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经典老材料】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王天琦在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 ——在市政府四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2013年5月18日,根据录音整理) 王 天 琦 同志们: 根据《宿迁市人民政府工作规则》,今天我们召开市政府四届 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全体 (扩大)会议、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市委、市政府经济社 会发展的部署和安排,突出改革创新主题,紧扣科学发展主线 ,破解发展瓶颈制约,有效推动工作落实,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 “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是这次会议的主题。改革是把事 物中旧的不合理的部分改成新的、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实践。创 新则是改革的结果。那么,究竟什么是习惯?为什么要让改革 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新时期要形成哪些改革创新的习惯?今 天,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一、什么是习惯 1. 关于习惯 所谓“习惯”,意为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也指逐渐养成而不易 改变的行为。 生活中各种习惯随处可见:卫生习惯、睡眠习惯、就餐习惯、 礼仪习惯、出行习惯、读书习惯,等等。 我们言语之中也常常会谈及习惯:习惯性动作、习惯性语言、 习惯成自然、慢慢就习惯了、习惯了就好,等等。 习惯总体上又可分为好习惯和坏习惯。 古今中外关于习惯的各种论述举不胜举:孔子说过,“少成若 天性,习惯成自然”,就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 样自然、坚固,以至于以后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很多方 面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习惯所支撑的。孟子感慨,“行之而不著 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意思就是 做一件事不明白为什么要做,习惯了不想想为什么习惯,一辈 子随波逐流不知去向何方,这样的人很多很多。叶圣陶在《习 惯成自然》一文中写道,“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 。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 惯”。培根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大半取决于他们的倾向,但 是他们的行动却遵循平日的习惯”。综上可见,只要把兴趣、爱 好变成一种不知不觉、不假思索的行为,进而逐渐成为我们的 习惯,办事的效率、素质的提高必将事半功倍。 2. 改革与习惯 除旧革弊为改革,习以为常成习惯。改革与习惯看似矛盾的两 个词,但在“人”这一决定因素作用下,互为因果、相互转化。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 基说过:“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 好的习惯,都是自觉养成的,可以潜移默化地改造和提升人的 思维和行为,使人始终保持向未知领域探索的进取心,形成不 断创新、不断突破的精神状态。 比如深圳,在1980年时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如今已 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深圳的发展,得益于其30年如一日 的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深圳依然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改 革开放精神,引领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 代名词。 坏的习惯,都是不自觉形成的,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容易侵 蚀人的思想、磨灭人的意志,让人落入循规蹈矩、不思进取的 状态,即便以前取得成功也会因此走向衰败。 比如无锡尚德,曾是我国光伏行业的一个“标杆”。它的轰然倒 塌,除了宏观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市场需求陡然减少外,还有 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在率先将光伏产品商业化、成功上市后 ,企业更热衷于资本运作,在多晶硅转化率等核心技术创新上 鲜有突破,与同行的差距逐渐拉大,最终于今年3月实施破产重 整。 大家都知道诺基亚,1996年诺基亚几乎垄断了移动通信产品市 场。2007年诺基亚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53%,而苹果仅 为6.5%。但进入2012年,诺基亚市场份额已下滑至19.9%,苹 果的销量已是它的4—5倍。今年一季度,诺基亚财报净亏损为 1.5亿欧元。诺基亚之所以崩盘,也在于他们形成了一种习惯 ,但这种习惯是守成不变、墨守成规的坏习惯,导致诺基亚自 身治理机制弊端积重难返,致使其竞争力从内部瓦解。而苹果 之所以能够打败诺基亚,是因为始终坚持了与时俱进、创新求 变的好习惯,苹果的每一款新产品,消费者可能做梦都没有想 到过。在苹果公司有这样一个“习惯”,就是“每当有重要产品即 将宣告完成时,苹果都会退回最本源的思考,并要求将产品推 倒重来”。正是这种自我否定、自我更新的内生性创新成就了今 天的苹果。 世界形势变化日新月异,改革则立、创新则强,反之,偏执则 弱、守旧则废,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如此,一个城市也如 此。我们不可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能够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如果给人生设定目标,那就应该是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目 标。改革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优势,宿迁和其他地区比,能 源不是优势、资源不是优势、基础更不是优势,要实现后发崛 起,只能通过改革创新。今天我们强调,“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 的习惯”,就是要使改革创新融入我们的血液、浸入我们的骨髓 、深入我们的灵魂,做到有多少发展需求就有多少创新举措 ,有多少矛盾困难就有多少创新办法,有多少瓶颈制约就有多 少创新突破,从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再造优势、赢得主动,真正 以改革创新的红利支撑起新一轮跨越发展。所以,我们要形成 一个习惯、一个好习惯,一个改革创新的习惯。 二、改革创新是宿迁的优良传统 作为一座以改革起家、以改革扬名的城市,改革创新贯穿了宿 迁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已经成为宿迁历久弥新的优良传统,成 为融入宿迁广大干部群众血液中的一种基因和品质。 1. 春到上塘 真正吹响宿迁改革创新号角的是发源于泗洪的“春到上塘”。上 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塘公社是当时泗洪乃至全省最穷的公 社。是大自然过于苛刻吗?是这里的人不想过上好日子吗?都 不是。根本问题在于,左倾思想和政策长期捆住了人的手脚。 1978年,上塘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全公社处于人断粮、 牛断草、地无种的严重困境,80%的生产队无力进行简单再生 产。面对困境,上塘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在全省率 先实行农业“大包干”,拉开了江苏乃至全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被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 ”的上塘镇垫湖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农民人均 纯收入已经达到9640元,不仅超过泗洪平均水平,比全市平均 水平还多145元。面对这一巨大变化,不由得让人感慨:在那样 的年代,在没有任何政策和领导指令的情况下,上塘公社毅然 作出“包产到户”的决定,开了当代中国农村以公社为单位公开 、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这无疑是一种伟大的创 举。 2. 改革之路 1996年7月,宿迁设立地级市以后,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高度 重视改革创新,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富民强市的“最大红利”。 而历任市委书记,无一不是改革创新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第一任市委书记徐守盛:作为宿迁首任书记,他已经走上湖南 省委书记的领导岗位。在宿迁任职期间,徐书记一直是改革创 新的坚定支持者和实践者。 第二任市委书记仇和:被舆论称为“最富争议的改革风云人物 ”,由他主导的干部任前公示、公推直选、勤廉公示等干部人事 制度改革的破冰之举,激发了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 热情;在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思路,为欠发达地 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益借鉴。每一项改革,都在激烈的 争论声中艰难起步,但是也正源于他对改革的坚定决心和顽强 毅力,才保证了宿迁改革的稳步有力推进、取得显著成果,也 为今日宿迁的跨越发展奠定了改革创新的牢固基础。 第三任市委书记张新实:始终秉持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思路,注 重博客问政、招商引资,引领宿迁阔步向前发展。 第四任市委书记缪瑞林:坚持完善和深化宿迁改革,旗帜鲜明 地提出了“改革也好,发展也好,一切以群众认可为标准”的改 革观点,并确立了“一三六七”战略部署。 现任市委书记蓝绍敏:刚到宿迁任职时即表示,“将继续发扬 富于创造、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在解放思想中开辟道路,在 深化改革中破解难题,在开拓创新中抢抓先机,为经济社会发 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主政政府工作期间,始终以改革创新 的精神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国首创“创新券”制度,在全省首推 “地票”交易制度,在苏北率先实现直接融资整体突破,有效化 解了制约宿迁跨越发展的瓶颈。在接过市委书记接力棒时再次 强调:“改革是宿迁的特色,知道宿迁就知道宿迁的改革。我们 会坚持改革的旗帜永不倒,改革的红利最大化”。 3. 宿迁速度 在改革创新的支撑和推动下,建市17年来,宿迁经济社会实现 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有这样一组数字上的变化: 一是经济发展指标的变化。地区生产总值由建市之初的 124.9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516.8亿元,增长了11.1倍;财政总 收入由7.68亿元增加到333.3亿元,增长了42.4倍;公共财政预 算收入由3.42亿元增加到158.1亿元,增长了45.2倍。 二是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建市之初,宿迁三次产业比重基本 呈现5:3:2的格局,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市;2002年,实现二产超 一产;2004年,实现三产超一产;2009年一产占比降至20%以 下;到2012年,三次产业比重进一步调整为15.1:47:37.9。 三是城市化水平的变化。全市城市化率由1996年的10.1%提高 到2012年的51.4%,其中2009年至2012年四年间每年提高接近 4个百分点。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初的14平方公里扩展到 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2.8万增加到60万。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的变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 均纯收入分别由1996年的2496元、1993元,增加到2012年的 16991元、9495元,分别增长了4.8倍和3.8倍。 今日的宿迁,正在以领跑全省、快于周边、持续跨越攀升的宿 迁速度,成为后发地区快速崛起的典范。 回过头来看看,面对宿迁的优良传统,我们现在是自豪骄傲呢 ,还是惭愧无语?今年4月24日,蓝书记在市委中心组第十五次 (扩大)学习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宿迁改革创新的优势在弱 化、氛围在淡化、精神在软化、金字招牌在‘氧化’”。对这新“四 化”,我们要高度警觉,深刻反思,坚决防止改革的红利递减、 弱化。 三、为什么要强调让改革创新成为我们的习惯? 1. 上级要求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畅论和酝酿改革,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媒体上 出现最多的词汇,成为新时期的一种主流意识和风向标。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 个环节”。习近平总书记讲:“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李克 强总理也讲:“改革是最大红利,贵在行动”,在全国“两会”期 间以及随后的全国廉政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都明确 地提出了本届政府改革创新的责任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省委、省政府对于宿迁的改革一直寄予厚望。罗志军书记一再 叮嘱:“宿迁要永葆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活力,先行先试、大胆探 索,当好江苏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李学勇省长则反复要求 :“宿迁要突出改革重点,增强内生动力,实现全面小康”。 对于这样的改革要求,作为全省唯一的区域协调发展综合改革 试点市,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必须积极响应、坚决贯彻 。 2. 形势所迫 要素瓶颈制约:宿迁正处在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迈进阶段,但目 前面临的环境,与苏南等发达地区上世纪80年代发展工业时土 地、信贷、环保等政策都相对宽松的背景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 土地:当年部分发达地区发展工业占用大量的基本农田,后来 基本上都得到了许可;而现在基本农田是条“高压线”,谁都不 敢碰,省里所给的用地指标越来越显得捉襟见肘,全市年新增 建设用地需求量在3万亩以上,但每年可使用的指标仅1万亩左 右。 信贷:苏南地区紧邻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大环境相对宽松,传 统的民间融资也一直比较活跃;而我们现在的金融体系还很不 健全,存贷比结构很不合理,银行“惜贷”心理和居民“重储”心 理还都比较明显。 环保:当年国家对节能减排基本没有要求,而且也未纳入考核 ,苏南乡镇工业基础就是靠当年“村村点火、乡乡冒烟”积累而 来的,目前已有能力实行技术改造。但现在上级下达给我们的 节能减排考核指标是“一刀切”,要求宿迁以2005年工业化、城 市化刚刚起步时的数字为基数再进行削减,宿迁无法也不能再 走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先粗放发展再集约发展的老路,那 么新路如何走呢? 当前,宿迁既面临扩大总量与转型升级的双重任务,也面对资 源制约和环境约束的双重压力,如果不去改革创新,不去突破 资源要素的瓶颈制约,宿迁要想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可以说 就是一纸空谈。 体制性障碍: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方面,目前我市行政许可 (审批)项目还有近200项,但实际上有一半以上都未行使或很 少行使,此外还有10多项审批未清理到位。市场竞争环境方面 ,尽管理论上已落实了民资和国资的同等待遇,但政策壁垒层 出不穷,民营企业并没有真正享受到与国企同样的“国民待遇 ”,等等。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不作为现象却不容忽视,市场监 管、公共服务等还有许多不能适应形势,无法让群众满意的地 方。 对于这些制约和障碍,如果我们不下决心进行创新突破,不下 决心进行存量和增量改革,不仅无法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 和规则公平,也将极大地阻碍整个市场化进程。 3. 发展亟需 随着形势的发展,宿迁固有的劣势非但未能弥补,一些原有优 势也在逐渐弱化,亟需通过改革创新来加强。 洼地效应在弱化:随着省委、省政府对苏北“一市一策”的深入 实施,建市初期省里给予我们的一些特殊扶持政策,正逐步由 宿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