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书记在全市三级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农业农村)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统筹城乡 科学发展 不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同志们: 在全市人民喜庆新春佳节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市三 级干部会议。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 政协,向全市各级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致以新年的问候和 良好的祝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 全会和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隆重表彰全市各条 战线的先进典型,总结分析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 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动员全市各级干部和群众进一步 认清形势,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克难奋进,为实现天门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下面,我讲三个方面 的问题。 一、认真总结,分析形势,切实增强做好新一年农业农 村工作的信心 (一)过去一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去年以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严峻的自然灾害影响 ,我们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积极应对、真抓实干,保持 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2010年,全市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219.5亿元,同比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87亿元,同比增长25.1%;地方财政总收入7.8亿元 ,同比增长28.7%;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7亿元,同比增长 3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3.9亿元,同比增长 3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9亿元,同比增长20%。不仅 全面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还圆满地完成 了“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十一五”时期,是天门综 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 ,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地区生产总值在 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一般预 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是2005年的3倍以上;城镇 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的5倍以上。这一时期,天门连续五 次入选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 市百强。通过五年的奋斗,为“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年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王国生 到天门调研时,对天门近年来负重奋进求发展、高度关注 民生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客观评价过去一年的农业农村发展成就。 去年,我们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着力加快现代 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保持了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 增收的良好态势。 一是农业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预计粮食总产62.8万吨 ,在全省处于先进行列,油料总产10.7万吨,棉花总产再 次超百万担,受价格因素影响,农业整体增收形势喜人。 家禽出笼1583万羽,同比增长8.7%;水产品产量11万吨 ,同比增长6.7%。预计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207元,当年 增长880元,增幅达16.5%,在2005年基础上翻了一番。 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着力发展棉花及棉副产 品、畜禽、果蔬产品和林木产品等四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产 业,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8家。预计全市农产品 加工产值达到150亿元,同比增长46%。天门农产品加工园 被纳入湖北省重点支持的20个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之一。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大力实施“农村路网 、饮水安全、乡村清洁、绿色长廊、农田水利建设”等五 大工程。去年新建通村公路突破600公里,解决了20万农村 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继续开展沉湖流域治理,实施村级 小农水工程会战,全市完成土方近600万方,成功应对了汉 北河、沉湖、华湖和汉江等流域洪涝灾害险情。大力推进 “林水结合”,累计疏洗沟渠670公里、植树140多万株。 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机械化综合作业率达 到68%,在全省处于先进行列。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42家 ,新增104家。 四是新农村建设试点加快推进。岳口镇整镇推进效果明 显,杨林双剅口村、皂市镇泉堰村等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取 得明显进展。3774户、16355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 郧县移民实现了“和谐搬迁”目标,得到省委、省政府的 高度肯定。大力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 ,全市村级农家店达到545家、村级综合服务社达到101家 ,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 五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党的惠农强农政策得到有效落 实,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2亿元。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 ”清理,实现了“三资”清理和监管代理工作全覆盖。积 极推进城郊村、城中村、园中村“三村”产权制度创新试 点。农村信用社改制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稳步推进。引 进汇丰银行在我市设立村镇银行。进一步推广土地承包经 营权抵押贷款,业务扩展到农行、农发行,共发放贷款 1590万元。 六是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全年累计转移农村劳 动力1.6万人次。有10050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有 5970名村民参加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完成325户民房恢复重 建。农村低保达到18504户、39214人。农村五保集中和分 散供养标准分别比全省高出1200元/年和800元/年。扎实推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年投入2526万元,对28所初中和 19所小学校舍实施维修改造。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选择17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了国家基 本药物制度。全年共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235个。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6%。全年送电影下乡1万余场,送 戏下乡260余场,送图书下乡10万余册,农家书屋达到 522家,通有线电视村达到775个。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农业 农村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竞 争力还不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不够,农村社会化服务 体系还不健全,农业综合效益还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基 础还不牢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特别是农田水 利建设十分薄弱,乡村规划管理不够,集镇、村庄“脏、 乱、差”的现象比较突出;镇域经济和村集体经济发展不 够,少数村债务沉重,新农村建设支撑不足。全市28个乡 镇办场区园中,工商税收过1000万元的只有4个,过500万 的有2个,100万以下的还有5个。村级集体经济年纯收入在 5万元以上的村仅有108个、占13.7%,无集体经济收益的村 占比达到67%。同时,受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价格 因素对农产品生产导向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强,对农业平稳 发展形成严峻挑战;加上因征地拆迁、土地二轮延包、惠 农政策落实以及干部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农 村稳步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较多。面对这些问 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提振精神,增强信心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工作力度,不 断开创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局面。今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 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农业农村的政策支持与保 护,突出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这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 高应对风险能力,保持农业农村健康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委对当前形势的正确 判断上来,深入挖掘有利条件,抢抓机遇,真抓实干,确 保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三)全市“十二五”发展总体目标思路与2011年农业 农村工作总体要求。 春节前召开的市六届六次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 ”规划纲要,明确了天门“十二五”发展的总体思路、目 标和举措。未来五年,我们的重点是大力实施“三大战略 ”,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综合交通、建设宜居城市,实现 跨越式发展,全市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着力打造武 汉城市圈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圈西区域大城市。 一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工业方面,着力推进 “321”工程,即发展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医药等产业 ,形成三个过百亿的产业;发展精细化工、开发盐化工 ,发展机电汽配产业,形成两个过50亿元的产业;发展以 生物医药、生物蛋白等为主要内容的生物产业,形成一个 过80亿元的新兴产业。农业方面,重点发展棉花及棉副产 品、畜禽、果蔬饮料、林木产品深加工,形成天门的特色 农产品加工业。三产业方面,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和现代物 流业,形成有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将天门打造成省内重要 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新兴生物产业基地、医药化工基地 、专用设备制造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区域性物 流中心(即五基地一中心)。 二是着力构建综合交通。以建设快速通道、枢纽节点、 完善城乡交通网为重点,加快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构筑“公铁水并举、大中小配套、多线连武汉、市 域大畅通”的综合交通格局。同时,加快公铁水无缝对接 ,推进公铁水联运,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西部物流副中心 ,努力建成城市圈西部发展轴上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三是全力建设宜居城市。按大城市的定位,高起点规划 、大手笔建设、标准化管理,加快发展中心城区和小城镇 建设。到2015年,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人 口达到50万人,宜居城市品质初步显现,市民幸福指数显 著提升。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 体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 值同比增长25%,地方财政总收入同比增长28%,地方一般 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8%,城镇居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5%。 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对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好 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以及市委六届十 三次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着力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加强以 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统筹城乡发展,加 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新型 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力争农业增 加值同比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3%。 二、精心部署,突出重点,扎实做好农业农村各项工作 (一)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进一步加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要进一步巩固传统粮 棉油种植优势,启动实施粮食增产计划,扎实推进粮棉油 优质高产创建工作。加快畜禽水产业发展,支持畜禽养殖 小区和水产板块建设,抓好精养鱼池改造,大力推进畜禽 养殖标准化和水产健康养殖。力争今年生猪出栏突破120万 头,水产面积达到21万亩。进一步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基 地,突破性发展蔬菜、杨树、肉鸭等特色产业。要进一步 创新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机制,在围绕发挥特色产业优势 ,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着力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特色 农产品基地,形成双向推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规模 化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 一步建立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基地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 ,促进天门农产品生产、加工、增值在本地实现。果蔬产 业,以中绿(天门)公司、鑫天公司为依托,优化产业布 局,大力发展花菜、甜玉米、马铃薯等特色蔬菜,力争今 年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35万亩。肉鸭产业,以神湖科技为 依托,大力支持种鸭场、养殖示范小区、标准化鸭舍和冷 链物流园建设,力争今年肉鸭养殖达到300万只,三年内养 殖规模达到1000万只。杨树产业,以天源木业、湖北昌兴 公司为依托,进一步扩大杨树总量,今年全市植树造林 680万株,力争到2013年杨树面积达到60万亩。 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农产品加工、推进农 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天门是农业大 市,但还不是农业强市,不是弱在种植上,不是弱在农民 种植经验上,主要弱在农产品加工上;而农产品加工不是 弱在加工规模上,而是缺乏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 产品加工品牌支撑。一是要加快推进天门农产品加工园建 设。着力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园区集中发展,精心打造 中绿果蔬饮料工业园、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神湖科技生 态园等专业园区;要依托优势产业,着力增强粮油加工产 业竞争力,突出发展棉花及棉副产品、畜禽产品、果蔬产 品、林产品加工四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力争今年全市农 产品加工产值超过200亿元,增长30%以上。棉花及棉副产 品加工,以景天棉业集团、湖北金诺等企业为龙头,大力 发展棉纺织、棉籽蛋白、棉籽油下脚料精细化工、棉杆综 合利用,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值100亿元;畜禽产品加工 ,以湖北福润、神湖科技等企业为龙头,形成2000万只肉 鸭屠宰加工、鸭绒(毛)深加工及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规 模,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值50亿元;果蔬产品加工,以中 绿食品、鑫天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发展蔬菜冷链配送、果 蔬饮品加工和蔬菜精深加工,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值40亿 元;林产品加工,以天源木业、鸿扬尚品家私、湖北昌兴 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大力发展林木薪材高密度板、高档家 具和林浆纸产业,力争到2015年实现产值30亿元;粮油产 品加工,以永康油化、宇丰米业为龙头,着力推进粮油精 深加工,积极开发粮油副产品综合利用,提高档次,创立 知名品牌;水产品加工,以正和食品、泰尔科技为龙头 ,大力发展小龙虾深加工和淡水鱼多肽等项目。二是要着 力培植产业“领军”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多形式、多渠 道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和支持那些机制好、竞争力强 的龙头企业,突出主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规模,增强 实力,尽快成为带动力强、有市场影响的龙头企业集团。 大力支持湖北金诺、永康油化上市。同时,依托我市农业 生物质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农业生物产业,重点支 持生物蛋白、氨基酸、食品添加剂等生物制品项目建设。 三是要加大品牌创建力度。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通过推 进特色产业连片开发、标准化规模经营,选择具有地域性 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实行重点突破,培育有天门特色的农产 品品牌、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要加大 品牌营销力度,加强品牌包装与策划,培育一批有影响的 农产品加工品牌。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 建设。积极争取在天门建设国家储备棉库,加强与中国棉 花交易市场的合作,努力建成全国区域性的棉花交易市场 。支持农副产品交易批发中心和农资物流配送中心建设。 巩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成果,支持农家店配送中心建 设;加快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新建村级综合服 务社100家。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建设。深入开展 送科技下乡,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提高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率和科学种养水平。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灾害应急反 应机制,建立和完善畜禽免疫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加 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抓好油菜、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 普及工作,推广马铃薯、花生和玉米机收。机械化综合作 业率达70%以上。积极应对突发极端气候,完善灾害应急预 案。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 量检测体系。 (二)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 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 举措来安排部署。这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这是难得的 机遇。结合天门实际来看,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是农业发展 的短板,农业“靠天吃饭”的特征明显,加强农村水利建 设刻不容缓。我们要抓住国家大兴水利的这一重大历史机 遇,推动我市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完善水利规划,争取水利项目。要深刻领会、全面把握 中央和省委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修编完善全市农田水利 建设规划,并加紧组织编制重点流域水利治理规划和乡镇 区域水利建设规划,做到农田水利规划全覆盖。同时,增 强机遇意识,加大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支持的力度,积极 争取一批水利项目,获得与农业大市地位相符的份额。按 中央要求,今后10年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 1倍。要按照中央、省提出的“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兴 农田水利,围绕保障防洪安全继续加强江河治理,围绕保 障供水安全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围绕保障水资源安 全加强各项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积极做好泵站更新改 造、水利血防、涵闸除险加固、水生态修复与治理、流域 水利治理等方面的项目立项,争取纳入国家2011年投资计 划,全年实现项目投资8000万元以上。要统筹做好规划修 编和项目争取工作,以规划指导项目立项,以项目完善规 划编制。 着力加强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国家投资水利项 目建设,完成彭麻泵站更新改造、引汉灌区续建配套与节 水改造、清水垱、石堰口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大力 推进沉湖流域治理。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坚持实施 村级和跨村小农水工程。统筹运用好小农水重点县市项目 资金,加强末系渠泵闸及田间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排能 力。各乡镇要大力支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努力营造良好 的建设施工环境。 坚持项目整合,加强高产农田建设。依托国土整治工程 ,进一步完善项目资金整合机制,切实整合水利、农业、 交通、农开、林业、卫生、畜牧、农机等部门的相关项目 资金,实行集中投入、捆绑使用,发挥项目和资金的整体 效益。要以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为重点,实施南水北调汉江 沿线土地整理和杨林、干驿3万亩基本农田整理及佛子山、 九真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完成岳口新农村建设试点土地整 理和3万亩中低产田改造农开项目。 (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农业是基础,工业化是支撑,城镇化是动力。要坚持全 域宜居的理念,加快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努力促进新型城 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坚持规划先行。规划是城镇发展的总纲,也是展示城镇 品位、展示城镇领导者的眼光、胸怀、抱负、才能、境界 的一个载体。一方面,要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 一步完善重点乡镇总规修编,开展乡镇控制性详规编制 ,体现新型城镇建设特色。另一方面,要强化规划的权威 性和严肃性,严格加强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强化乡镇的 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责,加大对城镇乱搭乱建、农村无序 建房、“骑路建房”等行为的整治力度,打一场城乡规划 执法的攻坚战。农村党组织书记要树立城市意识,强化规 划观念,切实履行规划管理职责,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建新房、拆旧房,不断优化村庄布局,改善村庄环境。 大力发展中心镇、特色镇。要加大小城镇建设投入,加 快小城镇建设,大力实施镇区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工程 ,开展乡镇示范街评比活动,不断改善乡镇镇区面貌,加 快形成一批功能配套、环境卫生、个性突出的小城镇。加 快推进荷沙线、皂毛线城镇带建设。探索在岳口镇、皂市 镇开展镇级市试点,逐步扩大土地使用权、财政支配权、 行政审批权和事务管理权,逐步建立城镇管理综合执法队 伍、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土地储备中心和招投标中心,逐 步完善城镇功能,建设成为发展领先、功能齐全、环境优 美、特色鲜明的镇级小城市。要创新小城镇建设投入机制 ,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城镇资源,采取招标、入股、拍 卖、特许经营、转让资产权益等多种方式,多渠道筹措建 设资金。加强土地市场管理,垄断一级市场,规范二级市 场,努力实现土地收益最大化。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小 城镇建设。要用好盘活土地资源,加强市城投公司与乡镇 城镇建设、工业小区建设的合作。今年,市财政将列支 500万元资金用于小城镇建设的奖补,列支100万元用于乡 镇机关办公场所建设奖补。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试点。加快推进岳口镇整镇试点 ,着力抓好13个重点村及十丰村农民新区建设。支持马湾 镇争取纳入全省新农村建设整镇试点,落实“万侨助万村 ”活动相关政策,加快推进马湾镇“侨爱新镇”创建工作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