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彭清华:蹲点调研报告《凉山脱贫攻坚调查》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蹲点调研报告《凉山脱贫攻坚调查》 彭清华 凉山彝区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是影响四川乃 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控制性因素。习近平总书 记对凉山脱贫攻坚高度重视、对彝区群众十分牵挂 ,2018年春节前夕深入大凉山腹地考察指导,2019年新年 贺词中还深切关心看望过的彝区群众,给我们极大的鼓舞 和鞭策。我到四川工作一年多来,先后6次到凉山调研扶贫 工作。这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确定以脱贫 攻坚为主题,选择到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凉山州布拖县 和金阳县开展蹲点调研,对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有 了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住房安全是脱贫最直观的标志,不仅要建安全住房 ,还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图为凉山州金阳县丙底乡布洛 村彝族新寨全貌,一幅“房在林中建,人在林中游”的美丽画 面。龙卜哈/摄 凉山彝区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布拖县和金阳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彝族人口均超过 80%。经过这些年脱贫攻坚,两县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 35.6%、38.1%分别降至2018年底的26%、23.6%,仍属贫中 之贫、坚中之坚。去最偏远的乡、看最贫困的村、访最贫 穷的户,是这次调研的初衷。3天时间里,我走访了6个乡 、7个村、29户贫困户,在农户家中召开了3次有贫困群众 、老党员、村组干部和帮扶干部参加的“坝坝会”,利用晚上 时间召开了3次县乡干部座谈会。之前,还派出两个调研小 分队,深入两县18个乡、26个村、84户贫困户,对面上情 况进行摸排。 走访的7个村贫困发生率都超过了40%,尤其布拖县奎 久村达95.6%,是全省贫困发生率最高的村之一。这个村地 处高寒山区,平均海拔2900多米,山高坡陡,耕地零散 ,广种薄收。全村166户591人中,有贫困人口565人,是典 型的极度贫困村。沿着崎岖小路来到奎久村二组,村里都 是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房上盖着木板、石板或茅草,无窗 户、无开间,不通风、不透光,门又矮又窄,需要弯着腰 才能进到屋里。历史上,许多彝族家庭都是人畜同屋,近 年来通过扶贫,在每家院子里搭建了畜圈,牲畜搬出去了 ,但全家人仍同住一屋。我在吉什吉惹、吉什木日、乃来 哈要家,了解到这几户都享受了低保、养老保险,乃来哈 要还享受了残疾人补贴。孩子上学是免费的,看病能报销 大部分费用,最大的问题是住房。目前,易地扶贫搬迁的 新房子正在抓紧修建,2020年春节前就可以搬进去了,大 家对美好生活充满了期待。 其他几个村的状况稍好一些。进村道路是新修的水泥 路或柏油路,沿途处处都能看到集中安置点建设工地,幼 儿园、卫生室建到了村里,村民生活大为改善。金阳县依 达村的搬迁户阿牛伟日、吉克采木,原来住在高山上的土 坯房里,靠放牧和种植土豆、玉米过日子,世代贫苦 ;2018年享受扶贫政策搬进了建在公路边的新居,房子宽 敞明亮、干净整洁,家里用上了电视机、电饭锅,生活条 件今非昔比。很多彝族村民虽然语言不通,但见面都竖着 大拇指连声说,脱贫攻坚瓦吉瓦(好得很)、习总书记卡 莎莎(感谢)。大家发自内心地感恩党、感恩习近平总书 记。 州里同志介绍,如今凉山州乡镇和村道路通畅率达 99%以上,15年免费教育(含3年幼教)已全面实施,为帮 助彝族孩子学前学会普通话,绝大多数村办起了幼教点 ,全州65.9万贫困人口告别千百年来祖祖辈辈所处的生存状 态,过上了新的生活,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88.1万降至 2018年底的31.7万,贫困发生率从19.8%降至7.1%。凉山脱 贫攻坚带来的深刻变化,进一步印证了党中央、习近平总 书记的坚强领导和英明决策,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 巨大优越性,广大基层干部和各族群众对2020年全面打赢 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两不愁”基本解决、“三保障”还有短板 “两不愁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关键标尺。为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精神,我把凉山州极度贫困村“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作为 这次调研的重点。 从所走访的贫困户情况看,吃穿已不成问题,家家都 存有粮食,挂有腊肉,土豆、玉米、荞麦是自家生产的 ,大米则是从外面买来的。凉山彝族群众过去缺衣少被 ,现在人人都有几身换洗衣服,逢年过节或客人来了,都 要换上五颜六色的民族服装,很多还是自己缝制的。是否 不愁吃不愁穿,关键看有没有稳定的收入。群众收入主要 有三个来源:一是种养业。凉山农村家庭一般都有五六亩 或七八亩地,多的达十几亩(部分是开荒地),除了粮食 作物,有的还种一些花椒等经济作物以增加收入,养几头 牲畜主要自己吃,部分也拿去卖钱。二是外出务工。 2018年凉山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输出劳动力6.1万人,人均 年收入2万元左右。家里只要有人出去打工,脱贫就有了保 障。对于没有外出务工的,村里还安排了一些护林员、保 洁员等公益性岗位。三是政策兜底。没有劳动力的贫困户 ,可以根据家庭情况申请享受低保政策。老人可以领取养 老金和高龄补贴,残疾人另有专项补贴,有的户还有生态 林、退耕还林等补助,算下来也能达到脱贫的最低收入标 准。最要紧的,是使低保政策能够真正兜到贫困户身上去 。 通村路,致富路。图为凉山州雷波县簸箕梁子乡觉普 村的通村公路,打通了与外界联系的“毛细血管”。 杨树/摄 凉山州光能、风能等资源丰富,风电等产业变“动能 ”,帮助群众脱贫增收。图为凉山州德昌县安宁河峡谷的风 电基地。 冷文浩/摄 据了解,凉山州贫困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0元 的还有45533户(其中布拖县5516户、金阳县3107户)。影 响稳定增收的主要原因在于:种养业效益不高,交通仍是 最大的瓶颈,物流成本较高,外销渠道不畅;外出务工比 例偏低,由于语言不通、缺少技术,2018年全州转移输出 劳动力129.56万人、转移率52%,低于全省18个百分点;有 些政策落实还不到位,比如,按规定60岁以上村民可以领 取每月100至117元不等的养老金,满80岁还可以领取50至 100元不等的高龄补贴,但有的老人在集中摸底申报时不到 规定领取年龄,等达到后又没有及时帮助他们申请办理 ,导致政策落空;还有些在最初识别时不符合贫困户条件 ,后因灾、因病等致贫,但没有及时补充纳入而未按时享 受相关政策照顾。 住房安全是脱贫最直观的标志,也是凉山当前最紧要 的任务。凉山彝族群众对住上好房子的愿望十分强烈,几 年来,省上先后启动彝家新寨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全州 267万农村居民从土坯房中搬出来,住上了安全敞亮的新居 。目前,全州还有4 3 3 8 8户安全住房建设任务,其中 23700户属易地扶贫搬迁,多数处于在建状态。高寒地区 11月后就基本不能施工,由于建设时间集中,造成建筑材 料紧张,成本增加。布拖县日需用砖300万匹,全县所有砖 厂满负荷生产每天只能产砖50万匹,其他需要从外地拉进 来,3毛多一匹的砖运到工地达到7毛多。我反复提醒负责 工程建设的同志既要赶工期,更要确保工程质量,房子是 建给群众住的,质量不过关,群众不方便,还会带来安全 隐患,千万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我实地察看了布拖 县瓦都乡中心小学,家住附近的孩子放学可以回家,远一 些的在校寄宿。孩子们上学不花钱,吃住都由政府负担 ,每人还发了校服,宿舍也非常整洁。客观讲,送孩子上 学比留在家里对家庭负担更轻,这就有效保证了孩子们不 会因家庭贫困而失学。但凉山州学龄少年儿童失学辍学现 象还比较严重,据统计,全州失学辍学人数高达61872人 ,近年来经过各方努力已解决39271人复学问题,还有 2260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5541人)。这既有思想 观念落后的原因,也有教育资源不足的因素。有的认为读 书无用,不想读,跟父母打工去了;有的学习成绩跟不上 ,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的彝区孩子听不懂普通话,失去学 习的兴趣和动力。尽管这些年办学条件有很大改善,但大 通铺、大班额仍较普遍。目前,州里已对所有失学辍学孩 子建立了台账,指定专人联系跟进,区分不同情况,解决 他们返校复学问题。 基本医疗有保障是贫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从到访的 贫困村看,群众都纳入了医保体系,即便在最偏远的地方 ,乡村两级都建有卫生院(室)。群众可以就近看病,乡 镇医院门诊费用30元以内不用个人花钱、30至100元的由个 人自付、100元以上按一定比例报销,贫困群众县域内住院 个人支付大约只占5%。为什么还有一些群众因病致贫呢 ?一是不少彝区群众健康意识不强,小病扛一扛,不愿找 大夫,小病拖成大病;二是政策宣传和落实不到位,有的 群众不知道看病能否报销、能报多少,担心不堪重负;三 是基层医技人员专业水平不高,转诊不便、治愈率低。 此外,安全饮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户三有”方面有 些还没有到位。据了解,全州还有20003户安全饮水不达标 ,4420户生活用电不达标,21604户广播电视不达标。这些 问题都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必须逐户解决。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通过这次调研,也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 题,需要认真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扶贫政策的针对性、有 效性,保障脱贫攻坚质量。 第一,资源配置需要更加科学合理。调研中发现一个 现象:一方面,凉山医疗资源整体不足、保障能力较弱 ,基层普遍反映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短缺;另一方面,又 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