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省委组织部“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发展座谈会材料——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服务“两型社会”建设 —— 省委组织部“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发展座谈 会材料 (X年X月X日) 各位领导: 根据调研通知安排,现将我单位人才发展情况以及加快 “两型社会”长株潭区域人才建设谈以下几点看法,不足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一、关于市委政研室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状况 政策研究室是党委的从事智力服务的“参谋部”和“智囊 团”,担负着为提供有用信息、科学依据和可行方案的重要职 能。我室作为市委决策和领导工作承担参谋服务的部门,设有 综合科、调研一、二科、办公室和《今日XX》编辑部等五个科 室,共16人。去年以来,特别是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两型 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全室上下紧紧围绕经济社 会发展大局和市委领导工作部署,以提高参谋服务水平为根本 ,开创了政研工作新局面,达到了单位有新气象,工作有新成 果,队伍有新面貌,干部有新进步的“四新”目标。 第一,抓队伍建设,激发内部工作活力。去年以来,我们 把队伍建设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以转变干部作风为突破口,努 力注重提高干部素质。一是落实工作责任。班子到位后,我们 坚决落实市委要求,一把手全面“放权”,不再分管人事、财 务工作。对每一个干部尤其是室里的正副县级干部重新进行了 分工,明确职责,做到了让大家都有事情做。二是调整了科室 干部。按照用其所长、挖掘潜能的原则,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 ,让大家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工作。一批科长已经进行了轮岗 ,一批年轻人已经成为新的科室负责人。三是增添了新鲜血液 。我们经过长时间的多方考查,并进行严格的内部封闭考试 ,在县市区机关公务员队伍中选择了年纪相对比较轻、知识结 构比较优、写作能力比较强、工作作风比较好的5人已调入我室 ,增加了战斗力。目前正在酝酿招聘2名研究生来政研室工作。 第二,抓制度保障,形成有序运转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内 部管理制度,明确了目标要求,强化了组织纪律,真正做到用 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形成了步调一致、团结合作的工作合 力。强化干部学习教育。建立干部理论学习制度,结合学习实 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组织干部开展了业务知识学讲课。切实 加强制度建设。重新制订了21项内部管理制度。主要是针对财 务紧张的状况,坚持厉行节约,强化财务管理。针对政研室经 常加班加点的工作特殊性,明确上下班、年休假等组织纪律制 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通过加强内部管理 ,基本改变了过去纪律涣散、人心不齐的局面。增强领导班子 团结。班子配齐后,我们努力把领导班子团结在一起,形成合 力。对科室人员调配,实行了民主讨论;对内部干部提拔,实 行了集体投票;对单位重要问题,实行了民主决策。 第三,抓服务意识增强,提高文稿写作水平。提高文稿写 作能力,切实服务好市委领导,是政研室的核心工作。一直以 来,我们特别注重努力提高文稿写作水平,切实加大为领导服 务的力度。去年以来,为市委领导尤其是市委主要领导撰写了 重要讲话文稿近150余篇,得到了领导的较高的认可,起到了指 导全市工作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为领导服务,我们根据工作实 际,对写作人员进行了相对集中,主要是把业务骨干安排在一 个综合科室,组织起一支比较年轻的精干的写作队伍,给他们 交任务,压担子,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质量,增强随时 应对任务的能力。 第四,抓调查研究,提升参谋服务职能。我们在人手十分 紧张的情况下,就“两型社会”实验区建设、改善民生、全民 创业等仍陆续开展了一些调研工作,并形成了一批调研报告 ,起草了多个重要文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加强了加 速推进新型城市化、“两型社会”建设、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 等方面的信息收集工作,编制了资料汇编,为领导提供了信息 服务。对《今日XX》,我们在去年改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加 全面的提升,主要是增强指导性、理论性、可读性,真正成为 全市工作的指导性刊物。目前,准备将市政策科学研究会的活 动等工作开展起来,打造成为全市调查研究和参谋决策的平台 。 二、关于“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发展的基本要 求 人才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因素。加强长株潭区 域人才发展研究,建立区域人才资源一体化,为城市群建设提 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加快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 保证,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1、实现长株潭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根本要求:一是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科学发展观是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 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区域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格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现代化建设 的内在要求。人才资源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需要人才一体化作支撑,而这种支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 域人才整体优势,只有紧密合作、协同发展,才能带动各城市 的人才优势增大、能级提升,从而提供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同 步的人才保障。二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有效 抓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人才一体化存在着互相推动、共 同发展的关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必然带动支撑其发展的各 种资源的聚集和一体化发展,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人才资源在 促进区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然会伴随区域经济一 体化的发展而发展。构建长株潭区域人才资源一体化,形成以 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协调机制,将使三个城市的资金、信息、人 才流和物流渠道顺畅,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增强人才区位优势 和综合竞争力。三是增强区域人才吸引力,提高人才使用效益 的重要举措。当前,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区域合作发展最重要的 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决定区域总体实力和整体影响力 的主要竞争,搞好人才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激发区域活力、支撑 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实现三个城市的人才资源共享,对于打 破人才壁垒,消除人才资源分散,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问题 ,构建区域人才一体化格局意义重大。既可以有效应对日益激 烈的国内外人才竞争,形成整体竞争优势,提高人才资源的使 用效益。 2、实现长株潭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必然要求:一是加快实 现“中部崛起”战略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 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加强,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情况下,国家 先后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 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构想,国家发展整体战略布局呈现出 梯度推进的格局。长株潭处于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重要位置 ,现在又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纳入国家 战略层面,战略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扎实推进试验区建 设,无疑需要充沛的各类人才资源作保证。为适应新形势新要 求,长株潭城市群有必要建立区域人才共享机制,积极推进人 才开发一体化合作,才能牵引和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健 康发展。二是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 ,三市正在正在加快向高技术、高加工度、高附加值产业升级 的步伐,一般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和土地密集的产业正在开始向 长株潭转移,一些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将总部 和研发中心、生产基地放到长株潭三市的情况不断增加,这必 然带来人才结构和分布的调整。实现三地人才资源共享,有利 于引导人才在产业发展中合理分布,形成结构合理、层次分明 的人才体系,能更好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3、实现长株潭区域人才资源共享的现实要求:以XX为例 ,一是有工业(产业)优势。早在建国初期,XX就是国家重点 投资建设的工业城市。目前XX拥有规模工业企业500 多家,已 形成以冶金、机电、化纤纺织、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的比较发达 的工业制造业体系,是全国主要的机电、精细化工生产基地 ,是XX省最大的钢铁、机电、纺织、建材工业基地。各类人才 看好XX。二是有科教优势。XX的科研实力位居全省第二,仅次 于省会长沙。现有大中专院校17所,在校大学生12万多人。全 市科技人员总数超过11万人,有20多万专业素质与技能较高的 产业工人,具有较明显的优质人力资源优势。三是有政策优势 。XX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XX市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 见》、《XX市引进高层人才和急需人才的暂行办法》、《XX市 “111”人才工程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使政策体系不断完 善。初步建立了以政府奖励为导向,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奖励 为主体的人才奖励体系。同时,长株潭三个城市地域相连,经 济相融,文化相通,彼此有很深的历史渊源,保持着相近的人 文特征,都为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提供了难得的人才生态环境。 三、关于“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区域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创 新问题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以人 才资源共享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优化配置、激发活力、提 高效益为着力点,在建立人才评价、培养、政策、流动机制 上下功夫,将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1、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科学统一的人才评价 机制是营造和谐人才创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共享的重要前 提和基础。建立人才一体化评价机制,必须用科学人才观指 导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 持将“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加 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打破地域、身份和所有制界限 ,逐步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形成以公开、平等、竞 争、择优为导向,统一的人才评价机制,促进三地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