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以“两聚一高”引领镇江新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以“两聚一高”引领镇江新发展 ——在全市领导干部务虚会上的讲话 (2016年12月4日) 这次务虚会,是在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省 第十三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三会”精神的背景下 ,召开的研究落实新部署新要求的会议;是在全力冲刺 “十三五”开局之年目标任务、开启决胜全面小康新征程 、完成市县乡党委换届之后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上,召开 的工作研讨会;是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 区、全面从严治党进入纵深推进新阶段这三个重大形势下 ,召开的发展谋划会。会议开得很成功。从会议预备通知 下发一个月来,市领导认真调研准备,不少领导亲自对文 稿进行了多轮修改;各地各部门的同志潜心思考,很多讨 论发言都很精彩;会议的组织环环紧扣,通过“书面交流 +专题发言+分组讨论+大会交流”的组合形式,很好地促进 了思想交流。我总结梳理了一下,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和成 果,可以概括为“四个深刻”: 1.对最新部署领会深刻,在研讨交流中凝聚了共识。 无论是市领导,还是辖市区和部门负责同志,无论是书面 交流、专题发言,还是分组讨论、大会交流,都贯穿着对 中央和省、市委最新部署的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通过这 场“头脑风暴”,大家在深入落实“五住一体”总体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新发展理念上形成高度共识 ,在结合实际贯彻“两聚一高”、更好推动生态领先特色 发展上形成高度共识,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 变发展方式上形成高度共识,在以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 指引、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上形成高度共识。这些共识 的凝聚,为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 2.对重大课题思考深刻,在相互启发中解放了思想。 这次务虚会,设置了18个课题,涵盖经济发展、城乡建设 、民生社会、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要求远近结合作出回 答。对这些重大问题,大家路数谋得深、措施拿得实,可 以说充满了好主意、贡献了金点子。晓明市长讲话当中贯 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低碳新经济、宁镇扬一 体化、环境整治和城乡建设、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战略重 点,作了富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阐述,给人以深刻启示 ;国忠主席紧紧围绕李强书记提出的民生领域“三个焦点 ”问题,从怎么看、怎么办、明年怎么干三个方面,给出 了新回答;庆生主任着眼“更高水平推进全面依法治市 ”这个主题,提出地方立法要注重处理好“六个关系 ”,抓住了关键点。这些智慧的火花,体现了思想解放的 深度和广度。 3.对明年发展谋划深刻,在求真务实中理清了思路。 务虚会既是“夯虚”、也要“务实”,特别是对明年发展 的具体谋划,更要在“实”上下功夫,真正体现李强书记 要求的“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这次务虚会上,雪 峰同志用翔实的数据、深入的分析,阐明了高水平全面小 康短板在“三农”、潜力在“三农”;倪斌同志就明年的 经济工作提出把握“三个关系、一个度”,突破“两大重 点”等思路,点得很准;国祥、曹寅、利民、李健同志结 合各自分管工作,明年工作的具体抓手讲得很清晰,措施 很实在。 4.对问题不足剖析深刻,在深受触动中增强了责任。 大家在发言中对问题不遮不掩,分析问题不仅阐明表象、 更深挖根源,让我们清楚了造成问题的原因在哪里、解决 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海涛、郭建、玉乾同志对板块工作和 全面深化改革存在的“痛点”“难点”“堵点”分析得很 深刻,常生、宗元、志强、丽虹、晓南、立风、金观7位副 市长的发言都贯穿了强烈的问题导向,两个讨论组的汇报 交流也突出了问题梳理,让我们受到触动,激发起一股 “知不足而奋起”的责任担当。 关于明年镇江的工作重点抓什么、怎么干?大家从不 同层面、不同角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凝练为一句话 ,就是“以‘两聚一高’引领镇江新发展”。总的工作要 求就是李强书记在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上所讲的三个问题 、三份答卷:“我们应当为党的事业做出些什么?这是一 份必须用忠诚之心书写的答卷”;“我们应当给全省广大 人民带来些什么?这是一份必须用富民成果交出的答卷 ”;“我们应当在江苏的发展史土留下些什么?这是一份 必须用创新实践做好的答卷”。这三个问题、三份答卷 ,指向鲜明、掷地有声,发人深思、催人奋进,我们每一 个同志都要深刻领会,努力在“两聚一高”引领下干出更 大作为,交出满意答卷。下面,综合大家的观点,结合自 己的思考,我对明年工作中要把握的方向性问题,讲“九 个一”: 一、把握一个大格局——“两聚一高” 这是全省今后五年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我们谋划明年 发展必须把握的大格局。这个问题,大家的学习领会已经 很深了,其内涵、其意义,我不作过多阐述,集中讲两个 问题。第一个问题:“两聚一高”这个决策部署,给我们 展现了一个怎样的大格局?我感到,这四个字之所以能够 引起全省、全市上下强烈共鸣和省内外高度关注,最具深 层次意义的就是把江苏应有的发展格局十分鲜明、十分响 亮地提炼展示了出来。“聚力创新、聚焦富民”,一个是 提升发展水平的核心战略,一个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根本要 求,分别突出了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省党代会明确指出 ,这是今后五年我省的发展取向、工作导向、奋斗指向 ,也是我们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全省上下 要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在“两聚”上求大突 破、见大成效,打开发展新天地,展示决胜全面小康的过 硬成果。从这段话,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两聚一高 ”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决策,是着眼未来、重点 突破的战略引领,是顺应民意、实干为民的鲜明导向,可 以讲找准了中央精神与江苏实际、发展需求与民坐诉求的 结合点,抓住了江苏发展的要害和关键,体现了十分强烈 的求真务实作风和使命担当、责任担当。这就是我想讲的 “大格局”。第二个问题:“两聚一高”对我们优化发展 格局有哪些针对性的启示?我认为最突出的一点是,“两 聚一高”之“聚”,启示我们当前最需要强调的“解放思 想”,最需要坚持的“实事求是”,最需要确立的“发展 格局”,就是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求突 破,发挥优势创特色。我们讲“格局要大”,决不是好高 骛远、贪大求全,而是既视野开阔、又眼光独到,既战略 长远、又战术精准,既全面贯彻“五位一体”、“四个全 面”、新发展理念,又注重精准落地,走出符合自身特点 的发展路子。对当下和今后镇江的发展来说,我们要干的 事情很多,如何择其要者、聚力攻坚、带动全局,是每个 同志都必须深刻思考的课题。什么事都想干,必定什么事 都干不好。这方面的教训太深刻了!我们一定要着眼于更 长远的未来,把城市的优势和潜力作为谋发展、抓发展的 逻辑起点,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大事要事,集 中力量一件一件地抓,每年干成几件,就能积小胜为大胜 ,真正使镇江的发展状态振奋起来,创造发展新优势,打 开发展新局面。近年来,我们依托山水生态、历史文化、 长江岸线、区位交通、科教资源五大优势,持续推进生态 领先特色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实践也进一步证明 ,这条路走对了,必须牢牢保持战略定力,力量再聚焦 ,重点再突破。比如,全面优化空间布局、提升规划水乎 的问题,以重大基础设施为突破抢抓宁镇扬一体化机遇的 问题,切实发挥驻镇高校创新资源、着力集聚南京创新要 素的问题,发展全域旅游的问题,更大决心整治化工园区 及生态环境的问题,加快推进市域内快速通道、构建环形 路网的问题,大力提高资本运营能力的问题,等等。聚焦 聚力抓好这些大事,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落一子而满盘 活。当然,保持战略定力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我们要与 时俱进优化提升发展战略。在“两聚一高”大格局下,要 以创新为引领,把创新贯穿于生态领先特色发展全过程 ;以富民为归宿,把富民作为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根本目 的和衡量标准。这就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镇江发展大格局 。关于明年的主要目标、重大项目等,要在这一大格局的 引领下,立足于明年贯彻落实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第一年这 个特殊年份,立足于“稳中奋进”这个基调,作精准深入 地谋划。 二、聚力一个核心战略一一创新驱动 李强书记在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讲话中突出讲了“转 型出关”这个新词,转型如何出关?最重要的就是让创新 这个“第一动力”成为推动经济爬坡过坎的最强动能。从 镇江发展现阶段的实际看,破除发展的瓶颈制约,迫切需 要创新;镇江创新“家底”较为厚实,完全能够实现更高 水平创新发展;镇江经济已经从“数量追赶期”步入“质 量追赶期”,创新必须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归结为一 句话,就是要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对这个核心战略 ,我们要从四个方面理解把握和贯彻落实。第一,准确把 握创新的新内涵。新形势下推进创新驱动,就是要推进以 科技创新为核心,包括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方式方法的 全面创新,把创新贯穿于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各领域、 全过程,着力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方式。 第二,深入落实苏南创新的更高要求。省党代会明确提出 ,苏南地区要着眼形成更多引领型发展,在新技术、新产 业、新业态、新机制上率先突破,为全省转型发展提供示 范。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这个要求和全省 “一中心一基地”的总体目标(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 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确定 镇江的创新定位,打造创新的“高原”和“高峰”。“高 原”体现的是高度,“高峰”塑造的是标志。镇江的创新 “高原”是以国家级高新区为核心的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 “一区十四园”以及高新企业集群,尤其是镇江高新区 ,牌子拿下来不容易,一定要以前沿的理念、规划、模式 、机制去打造,让“高原”名副其实。现在更需要关注、 研究和培育的是创新“高峰”。苏州的纳米、南京的未来 网络、无锡的物联网、常州的石墨烯等都具有区域创新的 标志性意义,镇江的“高峰”是什么?低碳技术、新材料 等,能不能形成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创新“高峰”?我们 首先要有这样的理念和目标,敢于想象才能催生新生事物 。第三,创新一定要紧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 的主战场,要立足已有的基础,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奠定产业优势和竞争地位。要瞄准 科技创新的前沿,培育壮大数字经济、创意经济、分享经 济、新金融等新产业。创新不是批弃现有产业,而是推动 现有产业加快改造提升。要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促进 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重塑传统优势产业的竞 争力。市党代会提出集中力量打造两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 业,把低碳产业做成镇江经济新标志,这要作为未来产业 创新的核心目标。同时,坚持以创新为引领,持续推进产 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使之成为镇江产业转型升级的显著 特色。第四,大力营造有利于集聚高端创新要素的创新生 态。这方面有五大问题值得好好研究。一是把现有资源优 势充分释放出来,特别是驻镇高校创新成果的就地转化 ;二是把南京高端人才吸引集聚过来,这方面潜力巨大 ,要超前谋划、超前布局;三是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及 人才政策效应,尤其对“金山英才计划”要加强评估、加 以完善;四是更有效地筑巢引凤,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的理念,坚持产业化、市场化取向,让创新平台载体这个 产品更精准地对接“双创”企业和人才的需求。五是下活 创新投入和科技金融这盘棋,以大投入支撑大创新。这五 大问题解决好了,我们的创新浓度才能实现大幅度提高 ,镇江才能真正成为创新的“强磁场”。 三、突出一个聚焦点——增收富民 关于“聚焦富民”,这次省党代会提出之后有很多解 读,普遍认为江苏民富水平与经济发达程度不相称,是高 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块突出短板。最近很多同志在 研究李强书记的“民富论”,“三个口袋”即居民收入、 企业利润、财政收入的排序引发热烈讨论,把居民收入排 在首位就凸显了江苏小康短板所在。从镇江来看,全市范 围内特别是茅山老区还有柏当数量的经济薄弱村和贫困户 ,增收富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课题。如何做到李强书 记要求的“把提高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贯穿于实 际工作中,把发展建立在过硬的富民成果之上,确保小康 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关键是要转变思路,更加重 视打基础、补短板、抓热点。第一,把创业富民这个问题 研究透。增加居民收入,最大潜力在创业。镇江的民富水 平不如苏锡常,根子也在创业活力不强、氛围不浓。要在 创业富民上下更大功夫,既以良好政策环境、优质创业服 务等激发创业热情,推动各类群体依靠自身努力和智慧创 造财富;又以新的思路提高创业成功率,不断放大电商徼 商、“戴庄经验”等新模式的带动效应。对农民收入这一 “短板中的短板”,要予以特别关注,加快壮大现代农业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盘活农村集体资产等多措并举,拓 宽农民创业增收的渠道。第二,高度重视以企业增收支撑 居民增收。“三个口袋”中企业利润是最重要的中间环节 ,是居民就业的根本、财政收入的来源。聚焦增收富民 ,必须把做强实体经济作为基础支撑,促进企业更好地发 挥吸纳就业“大容器”、收入增长“稳定器”的作用。第 三,着力提高精准扶贫的实效长效。对照“一个不少、一 户不落”的要求,富民在抓好“平均数”“大多数”的基 础上,不能忽视“末位数”。今年我们专题部署推进茅山 老区扶贫开发,全面启动“百村万户”达新标、精准帮扶 特困家庭奔小康、万个党支部结对万户特困家庭三大扶贫 行动,好的措施一走要落地见效,实打实地抓、硬碰硬地 推。第四,在解决“三大焦点问题”上创造镇江经验。就 是李强书记强调的、也是老百姓特别关注的看病、上学、 养老三大问题,实质上就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问题。镇 江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解决三个焦点问题上走在前、当 示范。尤其是看病和上学,镇江都有国家级试点,要围绕 优质、均衡、可持续,把改革往深处推。增收富民不是纸 上谈兵,关键靠干。我们要切实回应好民生关切,每年集 中力量办几件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大事,解决一批 事关全局的民生问题。特别要强调的是,今后一个时期 ,财政收入的刚性支出仍将不断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仍 将困难,宁可政府收入少一点、开支紧一点,也要保障好 民生支出,让老百姓充分感受到镇江发展的温度。 四、突破一个关键瓶颈一一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就是优化资源配置,通过有进有退、有取 有舍,获得整体的最优。目前看,资源分散,是镇江很多 发展难题的重要根源,很多工作难以深入的关键瓶颈。资 源的背后是利益、权力和体制机制矛盾。对这个大问题 ,我们再不能熟视无睹,必须强力突破,推动资源大整合 ,形成发展“大棋局”,实现效益最大化。具体操作中 ,突出七大重点:第一,岸线、港口的整合。省委省政府 正在筹划整合全省岸线和港口资源,我们要敏锐把握这一 动态,更大力度推动“江海河联动、港产城融合”,谋在 前面、干在前面。要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 原则,强化全市域统筹管理,把科学开发和适度“留白 ”结合起来,确保岸线资源统得好、用得好;狠抓闲散码 头收回和小码关整治,把各类港口码头纳入全市交通综合 体系建设,全面进行整合;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去 一降一补”,对沿江产业该淘汰的淘汰、该整治的整治、 该提升的提升,坚持以新经济、智能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 主,形成港产城融合新优势。第二,旅游资源的整合。市 里将召开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具体部署“全域旅游”。所 谓“全域”,核心就在整合。要以入围第二批国家全域旅 游示范区创建名单为契机,学习借鉴杭州市桐庐县“全域 布局、全景覆盖、全局联动、全业融合、全民参与”的思 路,促进全市范围内旅游资源要素、市场空间、产业链条 、旅游线路等全面深度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