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3.5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全球_抗疫_三连考__中国答卷新思维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第 1页 共 3页  21世纪经济报道/2020年/3月/5日/第 004版 评论 全球“抗疫”三连考 中国答卷新思维 邢自强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全球抗疫,接连三场大考:隔断传播、恢复生产、刺激需求。首轮大考,中国经过艰苦卓绝 努力率先扭转疫情。下一步,面对全球产业链脱节和需求衰退风险,中国经济“抗疫”答卷该如 何书写?相较于 2008年的 4万亿,和美联储目前的大降息,中国应考虑采取定向扶持+改革的新 思维,可对中小企业和居民返还 2019年部分所得税;中美携手降关税、加速开放;城市化 2.0建 设聚焦重点城市群公共卫生保障,增建 4 万张医院床位,增设 40 万名医学院奖学金,实现老百 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全球面临三场大考 考场一,公共卫生应变。面对疫情,如何采取公共卫生反应。中国过去一个半月付出了艰苦 卓绝的努力,扭转局面,当前疫情已率先有受控迹象,交出了首轮大考的答卷。当前更值得关注 的是,疫情在海外的蔓延和各国应对情况。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的疫情还在发展的中段,而 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有初期蔓延征兆,未来数周发现的感染人数可能显著上升,是继续引发全 球金融市场剧震的原因。笔者总结了全球疫情发展和公共卫生应变的两种情形,三剂“药方”: 药方第一剂:采取隔断措施,削弱感染力度。大摩全球医疗团队的分析人员建模了两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海外各国纷纷采取遏制病毒措施,即“中国模式”,因此境外的传染轨迹可参考中 国境内湖北省外的经验,因为这些举措已被中国(以及新加坡)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及时隔断, 减轻传播率,确保当地医疗系统不过载。在这一理想情形下,3 月中下旬开始,韩国、意大利等 国的疫情可能见顶回落,美国、西欧其他国家则可能要到 4月份才能见到拐点。第二种情形,海 外国家可能认为病毒的致死率不高,因此并未采取类似中国的超常规举措,疫情传染可能更持久, 难以短期被遏制。 药方第二剂:疫苗或者特效药。一旦特效药被证明广泛有效,即使感染病例仍不断上升,致 死率将大幅下降,全球对于疫情的担忧就会大为缓解。当前临床测试的各类药物之中,被寄予厚 望的瑞德西韦,在武汉的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将在 4 月 27 日公布。至于疫苗,制药商 Moderna首 批快速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将在 4月底进行人体试验,以确定是否有效,初步测试结果可能 在六七月才公布。两者皆存在着不确定性,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神药奇迹。 药方第三剂:如果既不能及时采取遏制措施隔断传播,又缺乏特效药或疫苗的突破,那只能 “靠天”,寄希望于进入 4-5月份天气转热之后,能否显著抑制病毒传播。目前东南亚炎热地区的 案例,似乎无法完全确认这一猜测。 综上所述,3-4 月份是决定全球疫情转向的重要关卡。初期,美国和西欧当地的病例数将显 著上升,但 3 月下旬意大利和韩国的新增感染人数或许会出现拐点。4 月则有可能成为转折点, 因为届时特效药临床测试,天气逐渐转暖。在此之前,笔者预计各国政府会继续升级公共卫生的 应对举措,包括境内境外的旅行限制,取消和延迟商务活动和会议,采取地区级别的隔离措施。 考场二,供应链韧性。对全球经济而言,供应链冲击的影响甚于各国消费受压。生产活动受 到的干扰不仅会影响中、韩、日等当事国,还会通过全球供应链对其他国家造成溢出效应。短期 内,销售端的库存尚可弥补一部分生产损失,但如制造业生产受干扰的时间超过 4-6 周,那么高 度一体化的供应链就会有脱臼风险,其溢出效应令全球大范围受冲击。所以,笔者不同意前期市 场上流行的一种观点:“本次疫情海外市场完全无痕,说明产业链的压力测试已顺利完成”。正相   第 2页 共 3页  反,我们的调研显示,中国和亚洲在全球产业链中举足轻重难以替代,目前全球产业链已崩得很 紧,一旦周边国家的疫情未能及时受控,复工进度慢,全球经济和市场可能面对第二轮冲击,又 传导至到疫情刚有企稳势头的中国,风险不容忽视。 我们采用微观调研+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了产业链的压力测试,对市值达 27万亿美元的 857 家跨国公司做了暴露情况调研,通读了所有跨国企业近期的财务报告、电话会议纪要内容。基本 结论是,如果全球疫情一个月内受控,3 月下旬之前,包括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生产链 全复工,则对全球产业链的传导效应还是可控的。但如果疫情有反复,复工的进度延缓,比如说 持续到二季度,则全球供应链受到严重干扰,对跨国企业的营收和全球市场都会产生较为显著的 影响。 目前已有 43%的企业表示,目前来自中国的零部件和产品供应已面临困难,且如果未来一个 月产能不能完全恢复,接近 86%的企业都会受到影响。 有 57%的企业表示,他们能暂时从备胎厂商勉强找到一些供应,属于短期权宜之计。超过 1/3 的企业表示,短期内找不到备胎来代替中国的零部件。 对盈利的影响上,2/3的企业表示,对全年营收的影响 2.5个百分点,但是也有 1/5左右的跨 国企业表示,这个冲击可能高达年度销售的 2.5-5 个百分点。受影响最大企业集中在三个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