也 在朝野之间得到了多年未有的强烈认同。明神宗万历帝寿辰时,出使北京的越南使臣冯克宽答朝 鲜使臣李睟光诗有云:“彼此虽殊山海域,渊源同一圣贤书”;最强烈的认同来自文化和血缘的认 同,从日本援华抗疫物资上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到韩国援华抗疫物资上的“肝胆每相照, 冰壶映寒月”,以及韩国驻汉新任总领事姜承锡逆行赴任,中日韩三国能否借此次抗疫“投我以 木瓜,报之以琼琚”,突破近代历史恩怨和现实纠葛,推动三方经贸和政治合作,改变东亚区域 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南胜于北”的局面,值得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