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王吉能同志:在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王吉能同志在全市高中教育工作会议上的 讲话 同志们: 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分析形势,深化认识 ,研究新高考背景下我市高中教育工作的方向、思路和措 施。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前几天,我带领市教育、编办、 人社、财政部门的有关同志以及全市高中学校的校长到首 批开展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和浙江进行了考察学习,先后 去了上海市嘉定二中、育才中学、浙江师大附中、杭州市 萧山二中四所学校。通过考察学习,大家开阔了眼界,学 到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教育。刚才 ,胜利一中、利津二中两位校长的发言,思考得都很深 ;海伟局长对今后高中教育工作作了具体安排,说的非常 到位,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大家要结合各自实际,认 真抓好落实。下面,围绕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做好高中教育 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新高考背景下高 中教育转型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 (一)明确目标,加快高中教育转型发展。在2013年全 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提出了高中教育转型升 级发展,对“为什么转型”“向什么方向转型”“如何转型”进行 了探讨,树立了以“育人”为核心,由教学质量向教育质量转 变,促进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长远发展的教育理念 。从新高考改革的方向看,我们当时的目标是正确的、是 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2008年之前,是我市教育事业的“第 一次创业”,这个过程为教育长远健康发展积累了深厚沉淀 ,打下了良好基础;2008年至今,教育事业的“第二次创业 ”,使整个教育事业厚积薄发、加快发展,走在了全省的前 列,逐渐成为全省教育的旗帜和品牌;今后一段时期,我 们要进行“第三次创业”,继续坚持以“转型升级发展”为主题 ,以新高考改革为主线,深入推进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 ,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今后高中教育工作 的总体目标是:全市高中教育质量持续走在全省前列,围 绕“育人”这一核心,实现“量的提高、质的提升、特色发展 ”。转型升级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两个长远目标,一是要 善于培养“大家”,努力培养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 等领域的拔尖人才;二是要努力使每个人都能成才,这里 的成才是个宽泛的概念,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培养 一名优秀工匠、现代工人、新型农民等,都是成才的范畴 。只要学生走向社会之后,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长、特别 贡献,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成功。 (二)肯定成绩,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近年来,我市 高中教育一直是稳步提升、持续进步,各方面都保持了健 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办学条件上,广饶一中、垦利一中 、河口一中较早地实现了新校搬迁,近两年胜利一中、市 一中、市二中又实现了新校搬迁,利津二中的新校建设也 正在规划实施当中。通过新校建设,我市高中办学条件实 现了大幅度提升,这为我们实施“选课走班”等教育教学改革 创造了条件和空间。在办学质量上,也是必学赶超、相互 促进,实现了整体提升,位居全省前列。胜利一中、市一 中、广饶一中高位发展、越办越好,利津一中、利津二中 、垦利一中、河口一中等学校稳定发展、趋于成熟。多年 以来,我市高考成绩一直比较突出,以今年为例,本科录 取率达到55.8%,比全省高出16.56个百分点,万人比全省第 一;全省理科前100名中我市有8名、文科前50名中有4名 ,北大、清华在我市录取32人。这说明,我市高中办学质 量是过硬的,底子厚实、基础扎实,是能够支撑和支持今 后取得更大成绩和进步的。有了这样好的基础,不管高考 政策怎样变,只要我们积极正确地应对,我市高中教育就 一定能够赢得更加美好的明天。 (三)统一思想,深刻认识新高考改革的重大意义。一 是新高考有利于更加科学地选拔人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 的现实:一旦学生考上了大学,大家就认为这既是学生本 人的成功,也是学校教育的成功。可是,这个学生就读于 大学的哪个专业,他是否喜欢这个专业,他是否适合这个 专业,似乎与高中教育就不再有任何关系。这样的评价体 系,导致学校和学生都以在选拔中取胜为荣,但却忽视了 选择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深远影响。其实,选拔的影响往往 是暂时的,而选择的结果却是长久的。即使考上了清华北 大,如果学生选择的是一个不适合自己或者自己不喜欢的 专业,可能也会影响、耽误一生。正是基于此,新高考把 “选择权”还给了学生,无论是高考科目的选择,还是求学专 业的选择,都置于高考选拔功能之上,强制性的文理分科 让位于高考学科的自由组合,志愿填报时专业选择置于大 学选拔之前。这就提醒我们,只有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 才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起责任来。二是新高考有利于促进深 层次的人的发展的平等。新高考改革,特别强调要尊重学 生的选择权,让每个人都能够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目标和 发展路径。其目的就是,通过自身变革,发挥杠杆力量 ,撬动和引领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从根本上发生改变,由“招 分”转向“招人”,“育分”转向“育人”。并且由此开始,进一步 向初中教育、小学教育甚至大学教育传导延伸,最终从整 个教育链条上改善育人模式,把表面的分数平等转向更深 层次的人的发展的平等,真正解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 人的根本问题。虽然目前看,新高考改革还存在这样那样 的问题,但这都是改革中的问题,是能够通过深化改革加 以克服和完善的。待其他系列配套政策跟进后,有望搭建 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 求、社会的需要。三是新高考有利于学生的全面长远发展 。这次新高考的一个亮点是增加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现 在是作为“两依据一参考”中的“参考”来定的,重要性还不是 特别突出,但是可以预见,随着高考改革的持续深入,综 合素质评价体系将会日益完善,这个“参考”的地位和重要性 会变得越来越大,这是不容质疑的,是由教育规律和社会 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这意味着,我们以前反复强调的既教 书也育人必须落到实处,不能只管知识教授,光盯着考试 分数。必须要按照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和学生综 合素质评价的要求,认真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 、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二、端正态度,理清思路,科学把握高中教育改革发 展的方向和节奏 (一)态度上“拥抱新高考”,积极推进高中教育转型 发展。2013年我们明确提出“转型升级”,那时是倡导大家主 动转型发展;现在则是深入“转型升级”,甚至可以说是倒逼 “转型升级”。在新高考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情况下,不想转 型也要转型。过去十多年来,我市高中教育所取得成绩、 所积累的基础是能够支撑我们面对和迎接新高考的,条件 和基础都没有多大问题,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对这次新高 考改革究竟怎么看、怎么做,这是考量教育工作者态度和 行动的分水岭。看的角度不一样,认识和行动也就完全不 一样。我认为,新高考对大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抓住了机遇,好学校会变得更好,相对薄弱的学校也可 能实现“弯道超车”;相反,过分地强调新高考的问题和挑战 ,不去积极应对、想法解决,就有可能让问题和挑战压住 了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势头。客观地讲,这次高考改革会给 高中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各种变量多了,自然会对教学 安排、教学实施、教学管理等带来挑战。我们要努力把这 种挑战、这种困难变为动力,变为一种机遇,要把老百姓 的担忧、教师的担忧,通过我们的工作消除掉,并做得更 好,这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如果连我们自身都犹豫、动 摇、迷茫,随便说些动摇军心的话,那么社会共识就更难 以凝聚起来。作为教育人,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多说正 面的话,多说鼓励的话,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新高考、拥抱 新高考。 (二)围绕“供给侧改革”,推动高中教育模式的系统 化变革。实施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是由新高考改革的根 本目的所决定的。关于高中教育“供给侧改革”,大家要把握 好三点:第一,这是一种全新模式的改革。新高考的主要 思路是突出学生的“选择性”,这意味着,高中教育不再是 “考试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传统模式 ,而是从学生的选择出发,“学生选什么,考试就考什么 ,老师就教什么”,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如果把学生比 作“消费者”,不再是学校卖什么,学生就必须吃什么,而是 学生想吃什么,学校就应当卖什么。从这个角度讲,学校 应当在供给侧方面,为学生“客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消费产品 ,尽可能多地给学生选择的余地。第二,这是一种全面系 统的改革。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大大小小的改革一直没有 停止过,但与以往相比,这一次高考改革是系统化的,不 是零打碎敲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影响会更深远。对 高中学校来讲,新高考的变化,会深刻地影响到课程设置 、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教师队伍建设、办 学条件改善等方方面面,每一个方面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那么对教育部门和高中学校而言,如果再以简单的课程 设置的调整、简单的课时数量的调整,来应对新高考,是 很难取得成功的。比如说,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