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姜龙:在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市文广新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姜 龙 (2017年2月13日) 同志们: 今天,很高兴参加全市文广新工作会议。春节前,培 均局长就在精心准备,过会要作工作报告,总结去年,部 署今年,报告我看过,完全赞同。 在过去的一年,全市文广新工作可圈可点、有为有位 :精品创作硕果累累,一批优秀作品斩获国家级和省级荣 誉奖项;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尤其是书 香城市建设成绩突出;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一批重大 项目纷纷落地;文化交流传播活跃频繁,文化治理能力有 效提升,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扎实有力,实现了“十三五”的良 好开局。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全市文广新系统干部职工攻 坚克难、务实进取、锐意创新密不可分。在这里,我代表 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文广新战线 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和美好的祝愿,祝大家在新的一 年再出新成果,再上新台阶! 借此机会,我讲三点意见。 一、坚定文化自信,深刻认识文化建设新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 重视文化建设,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公共文化服 务,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 信、制度自信并列提出,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 、更深厚”的自信,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境 界。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进一步深化了 对文化作用和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扬州历史文化底蕴深 厚,现代文明丰富多彩,在文化自信上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和独特优势。我们要切实肩负起扬州在建设文化自信中的 责任担当,加快推进文化小康建设。落实“两聚一高”要求 ,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文化建设的指标还不是高 水平。要精准施策、精准惠民,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 系、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对外文化交流体系,大力推进公 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精准化、特色化,推动文化 产品和服务向农村社区集聚、向基层群众倾斜,把文化建 设最明显的短板、最薄弱的环节、最基础的部位夯实做强 起来。我们要把握好新新形势下文化建设逐步走向法治化 的特点。去年以来,全国人大通过了《电影产业促进法》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两部法律将于今年3月1日正 式施行。另外,《文化产业促进法》《公共图书馆法》《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等一系列文化领域法律法规的制订工 作都在进行中。文化立法工作的加强,提高了文化建设法 治化水平,给文化建设划出了底线,明确了要求,各地各 部门要认清形势,突出重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守土有 责、守土尽责。 二、注重突出重点,推进文化建设工作迈上新台阶 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是省委、省政府对扬州城市发 展的定位和期望,也是市第七次党代会明确的奋斗目标。 我们要围绕目标,服务大局,自我加压,顺势而为,以重 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在应对挑战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从我市文化建设来看,机遇与挑战,进步与困难并存。 如与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先进城市相比,我 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还不强、普惠水平还不高、区域发展 还不均衡;专业剧团门类比较齐全,但叫得响的精品力作 还不多,“五个一工程”在全省获奖位次还比较靠后,传统剧 目传承亮点多,但现实题材创作少,现代的剧种,国际化 的步伐,互联网手段的运用更缺乏;文化产业占GDP比重 还不高,这与扬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名片声誉度不相符 。这些是我们工作的短板,更是发展潜力所在。我们要坚 持问题导向,瞄准短板,着力在破解难题中激活力、添动 力、增效力,着力提升文化部门对大局的贡献度、在区域 内的影响力、在群众中的满意度,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 阶。 一要增强文化普惠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 向,把群众需求作为文化惠民的根本原则和最终目标,着 力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 要着眼“标准化均等化”精准推进,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进 一步健全设施网络、创新运行方式,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 务效能水平。要突出建好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促进 基层文化设施共建共享、资源互联互通,综合开展各类文 化服务,有力有效地实现文化供给。要不折不扣地完成新 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331家的任务。要拓展提 升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阅读、全民艺术普及 、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提供丰富优质的公共文化产品和 服务。要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积极探索数字化网络化 、社会化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注重引导社会力量 参与文化建设,不断优化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率。 二要增强文艺感染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作品 的高度,就是时代的艺术高度。无论是专业艺术,还是群 众艺术,都要把精品创作摆在重要位置,努力向“艺术高峰 ”攀登。要加强对文艺创作生产的引导,围绕重要时间节点 、重大纪念活动等规划创作一批现实题材和重大革命、历 史题材作品。要充分发挥政府文学艺术奖、优秀文艺作品 刊播展演奖励办法等政策的导向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利用 扬州特色文化资源,鼓励推动文艺新创原创独创,推动舞 台艺术繁荣发展,推动扬州美术繁荣复兴。要大力振兴扬 剧、曲艺、木偶、淮剧等传统戏曲,组织好扬州地方艺术 晋京展演展览系列活动,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现扬州文艺的 整体实力;要积极开展高雅艺术(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 ,培养一批地方文艺的接班人和爱好者,推动历史文脉“活 态化”传承发展。要继续开展原创小剧场戏剧展演活动,让 戏剧逐步成为文化扬州建设的一张崭新的城市名片。要积 极探索“互联网+戏剧”的新模式,为传统戏剧的传播和推广 创造新的舞台,促进跨界资源的整合,提高市场运行的效 率,让传统戏剧越来越适应时代的需要,吸引更多的人群 接受和喜爱上戏剧,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今年要 集中人力财力,集聚内力外力,精心打造“一台戏”、“一部 书”、“一首歌”、“一部影视剧”等能反映我市发展、展示我 市形象、弘扬核心价值的力作,力争具有国内外影响力。 除了文化惠民以外,还要在文艺精品创作方面下大功 夫。现在也有这样的条件,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