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让读书成为青春的底色——在南华大学“品味经典•阅读成长”读书行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让读书成为青春的底色——在南华大学“品 味经典·阅读成长”读书行动启动仪式上的讲 话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此举行南华大学“品味经典·阅读成 长”读书行动启动仪式,目的就是向全体同学发出阅读总动 员,动员大家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多读书、读经典 ,爱上读书、善于读书,让读书成为青春的底色,成为我 们的生活方式。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 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八 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青年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中的生力军作用,在多次讲话中都勉励当代青年要勤学、 求真,把爱国之志化为报国之行。今年的教师节,总书记 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学习时光 ,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沿着求真理、明事理的方向前进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 上也要求高校坚持以本为本,做到“四个回归”,其中第一个 回归即“回归常识”,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高校要围绕 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师生读优秀传统文 化经典、马列经典、中外传世经典和专业经典,“要让学生 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读书上,实现更加有效的学习”。 当前,由于我国高校学生的学习负担相比较轻,大学 生读书的自觉性和效果还不尽人意。高等教育承担着直接 为党和国家事业输送人才的重任,大学生的素质水平如何 ,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 标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是否能顺利实现。从 这样的时代背景出发,我们今天来谈读书,是一个十分必 要、深刻且严肃的话题。在此,我想表达心中的三个希望 。 首先,希望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学习是学生的 天职,读书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当人们离开学校、 进入社会之后。我这里的读书不仅仅指读课本或教材,而 更多的是指课外阅读,因为有考试的压力,大家一定会去 认真读课本教材,而课外阅读则需要人的自觉。只有从思 想、灵魂深处认识到这是一种必要,才会自发地去找书读 。 读书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这里我想讲一个故事 。一个孙子问他的爷爷,“爷爷,您总是要我读书,可是我 一合上书,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读书有什么用呢?”爷爷微 笑着指着墙角一个装煤炭的竹篮,对孙子说:“你先去河边 打点水来,我再告诉你”。孙子按照爷爷的说法拿着竹篮到 河边去打水,不过等他回来时,竹篮中的水早已漏空了。 爷爷要孙子再去一趟,要他这次跑得更快一些,可竹篮中 的水依旧漏空。就这样反复跑了几次后,孙子终于说:“爷 爷,这竹篮根本装不了水,没用!”爷爷笑着说:“没用吗 ?你看看篮子!”孙子转头一看,发现原本又黑又脏的篮子 ,已经变得非常干净了。爷爷说:“孩子啊,这个装煤的竹 篮就好比我们的心灵,河水就是书本,虽然篮子装不了河 水,但是只要多装几次,篮子就会慢慢变得干净。”故事中 的爷爷用这个办法,让孙子明白了读书可以荡涤心灵的道 理。 听了这个故事,我相信很多同学会思考读书的意义。 的确,读书可以带来很多好处。第一,读书使人进步。高 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至少在思想 深度上、知识视野上、沟通表达能力上会不断提高。第二 ,读书能带来快乐。书籍是人的最好的朋友。“读一切好书 ,就是与高尚的灵魂对话”。读书,可以让人内心平静下来 ,感受到放松和充实快乐。特别是读书时领会到“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妙处时,那份喜悦是其他所不能 替代的。1969年,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北京知青来到梁家河 插队时,别人都带衣服,他却带了两箱子书。在生产劳动 之余,他“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