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市委书记XXX关于XX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关于XX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XXX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领导农村工作的基石。近段时间,我 带队对XX市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进行了一次深入调查研究,了 解社情民意,倾听基层呼声,探究党建疑难,提升工作思路。 通过深入调研,我深深地感觉到: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关 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的贯彻落实,关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乎农村的和谐稳定,我们必须高 度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把农村党支部好,把农村党员 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 (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 地位,必须加强基层党的建设。XX作为一代伟人毛主席的家乡 ,一直以来,党的群众基础较好,农村基层党的建设氛围较浓 ,农村党支部在促进农村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 要作用,在近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同时,历届市委高度重视党的建设,把基层党的建设作为固 本强基的核心任务来抓,抓出了成效,抓出了经验,抓出了典 型。从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湘乡市棋梓桥镇余庄村、XX县花 石镇河头村、韶山市银田镇长田村等,通过多年摸索实践,走 出了一条切合农村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党建之路 ,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为党的基层建设积累了经验,作出了示 范。 1、余庄村的实践证明:解决党建难题必须加强村及村以下 网络建设。余庄村位于湘乡市最西部,与娄底市接壤,地理位 置偏僻,区位条件较差。全村共有2158人,党员68人,党小组 7个。近年来,该村在村支部的有力带领下,用好用活用足中央 支农惠农政策,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基础设施 ,美化了村容村貌,改观了乡风民风,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 2008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250万元,人均纯收入5180元。该 村从落后村成功发展为示范村,一方面得益于中央的好政策 ,另一方面得益于村支部的坚强领导,以刘东生为村支书的一 班人,既抓经济,又抓党建,将加强党的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 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党建新路,特别是在实践中成功解 决了流动党员管理和发挥无职党员作用两大难题,值得我们认 真学习借鉴。 以“四联系、四服务”制度促流动党员管理。余庄村的经 济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型经济,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1000余人 ,占全村人口将近一半,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党员外出务工。 村支部为了使村民“在外的放心,在家的安心”,有意识地加 强与外出务工党员的联系,建立外出务工党员联系档案,支持 和鼓励外出务工党员开展组织活动,逐步形成了流动党员管理 “四联系、四服务”制度。“四联系”即要求党员把生产、生 活、思想和义务联系起来,“四服务”即做好民工维权工作、 致富信息联动、用工信息汇报、计划生育工作四项服务。村支 部一方面要求外出务工党员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做好本职工作 ,另一方面要求他们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党员先锋 模范带头作用,关心民工生活,带领民工致富。这一制度的实 施,既加强了流动党员管理,体现了组织温暖,又提升了党组 织及党员形象,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各 项村务的开展。 以设岗定责促无职党员发挥作用。该村有64名无职党员 ,分布在7个党小组。以前,对无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松弛,导 致无职党员队伍无权管事、不会理事、无法办事,出现了信仰 淡化、作用弱化、先进性退化等突出问题。面对无职党员“不 是目无组织,而是没人组织”的怨言,村支部果断决策,设岗 定责,为无职党员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村支部通过设岗明责 、自我认岗、支部定岗、公示明岗、引导履岗、考核评岗等步 骤,建立起了思想政治类、经济发展类、工作监督类、公共事 务类等4类19个岗位,使无职党员能管事、会管事、管成事。无 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的推进,把党员的责、权、利有机统一起 来,增强了无职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活了他们的活力 ,延伸了党组织的触角,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河头村的实践证明: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发挥农村党支部 作用。农村党支部作为执政党最基层的领导核心,肩负着发展 经济、抓好党建、维护稳定多重职责。发展农村经济,始终是 农村党支部的第一要务。河头村位于全国最大的湘莲集散地 XX县花石镇,长期以来,该村坚持走“以农为主、以商为辅 ”的发展道路,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湘莲种植业,村级经济 得到较快发展。调研中,该村村支书颇有感触地说:“我们作 为党的基层组织,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通过这么多年来 实践,我的体会是,要得到老百姓拥护和支持,必须做好两件 事:发展产业经济,改善基础设施。 发展产业经济,助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近年来,该村党支 部牢牢抓住湘莲种植加工这一传统优势产业,从扩大种植面积 ,提高单产,到以工业的理念来发展农业,从事湘莲精深加工 ,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支村两委一班人充分利用花石湘莲产业 特色及其市场优势,带领村民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宏兴隆湘 莲食杂公司合作,走“公司+农户”的发展道路,很快就形成了 1500亩湘莲种植基地。有了专门的公司作后盾,农民不再愁没 有科技支撑,也不再愁没有销售渠道,产量逐年递增,农民收 入也逐年提高。在村支部的引导下,村上还成立了湘莲产业合 作社、湘莲加工协会等经济组织,村干部同时又是经济合作组 织和协会的负责人。 加强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基础设施建设 ,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事业。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对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 求村支部除了要全力以赴发展村级经济外,还要想方设法改善 基础设施。为此,该村党支部一班人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有 利时机,通过“村上出一点、群众集一点、向上争一点”的办 法,筹集建设资金。三年多的新农村建设,该村共争取上级投 入257.4万元,发动群众集资赞助88.5万元,累计投入达 345.9万元用于改善基础设施,硬化村道8公里,新增了3台变压 器,建设了80个沼气池,整修了4700米水圳,同时对村部和村 校也进行了整改和维修。 3、长田村的实践证明:推进土地流转必须发挥党支部作用 。韶山市银田镇长田村地处伟人故里核心区域,长期以来,党 建工作出色,村风民风纯朴。但是,始终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村 支部一班人,那就是经济发展速度不快,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为解决这一难题,村支两委摸清政策,拓宽思路,创新模式 ,用好用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加快推进土地流转的会议 精神,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 路。 当前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较低,如果不实行规模种植经营 ,显然农业就难有出路。长田村支两委一班人看到了这一现实 ,也认为必须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种植经营,来解决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提高慢的难题。为此,村支两委一 班人认真思考,仔细琢磨,一个土地流转三部曲的构想浮之脑 海,并很快变成了现实。 寻找种植大户,解决流转给谁的问题。这一问题倒不难解 决。长田村多年以来有一个惯例,每年清明节,村支部借长田 籍在外工作经商的社会名人和经济能人回乡扫墓之机,召开一 次联谊会,共谋长田村发展大计。这一惯例,既增进了村民感 情,更重要的是在相互交流过程中,发现了商机,促进了发展 。2008年清明节联谊会上,村支两委抛出了推进土地流转,实 施规模种植的发展方案,立即得到该村在粤经商的经济能人谭 永红的响应,他表示既有种植经验,又有销售渠道,还有资金 支撑,愿意回乡投资,帮助村民致富。同时,他也表示了疑虑 ,即村民会不会愿意把土地流转出来。 熟悉中央政策,解决怎么流转的问题。虽然土地流转由来 已久,但正式写入中央文件,并在全国推广尚属首次。村支两 委一班人也犯难了,毕竟没有现成经验可借鉴,没有现成模式 可套用。他们最初的想法是,能否流转成功暂且不管,但至少 不能违反中央政策。村支两委找出报纸,借来文件,对十七届 三中全会的精神进行深入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村支书 彭泽林胸有成竹地提出:只要我们遵循中央提出的农民自愿、 不损害农民利益、不改变土地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土地流 转就一定能够在我村顺利推行。 做好思想工作,解决流转不畅的问题。当前,推进土地流 转肯定是大好事,直接体现在能够大幅提高土地收益率,为农 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村支两委通过宣传发动后,大部 分村民支持土地流转,但还是有少数村民对土地有与生俱来的 依赖感,不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针对这部分村民的想法,村 支两委一班人分头行动,给他们宣传政策文件,细算经济账 ,并把中央的四原则作为村支两委的承诺,这才让他们打消了 疑虑,顺利推进了流转。通过村支两委的努力,2009年上半年 ,该村成功流转水田400亩,山地350亩,一家集蔬菜种植、生 态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也迅速成立,当年就产生了 良好效益。村支书兴致勃勃地介绍,以前农民种一亩地水稻只 能赚200块钱,现在农民不用种地,一亩能赚500块钱。农民既 赚了土地收益,还能就近给公司打工赚取劳务收入,这就大大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二)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基层党建过程中摸索出的一些好经 验和好做法,让我们颇感欣慰;但他们反映的一些基层党建客 观存在的困难和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思。 我在调研中感到:绝大部分农村党支部在农村发展中发挥了领 导核心作用,较好地将中央的政策贯彻落实到了基层,维护了 党的形象,密切了党群关系;但是,这种作用的发挥是不充分 的,这个领导核心的支撑是不坚固的。 1、村支部书记年龄普遍偏大,新党员发展速度较慢,农村 党组织后备力量明显不足。村支部书记是个特殊的岗位,要求 年富力强,群众工作能力出众,并具有较强的奉献精神。但从 调研的情况看,在全市1628名村支部书记中,40岁以下的只有 190人,占11.7%,40-50岁的有620人,占38.1%,50岁以上的有 818人,占50.2 %,平均年龄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