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赵波同志:在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2018年7月29日)  (根据录音整理) 赵波同志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工 作推进会。6月28日,国务院召开的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 能推进会上,李克强总理做了重要讲话,对近期开展“放管 服”做了全面的安排部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月26日 ,自治区召开了放管服改革推进会,咸辉主席也对全区开 展放管服改革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我县贯彻落实国务 院、自治区关于放管服改革各项要求,行政审批服务局对 下一步各项工作提出了很多初步的工作安排,拟定了《贺 兰县进一步深化全县放管服改革实施意见》,待进一步细 化完善后印发给各部门。刚才,编办等5个部门就如何开展 放管服工作提出了很好的举措,希望大家切实抓好贯彻落 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准确把握放管服改革转变 政府职能的新要求  “放管服”改革旨在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使市场在资 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一场重 塑政府和市场关系、刀刃向内的政府自身革命,也是激发 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自2017年以来 ,我县坚持不懈将“放管服”改革作为改革的“牛鼻子”,作为 优化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紧紧围绕“为激发有效投 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增便利”的目标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 一定成效,甚至一些工作走在了全区的前列。一是打破各 部门利益藩篱,在全区率先组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了 行政审批事项的相对集中办理。14个部门102项行政审批事 项、18个部门的98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集中办理,行政许 可事项划转率为51.2%(银川市为70.3%),真正实现“一门 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二是全面优化再造审批流程,破 解行政审批“长途旅行”的难题。制定“减审批提效能优服务 工作方案”,着力加强软环境建设,缩减中间环节,提高办 事效率。所有事项办理时限由2283个工作日减少到660个工 作日,减幅达71%,(其中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社会团体 登记等22项事项由原来的30—60个工作日办结一律变为窗 口当日当即办结。)提交申请材料由原来所需的768份减少 到381份,减幅达50%;办事环节由过去的712个减少到 369个,减幅达48%。首创“首接联办制”,四项审批许可事 项(民办教育机构、食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排污许 可证)办结时间缩减为40个工作日,减幅69%。三是强化服 务,着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围绕投资项目建设,建立“重大 项目绿色通道制度”、上门踏勘审批、下班延时服务、节假 日预约服务等一系列制度,推行模拟审批、并联审批和容 缺审批,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办结时 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目前政府投资项目全流 程办理时限86天,企业投资项目全流程办理实现93天,促 进了项目的尽早落地、开工建设和投产达效。加快推进“互 联网+政务服务”,956个事项的87项要素全部录入公示 ,80.7%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不见面、马上办。建立了 “互联网+政务服务”办事大厅,98项公共服务事项集中一厅 办理。144项审批事项的20项要素扫码即知。设立县乡村三 级联网代办服务,40项便民服务事项下沉各乡镇(街道 )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了现场24小时便民自助服务区,在 全市率先推出“双向快递”服务,切实缩小了群众办事半径。 四是创新模式,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会同部门联合踏 勘,采取先现场踏勘、再联合评审、后审批发证程序,避 免了盲目审批,及时推送审批结果,避免了监管真空,强 化事中事后监管,清理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38项,净化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环境。  一年来,全县“放管服”工作呈现出了以下亮点:一是行 政审批事项明显减少。全面对接自治区和市政府取消、下 放、委托行政审批事项,共承接自治区下放各类事项76项 ,其中行政审批事项71项,承接银川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 26项。落实国务院、自治区、银川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要 求,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1项。二是行政权力边界更加明 晰。经过“四审四回”、广泛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以及会议 审议等环节,县政府部门保留行政职权共2960项,暂停实 施15项,取消62项,共性权力9项,乡镇保留行政职权23项 。梳理各类责任事项21844项,并逐项编制了权力清单、责 任清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三是经济发展活力初显成效。 围绕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行24证合一。营业执照 “全程电子化登记”,真正实现了不见面审批,有效激发了社 会投资创业活力。2017年至今,共新登记企业2284家、个 体工商户4836个。这些数据直接印证了“放管服”改革取得的 成效,也充分体现了各类市场主体运行成本正在不断下降 ,全县营商环境正在不断改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对照 社会发展要求和群众期盼,还存在不少差距,制约着我县 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服务群众的满意度。一是对放管服改 革的认识不到位、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力度不够。一些部 门负责人不重视,对区、市下放的一些审批事项情况掌握 不多、情况不明、推进工作无从下手。二是放权没有真正 放到位。行政审批事项进驻不全面,目前划转事项仅占全 县行政审批事项总数的52%左右,仍有89项行政审批事项未 进驻。涉及专业性较强的审批事项仍由原部门办理,这些 审批事项涉及部门多、环节多、事项多、材料多,有的互 为前置、互相牵制、甚至审批过程中有的单位互相推诿扯 皮,造成企业投资项目还是审批时限长。下沉到镇(村 )的40项便民服务事项,仅有6项能够在村级完全办理,其 余34项下放事项存在形式放、实质内容未放的情况,下放 服务事项足不出村(社区)未完全实现。三是基层“接权”能 力有待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代办点普 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大且业务素质不高,大部分村甚至没有 代办人员,下放的权力无法正常开展。四是管权没有真正 管理到位。尤其是落实“双随机一公开”不到位。同时,监管 执法涉及部门多,存在多头执法扰民问题,导致企业不堪 重负。这些问题和差距表明,在“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 变上,我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转变政府职能任重道远 ,我们决不能有“差不多”“歇歇脚”的松懈思想。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深入谋划“放管服”改革工作,国务 院、自治区、银川市也对这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放 管服改革的宗旨就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营商环境 ,让企业及广大群众享受改革的成果,获得更多的获得感 。为此,一定要通过“放管服”改革把我县的营商环境营造好 ,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高质量发展创造良 好生态。同时,8月26日,国务院大督查进驻宁夏,将通过 7项指标进行营商环境调查评价,并且要对各省营商环境排 名。且自2018年起国务院每年都会对各省营商环境进行第 三方测评,其中重要一条内容就是检验放管服改革工作的 成效。自治区、银川市也决定对各县市区营商环境进行第 三方测评和排名。如果各部门、各单位还不重视优化营商 环境,不敏锐识变、强烈思变,甚至继续躺在功劳薄上 ,必然会贻误发展,变得更加落后。因此,要肯定放管服 改革工作目前取得的成效,精准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差距 ,全力以赴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   二、锁定目标,突出重点,以过硬的举措推进“放管 服”改革引向深入  “放管服”改革的放、管、服三个环节密切相连、环环相 扣。要更加彻底地“放”,激发市场活力、增添发展动力。要 最大限度压缩办事时间,最大限度简化办事流程,最大限 度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要科学有效地“管”,维护市场秩序 、营造公平环境。要有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切实提升监 管能力,确保管得住、管得好。要积极到位地“服”,增进办 事便利,提升服务品质。  (一)继续在“放”上做好减法,“放”出活力和动 力。  继续精简权力事项。我县虽已对进驻服务大厅的审批 事项进行了精简,但是精简的力度还不够,要再梳理,对 必须要精简或通过再造流程精简的审批事项要精简到位。 在自治区统一下放40项便民事项的基础上,聚焦对全县公 共服务事项再梳理,真正将群众需求度高、能够承接得住 的民政、教育、卫生等行政审批事项,试点下放到乡镇 (街道)就近办理,要避免出现“空权”下放、下放事项“错 位”问题。  大力推进审批服务集中办理。深入推进审批事项“应进 必进”,打造“一门通办”模式。由王茜同志牵头,编办、行 政审批局配合,统筹考虑机构改革工作情况,对未划转至 行政审批服务局的89项行政许可事项再梳理,按照“集中办 理”的原则,再确定一批群众办事频率高、专业性不太强的 审批事项进驻至行政审批局统一办理,8月5日前完成进驻 工作,实现“多门”变“一门”。由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