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全委会报告:坚持创新绿色融合发展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坚持创新绿色融合发展 建设全面小康美好靖江 ——在中共靖江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上的报告 (2017年7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 略,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省委十三届二 次全会和泰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上半 年工作,研究部署下阶段任务,动员全市上下坚持创 新绿色融合发展,进一步振奋精神、齐心协力、真抓 实干,共同建设全面小康美好靖江。 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 面的问题。 一、接续保持好势头,把握发展新方向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 ,持续深化“率先领先争先”生动实践,扎实推进高 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 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聚焦项目促投入,综合实力稳步攀升。上半 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436.82亿元、固定资产投 资254.2亿元、工业开票销售收入419.48亿元,同比 分别增长6.7%、6%、8.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0.21亿元,实现泰州市交任务“双过半”。围绕 “三个一百”目标推进项目突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 目71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0个,新竣工亿元以上 项目24个,完成产业投资234.53亿元。特别是,随着 吉利手拉手汽车小镇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签约,恒艾 大健康产业园等一批龙头带动型项目相继开工,国鹰 航空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顺利投产,全市经济发展的 后劲不断增强。二是紧扣重点抓创新,发展质态持续 优化。设立江苏高投靖江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精密制 造产业引导基金,建成卓然—德希尼布、张氏纺织 —Intertek等产业链协同创新平台,新增产学研联合 体10家,离岸科技孵化基地2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 占比达46.7%。全面开展“百优企业技改行动”,实 施工业技改项目415个,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6.37亿 元,同比增长30.5%,其中智能改造项目投资27.72亿 元,同比增长155.2%,新建智能车间10个、智能生产 线15条。深化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推行 “店小二”项目服务机制,工业项目施工许可证审批 时限压缩至50个工作日。开展“双月会展行动”,成 功举办中国空调特色小镇发展高峰论坛、首届全球供 应链创新(SCI)大会,特色产业知名度、影响力有 效放大。三是注重统筹创特色,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全面推动新城“十大工程、六大系统”建设,金融中 心、文化中心等重大项目序时推进,绿化亮化、景观 水系等城市风貌提档升级。启动实施车站路、新建路 、人民桥等“五路二桥”工程,城西大道全线贯通 ,广靖高速靖江新互通全面投用,大力推进靖泰界河 、新小桥港疏浚整治,八圩港、九圩港等城区河道治 理工作初见成效。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文 明养成”系列教育活动、“文明熏陶”系列文化工程 和“文明守望”系列志愿者服务,大力实施市容环境 管理、文明交通秩序等“十二项提升行动”,拆违防 违、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等工作成效显著。顺利通过国 家卫生城市省级复检评估,入围江苏省级海绵城市建 设试点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城市。强力推进 “263”专项行动,削减煤炭消费量12.3万吨,取缔 关闭砖瓦生产企业10家,减少化工生产企业19家,生 态环境日趋好转。四是办好实事惠民生,群众获得感 显著增强。实施《马洲就业创业引领计划》,新增各 类众创平台36家,扶持自主创业3317人。深度聚焦扶 贫开发,启动农村创业发展基地建设,建立低收入农 户动态管理和就医诊疗优惠制度。统筹城乡公共服务 优质均衡,农村公共服务标准化“1189”模式全面实 施,镇级卫生院医养融合全覆盖,新一轮教育布局重 点工程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基地加快建设。关注 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创成江苏省食品安全示范市。 创新矛盾预防处置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社会大 局总体平稳。五是从严从实转作风,党的建设全面加 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百团千村万企大走访大落实”活动,推广“身边困 难找身边党员”经验做法,解决各类群众身边问题 1.5万余个。设立“一榜一奖”,确立“争一流、齐 点赞”的激励导向。实施《干部待岗培训暂行办法》 ,开通服务发展清障热线,向庸政懒政现象“亮剑 ”。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开展“3+4+N”作风建 设攻坚行动,党风政风不断好转。 党的十九大将在四季度召开,做好下半年发展稳 定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 指出并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 我们的奋斗目标。前不久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 专题研究富民工作,要求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创造过硬的富民成果,让全省人民过上更加 幸福美好的生活。泰州市委五届三次全会明确高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高起点建设扬子江城市群中部崛 起城市总体目标,作出“四个关键突破”具体部署 ,落脚点就是打造老百姓更有获得感的幸福家园,实 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好”一词频繁出现 ,折射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价值取向。市委 认为,贯彻上级最新部署,做好当前和下阶段工作 ,全市上下必须牢牢把握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和 学习贯彻好十九大精神这一主线,突出“创新、绿色 、融合”三个关键词,实现“率先领先争先”的美丽 蓝图,打造活力更强、生态更好、获得感更高的美好 靖江。 我们要看到,这是形势所趋。从“一带一路”到 长江经济带建设,再到扬子江城市群规划,区域性布 局、板块式推进已经成为国家和省级层面一个鲜明的 战略导向。靖江位于江苏沿江地区的几何中心,是 “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交汇地带,更 是扬子江城市群建设中的前沿阵地。可以预见,今后 一个时期既是“重要窗口期”,将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有利于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品 质,有利于加快融入长三角核心区;同时也是“全面 攻坚期”,不进则退、慢进则衰。泰州市委曲书记调 研靖江时强调,靖江是苏中板块的一面旗帜,要坚持 高点定位,在整个泰州发展格局中作出更大贡献。我 们必须跳出靖江、站在全省、放眼长三角,以创新为 魂,打造特色,以绿色为本,彰显魅力,以融合为策 ,广聚优势,在更高平台上“谋局落子”,在跨越赶 超中争夺话语权,在新一轮发展中占得应有的位置。 我们要看到,这是发展所需。靖江仍是一个追赶 型城市,正处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 关键阶段,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平衡的问题尚未 解决,主要体现在: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偏低,品 牌质量水平还不高,新增长点支撑作用还不足,自主 创新能力还不强,企业研发投入与苏南地区有较大差 距,转型升级任重道远;资源利用效率不容乐观,沿 江开发“一层皮”现象仍未扭转,亩均产出不高,单 位GDP能耗未有根本改观;破除发展障碍的力度不够 ,对外开放水平有待提高,发展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等等。对此,我们唯有坚定创新,着力解决发展动 力问题,推动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守绿色,着力解 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筑牢永续发展生态基础;坚持 融合,着力解决统筹协调问题,促进各个领域共振共 进,力争实现数量追赶和质量追赶“齐步走”。 我们要看到,这是民心所向。虽然近年来我市城 乡居民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极 大改善,但客观来讲,老百姓还没有充分享受到经济 持续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突出表现为“两个偏低、 两个落后”:五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偏低 ,扣除价格因素后仅为8.3%,落后于人均GDP10.2%的 增速;经营性及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偏低 ,只有21.7%,落后于全省23.7%的平均值。再从大民 生角度看,2016年全市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600元 ,虽然教育、医疗、文化支出占比较高,接近 20%,但由于相关优质资源城乡不均衡,群众高层次 的需求仍未得到满足;虽然有效解决了一批突出环境 问题,但是环境质量与群众期待相比还不尽如人意 ;等等。对此,我们要用创新释放就业创业空间,满 足广大群众对增收致富的愿望;用绿色涵养美丽城市 底蕴,满足广大群众对绿水青山的期盼;用融合均衡 公共服务供给,满足广大群众对优质生活的向往,力 争实现城市竞争力和老百姓获得感“双提升”。 二、着力打好攻坚战,聚焦发展新重点 建设全面小康美好靖江,既要有新发展理念的指 引,更要有工作重点的突破;既要有坚定的目标方向 ,更要有清晰的路径方法。针对靖江实际,必须聚焦 创新、绿色、融合,向深处走、往细处行,把各项关 键性支撑举措落到实处。 (一)汇聚创新力量,培育靖江创造的争先优势 靖江要走出自己的产业创新之路,必须充分发挥 工业门类全、制造能力强的基础优势,把创新摆在发 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激发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制度 创新的聚变效应,推动产业体系由传统生产向先进制 造转变,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产品竞争向 品牌竞争转变,用创新定义“靖江力量”,用创新彰 显“靖江品质”,用创新培育“靖江优势”。 1.以科技创新巩固产业优势。着眼产业竞争力 的突破跃升,突出抓好创新企业培育、创新平台建设 、创新人才集聚,实现从区域创新优势向特色产业优 势的加速崛起。 一要壮大创新型企业群体。激活创新主体。完善 创新型企业培育机制,打造领军型企业、高新技术企 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三级创新梯队,力争全年新增高 新技术企业30家。落实“绿卡企业”、小微企业“助 升计划”等扶持政策,推行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引 导企业勇于创新、持续投入。着力培养创新创业型企 业家队伍,给足政策、留足空间,形成竞相创优创新 的发展环境。提高创新效益。深入推进“百优企业技 改行动”,突出“三个+”创新取向,确保工业技改 投资增长15%以上。鼓励企业实施关键工序核心装备 升级换代,积极创建智能工厂,着力提升智能制造普 及率,力争规模以上企业关键工序设备数控化率达 50%。鼓励企业聚焦细分市场,专注核心技术,引领 标准制定,争当“专精特新”单打冠军。鼓励企业探 索“制造+服务”互联网融合,拓展个性定制、线上 交易、生命周期管理等增值服务,向价值链“微笑曲 线”两端延伸。锚定创新方向。围绕主导产业攻克一 批关键技术,掌握一批独创技术,转化一批领先成果 。船舶产业要瞄准高技术船舶方向,推进产品转型绿 色化、生产制造数字化、军民融合深度化。汽配产业 要优化产品结构,突破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从普通 件向核心件、总成件延伸,由“总量领先”向“质量 领先”转变。电机电器产业要按照强化优势、填补空 白、挺进前沿思路,形成专业化配套的产业链。环保 装备和空调产业要加快突破核心装备,为客户提供制 造、销售、安装、服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其他产业也 要紧盯价值链高端,走稳走好转型创新之路。 二要做大产学研合作平台。布局一批创新载体。 深入开展“大院大所靖江行”“企业院校行”等活动 ,争取大院大所在靖设立柔性研发平台,与上海材料 研究所共建“国家金属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靖江实 验室”。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工 作站,大中型工业企业创建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骨干龙头企业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年内新建 各类高水平创新载体15个左右。形成一批孵化项目。 改革国家级孵化基地运行模式,聚焦成果转化,突出 绩效导向,精准补贴扶持,让科技孵化真正发挥加速 器的作用。拓展“科技管家”服务触角,主动加大科 技型项目收集力度,瞄准极具创新性、成长性的“潜 力股”,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拼抢世界前沿技术成 果、特色产业项目,年内引进孵化亿元以上创新项目 20个以上。组建一批协同平台。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 链,做实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空调、泵阀等公共创 新平台提档升级,组建空调、模具、汽配等行业协会 ,紧扣转型需求,攻克共性难题,引领新技术普及。 加速“离岸孵化”落地见效,放大卓然—德希尼布、 张氏纺织—Intertek协同创新效应,广泛集聚整合全 球创新资源,年内新建协同创新平台5个以上,打造 具有靖江特色的“离岸孵化+产业协同”合作范本。 三要放大多层次人才集聚。顶尖人才要柔性引进 。充分发挥靖江国际咨询委员会、靖江籍院士工作室 “磁场”效应,以全球化视野、国际化规则、市场化 方式,柔性引进顶尖人才团队。用好顶尖人才引才荐 才的虹吸效应,形成荐才纳才、群贤毕至的良性循环 。领军人才靠政策吸引。坚持以产业招揽人才,以项 目吸引人才,采用“产业+项目+人才”集聚模式,积 极对接国家、省市人才项目,确保人才总量稳步提升 、质量持续优化。建立重点产业类人才“一事一议 ”机制,构建“启动资金+天使基金+担保基金+科技 贷款+贷款贴息”的人才金融链条,提升人才的向往 度和获得感。工匠人才重实践培育。针对高技能人才 和特殊工种结构性紧缺现状,鼓励校企联合办学、订 单培养,拓展职业教育国际合作,重点设置一批工业 设计、机械自动化等专业学科,打造一批高技能人才 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实施“千名工匠青苗 ”培育工程,推广新型学徒制、“双元制”职业教育 ,加快培养一支支撑“靖江智造”“靖江创造”的工 匠队伍。 2.以模式创新用足资源优势。靖江的独特优势在 枢纽区位、在襟江近海、在国家级开发区平台,要以 创新的理念和路径,谋划开发建设,配置资源要素 ,实现高起点上再突破。 一要创新园区运营模式。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 当下,走低端路径集聚产业已难以为继。要更加注重 产业协同。按照“引进龙头项目、集聚关联企业、打 造优势产业”的思路,重点引培技术先进、附加值高 、带动力强的重型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加速关联产业 集聚、园区功能集成,形成产业协同的“雁阵效应 ”。年内重点抓好中石化卓然模块智能制造中心项目 建设,打造长江中下游重型装备模块化、智能化产业 协同制造基地。要大力推进合作开发。积极引导社会 资本参与园区共建,支持以EPC、PPP等模式建设公共 服务类、基础设施类项目。深度对接专业开发公司 ,扎实推动特色“区中园”发展,加速吉利手拉手汽 车小镇建设,推进智能制造国际产业园落地。要积极 探索委托运营。依托电镀集中区等优势资源,引进有 管理经验、技术优势、资金实力的运营机构,以提升 效益为目标,启动建设电子元器件产业园。 二要创新要素整合模式。重点加强岸线、土地和 科教资源整合,增添开发园区持续发展后劲。要盘活 港口岸线资源。按照临江产业“转型提升、绿色发展 ”战略取向,彻底摸排港口岸线使用情况,因企制宜 推动沿江低效企业关停并转、困难企业重组重生,切 实提升港口、仓储、制造、交易“四位一体”开发实 效。严查违规侵占、破坏岸线行为,加快沿江混凝土 搅拌站、沥青搅拌站搬迁步伐,为沿江发展腾出宝贵 空间。要推动土地高效利用。一方面控增量,针对不 同产业生产特点,分类设计、科学统筹开发区标准化 厂房建设,让企业能够“拎包入住”,实现土地集约 利用;探索推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租让结合 ”“先租后让”“弹性出让”等方式,切实降低用地 成本。另一方面优存量,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着 力提升土地产出率,建立工业企业资源节约利用评价 系统,健全低效用地监测、评估、通报、整合、退出 机制,按投入强度和单位产出水平,对“低产田”和 “高产田”进行差别化的资源配置和政策支持。要强 化科教资源整合。统筹推进怀德学院、职教中心融合 发展,推动全市科教资源向开发区倾斜,通过引进、 合作等方式,形成科技研发、教育培训、专业人才的 发展高地。 三要创新开发区管理模式。加快开发区管理扁平 化和去行政化步伐,调整优化内设机构职责分工,确 保精简统一、灵活高效。要加快推进区镇统筹发展。 开发区本部和斜桥镇要不断深化“区镇合一”改革 ,健全完善项目推进、基础设施、拆迁安置等联动工 作机制,全力推进精密制造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建设 ;城南园区和办事处要一手抓“区中园”开发模式创 新,一手抓城市功能完善、管理品质提升,实现由传 统工业区向产城融合的新城区转变;城北园区和孤山 镇要以省级高新区创建和空调小镇建设为契机,持续 放大暖通空调交易中心、Intertek靖江检品中心等平 台效应,吸引关联企业落户,构建特色产业集聚新高 地。要探索实施“管委会+公司”模式。进一步厘清 行政管理和开发建设的职责边界,既用好政府“有形 之手”,强化规划、监管、服务功能,又激活市场 “无形之手”,搞活土地开发、基础建设和招商引资 ,以市场活力形成“投资+引资”促进资本增值、资 产增效的良性循环。今年重点推进港口集团公司、精 密制造产业园公司、城南城乡建设公司、城北华东公 司企业化实体运作,力争年内形成细化方案、付诸实 施。 3.以制度创新再造软环境优势。围绕服务更优 、活力更强、流程更简,全面再造有利于创新驱动的 制度生态,打造全方位服务创新驱动、全链条支撑转 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一要创出更加高效的服务体系。坚持靠前服务。 紧扣“三个一百”产业项目推进,大力弘扬“店小二 ”精神,完善“三走进三服务”工作机制,提高重点 项目全程代办专业服务水平,提升审批一次性通过率 。坚持联动服务。完善“大三联”“小三联”机制 ,探索实施产业项目企业承诺、容缺受理,实现统一 办理、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限时办结。健全重大项 目联席会议和项目推进协调联系单制度,建立属地、 部门项目服务捆绑考核机制,强化压力传递,激发协 同合力。坚持跟踪服务。落实重大项目挂钩联系制度 ,全程跟进立项审批、规划选址、土地报批,加快推 进征地拆迁、中介评审、证照办理,打造“无障碍 ”的项目建设环境。 二要创出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持续深化行政审 批改革。紧盯项目审批“3550”目标,进一步精简审 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大力推动审批服务资源向开 发区倾斜,做到关口前移、无缝对接。稳步推进“放 管服”改革,给予江阴—靖江工业园区更多空间,做 到“审批不出园区”。推动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有机融 合,配齐网上“政务大厅”功能,年内服务事项 80%以上网上办理,让“不见面审批”成为靖江释放 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品牌亮点。坚决力行中介 服务市场化改革。建立中介“网上超市”,引聚优质 中介机构,杜绝红顶中介、垄断干预等问题,提高中 介服务整体水平。规范政府投资项目招标代理机构选 定程序,建立公开遴选、备案管理、红黑榜公示制度 ,依法严查出借资质、围标串标、弄虚作假等行为。 有序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以信用为基础 的综合监管执法体系,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全覆盖,加快执法职能有序整合、相对集中,实现执 法力量“重心下移、责任到底”。 三要创出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撑。最近召开的全国 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要强化 稳定发展的取向,深化金融改革,让金融回归本源 ,切实为实体经济服务。要提升金融供给效率。瞄准 智能制造、高端装备、现代物流等产业转型方向,创 新金融产品,开展融资租赁、投贷联动、权益类质押 融资业务,满足企业多样化、个性化的金融需求。推 动设立专营机构,为科技企业及小微企业提供批量化 、规范化、标准化的金融服务。要创新产融结合方式 。全力推进企业股改,加速布局资本市场,力争年内 上市挂牌企业4家。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加快融资平 台市场化改革,探索“基金+产业园”融资模式,形 成金融要素聚集、产业投向明确、配套政策完善的创 新格局,引导和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产业转型升级。要 维护良好金融生态。持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专 业运营水平,有效化解现有债务,确保资产保值增值 。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企业恶意逃废债等违法行 为,建立困难企业处置部门联动、分类帮扶机制,坚 守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切实营造健康的法 治金融环境。 (二)引领绿色发展,擦亮生态靖江的美丽名片 靖江之美,美在生态的清爽宜人。习近平总书记 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明确指出“绝 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去年底,省委、省政府启动“263”专项行动,用 2—3年时间解决一批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问题。 在泰州三市四区中,靖江相对开发强度最高、环境容 量更小,前不久江苏卫视“263在行动”专栏曝光了 我市相关环境问题,更加警醒我们,调整发展方式、 彰显生态特色,已经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必须在时序上从紧从快,工作上抓紧抓实,职责上 落紧落细。 1.紧盯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