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张代令:在全市推进农业“新六产”现场会暨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推进农业“新六产” 现场会暨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 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 代 令 (2018年4月17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 大和全省农村工作会、农业工作会、农业“新六产”工作 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粮食功能 区划定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今天上午,我们实地观摩了 招远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大户庄园、金水果有限公司 三个单位的“新六产”发展情况,总的感觉,做的不错、 亮点很多、很有代表性,对我的启发很大。省里从产业发 展形态上,对农业“新六产”总结了终端型、体验型、循 环型、智慧型四种主要业态。双塔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粉 丝生产加工—分离提取蛋白—废水沼气发电—粉渣提取酒 精—粉渣培植食用菌—沼渣沼液灌溉农田—沼化淤泥生产 有机肥”的模式,大户庄园“园区建设规模化、田间管理 标准化、绿色防控生态化、管理模式农场化”的模式,金 水果有限公司的电商模式,都属于这四种业态中的典型代 表。从目前发展情况看,我市作为提出并实践农业产业化 战略较早的地区,在农业“新六产”方面也有比较好的基 础,创造了比较成熟的经验。 刚才,白国强局长传达了全省推进农业“新六产”发 展现场会暨两区划定工作会议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 议精神;招远、蓬莱两市,福山区张格庄镇以及栖霞市博 士达集团、牟平区艾维农园等单位负责同志,围绕农业 “新六产”作了典型发言、介绍了发展经验;莱州市政府 负责同志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作了表态发言。此外 ,会议还印发了一些县市区的典型经验。总体看,大家的 做法都很好,很典型,也很有特色,值得互相学习借鉴。 首先,结合今天上午的观摩情况,我想跟大家交流一 下自己对农业“新六产”的一些认识和看法。农业“新六 产”提法比较新鲜,但并不是新生事物,其本质是把新技 术、新业态、新模式引入农业,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 提升、供应链贯通,实行“三链重构”。可以说,农业 “新六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升级版,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 合的集中体现。 发展农业“新六产”,是我省顺应农业农村发展新趋 势实施的一项创新性举措,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省委、省政府对 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刘家义书记在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 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植壮大农业 “新六产”,加快农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不断提高农业 现代化水平。龚正省长也多次强调,要突出培育农业“新 六产”这个总抓手,提出了“三链重构”、“两个亮点 ”、“四型发展”等农业“新六产”发展的框架思路,要 求加快农业“新六产”发展,打造山东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新亮点、新引擎。从我市情况来看,发展农业“新六产 ”也是增强我市农业竞争力、争创产业新优势的重要措施 。我市是农业大市、强市,农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总值的 1/5,连续九年居全国地市级首位,在全省农业发展中占有 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伴随着农产品供需结构性矛盾突 出、农业支持政策边际效应减弱、农业科技人才和关键技 术制约、农业生产环境负效应日益凸显等问题,我市农业 在全省、全国的竞争力正在面临削弱的危险。如何培育农 业新增长点、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 重要课题。当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 换的大背景下,通过发展农业“新六产”,以“三链重构 ”来推动产业升级,是当前我市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 发展农业“新六产”,我认为有四个关键要素: (一)资源是基础。没有资源,一切发展都无从谈起 ,农业农村发展尤其如此。比如,一个村要发展种植业 ,起码要有适宜的土地、充沛的水源、富余的劳动力等 ;进行农产品加工销售,就要有廉价的原材料、成熟的技 术、完善的购售渠道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除了要有特 色的村容村貌、民俗文化等资源外,还要有基本的交通条 件、食宿条件、参与条件、购物条件等作为支撑,再进一 步,还要有一定的客源市场需求,这些都是农业“新六产 ”发展的基础。 (二)资本是关键。发展农业“新六产”,不能仅靠 农村内部力量,即使是那些实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单靠一己之力也很难打通农业全产业链。工商资本拥 有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其进入农业领域更容易 通过整体策划,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打破产业界限,取得 更高的附加值。但是,由于农业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 风险高等特点,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一般都较为谨慎。 如何引导工商资本放心、大胆地进入农业“新六产”领域 ,进行高效的投资、取得预期的回报,是推动农业“新六 产”快速发展的关键。 (三)人才是支撑。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在 发展农业“新六产”中,智能栽培等新技术的应用,“互 联网+”等新商业模式的推广,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 态的兴起,农业文化、生态休闲等新经济功能的开发,都 需要有知识的农业专业人才来做。所以,发展农业“新六 产”中,拥有开发农业多功能性所需要的善创意、懂技术 、会管理、知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 (四)机制是保障。发展农业“新六产”的过程就是 推动农村产业环节和资源要素整合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如何鼓励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 企业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协作互动、优势互补;如何 引导工商资本更多地从生产加工流通环节进入到旅游休闲 和社会化服务环节,打通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阻隔;如 何建立健全组织、监督、管理等机制,为“新六产”发展 提供良好环境等等,都离不开有效的制度设计来引导和保 障。 以上是通过今天上午的观摩,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 的对“新六产”的一些认识和理解,也是关于发展农业 “新六产”工作要讲的第一点。 我要讲的第二条意见是,立足良好基础,解决突出问 题,全力突破我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的薄弱环节 可以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新六产”发展 。在省里“新六产”意见出台后,我市第一时间出台了《 关于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支持 “新六产”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和实现路径,并安排“新 六产”专项资金2000万元,以重点区域、主导产业、重大 项目为平台,对项目资金进行集中布局和统筹安排。经过 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市农业“新六产”发展已经 有了比较好的基础,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新型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通过评定扶持龙头 企业、合作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等办法,新型经营主 体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72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35家,过百亿元的大型农业龙 头企业达到3家,“农”字号上市企业15家,实现了集群化 、集团化发展。 二是新产业新业态培植机制初步形成。通过加快发展 农村电子商务、盘活农村金融资源、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 、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创建等手段,加快培植新 产业、发展新业态、探索新模式。2017年全市农产品网上 零售额达到43.7亿元,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市发展省级以 上农业旅游示范点59处、生态休闲农业园区(点)13个、 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省级旅游强镇38个、旅游特色村 92个,规模以上休闲观光基地130余处,年接待游客200多 万人次。 三是产城融合发展的态势持续增强。通过推动以产兴 城、以城兴业,创建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设施装备先进 、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特 色小镇。目前,已建成省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高新 技术产业区13处,年销售20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 区10处,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2个,11个镇、近80个 村庄获得了国家、省级美丽宜居镇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传统村落等称号,数量居全省首位。 四是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完善。通过农业项目引导、典 型示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采取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和“租 金保底+股份分红”等收益分配机制,与农民建立稳定、紧 密的合作关系,让更多的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利润。目前 ,全市已有8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带动市内 外基地600多万亩。总体上看,我市农业“新六产”发展基 础不断夯实,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 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充分发挥农村自然、生态、文 化等资源优势,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为社会提供多种产品 供给,是适应城乡消费结构升级的新趋势。然而当前在我 市一部分人眼里,农村仍然是落后的代名词、农业仍然是 落后的产业,对农村和农业发展前景和潜力认识不足、办 法不多;部分干部群众对农业“新六产”理解片面、认识 模糊,把农业“新六产”理解为各个产业的简单叠加,没 有深刻把握农业“新六产”的内涵实质。这是制约我市农 业“新六产”发展的最大主观因素。 二是农村资源保护不够、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长期 以来农业一直被看作为工业化提供产品和要素的产业,农 村被视作城市建设用地的“蓄水池”,由于缺乏重视和系 统有效的开发,大量有价值的农村资源被破坏。从我市情 况看,相当一部分承载着农村传统文化的村落民居、民俗 礼乐、手工技艺等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和挖掘,大量农村的 自然、生态、文化和环境资源遭到破坏。除此之外,以前 在农村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的供销、邮政等传统组织资 源也日渐没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完善,这些 都成为制约农业“新六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力不够强。我市虽然是农业大 市,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发展较快,农民专业合作社有 13965家,家庭农场有2920家,但发展质量普遍不高。比如 ,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主要是老人、妇女,老龄化趋势 严重,文化程度总体偏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 11.34%。从龙头企业看,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 只占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10.9%,销售收入前10名的大型龙 头企业中,以水产、畜牧企业居多,种植业比例小。大多 数企业经营规模小、精深加工产品少、附加值低,产业整 体效益不高,对农民的整体带动能力不强。 针对这些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 ,认真研究,积极探索,集中用力弥补薄弱环节,为农业 “新六产”发展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我要讲的第三条意见是,明确发展目标、聚焦工作重 点,集中精力把农业“新六产”打造成我市农业发展新亮 点 在前期印发的《关于推进农业“新六产”发展的实施 意见》中,对全市农业新六产发展目标、措施,都进行了 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 ,因地制宜,创新探索,强化推进,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 效。重点要从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注重抓主体,培育引领转型、带动发展的核心力 量。发展农业“新六产”,市场经营主体是有生力量,也 是决定性因素。要把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作为发展的重要基 础,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型经营主体,在项目、资金 和政策上重点倾斜,促进其发展壮大。要充分发挥好龙头 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通过发展农产 品精深加工、建设规模化现代种养基地、建立完善的销售 网等,打通农业“新六产”发展链条。要支持农民合作社 按产业链、产品、品牌等组建联合社,围绕产前、产中、 产后环节从事生产经营和服务,引导农户发展专业化生产 。要推动粮油、蔬菜、林果等领域的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 转型,鼓励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产业化运 营、品牌化营销,引导家庭农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 开展产品对接、要素联结和服务衔接。要大力培育以龙头 企业、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分工协 作为前提,以规模经营为依托,以利益联结为纽带的农业 产业化联合体。要集中政策、资金,强化跟踪服务,到 2020年每个县市区都要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农 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以上,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群化 发展。 二是注重抓融合,催生代表新动能、激发新活力的新 产业新业态。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农业 成本不断增加的“外忧内患”,只有加快培植新产业、发 展新业态,才能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让“老树长新枝 、枯枝发新芽”。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围绕果业、蔬菜、 水产、葡萄酒等特色产业,加快推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发展步伐,重点发展休闲采摘、农事参与、游艇垂钓、现 代农业展示、生态餐饮等休闲农业模式,鼓励自然资源丰 富、生态环境优美的古村落和村庄建设农家乐、民宿等服 务设施,重点打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要全面 推进智能大棚、智能制造、质量追溯、农村电商等新型农 业生产和服务模式,推动“互联网+生产、+经营、+管理、 +服务”的深度融合。要加强农村电商培训,深入开展电商 示范县创建和农业特色互联网小镇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电 商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网络建设,促进城乡商品和要素双 向流通。 三是注重抓载体,搭建要素聚合、产业发展的高效平 台。特色镇村和农业园区在集聚新要素、新动能、新业态 方面,具有独特的平台优势。要充分发挥园区的技术集成 、产业融合、创业平台、核心辐射等功能,注重聚集现代 生产要素,打造促进“新六产”发展的重要载体。要结合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因地 制宜、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功能集成完善、 示范效应明显的“新六产”特色小镇。到2020年,每个县 市区至少要建成美丽乡村10个以上,“新六产”特色小镇 2个以上。要坚持用园区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产业 园区、科技园区、创业园区“三园同建”和农业产业园区 与农村新型社区“两区同建”,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 展先导区。要抢抓我市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的有利契 机,加快推进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工程,争创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 业园、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等示范试点工程。今年,省 里要开展园区提升专项行动,并启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创建工作,我市也将启动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创建工作 ,大家要抓住机遇,扎实开展产业园建设工作,提升园区 建设质量和承载力,形成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梯次推进 的园区发展格局。 四是注重抓联结,构建农民增收、利益稳固的长效机 制。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农业“新六产”的核心,只有让 农民参与产业融合发展进程、分享产业融合收益,才能激 发农民积极性,为“新六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