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教师节讲话:以立德树人为天职,做好学生引路人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以立德树人为天职,做好学生引路人 ——在2017年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党委书记 王寒松 (2017年9月8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教师节表彰大会,表彰过去一 年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 秀个人。首先,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为学校发展倾 注智慧和心血的全体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感 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近两年加入大工教师队伍的新同志表示诚挚的欢迎 !向广大离退休老教师、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广大教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相统 一”的要求,在贯彻落实中央31号文件过程中,不断回归 人才培养核心地位;在接受中央巡视中不断提高政治站位 ;在梳理问题和全面整改中推动学校发展;在一流大学建 设中凸显出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做“四有好老 师”正在成为广大教师的共同追求。在大家的一致努力下 ,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去年开始,每年的教师节我都会选择一个主题和大 家交流,去年交流的主题是“努力在‘双一流’建设的征 程中建功立业”。一年来,广大教师攻坚克难,努力奋斗 ,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学校 已被列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建议名单,学校所制定的《大 连理工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也已经上报教育部。 在此,我对大家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我想 与大家交流的主题是“以立德树人为天职,做好学生引路 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6日省部级专题研讨班上作的重要 讲话中指出,我们党正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 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 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立德树人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 显。广大教师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方位 ,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的战略高度,以强烈的 使命意识,担当立德树人责任。 立德树人“立德”为先,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 “立德”即树立德业,是中国传统核心价值观范畴之一 ,是历代教育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古代先贤以立德,立 功,立言为“三不朽”,立德是第一位的,就是指人生最 高的境界是树立道德、实现道德理想。从古至今,“德才 兼备、以德为先”一直是中华民族主流德才观,正可谓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无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 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立德树人,也是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对于人才培养的 共同要求。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 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 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同志提出“要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入教书育人全过程。” 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教师是事关 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 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相统一”,要求广大教师以德立 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再次强调了教师“立德”的重 要性。 在此,我想围绕“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三个方面与大家交流心得,以求共勉。 一、坚持以德立身,做品格之师。 “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师的言行无形之中影响 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己不正焉能正人”,唯有教育者具 备足够的人格力量,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以德 立身,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以德立身,就要坚定理想信念。 广大教师要立大德、公德,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信念之德。在中国教育史上,被人们所称道、 为历史所铭记的好老师,都是把教育当成事业,自觉把这 份事业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孟子所 说人生有三乐,其中之一就是“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如 果教师选择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培养人才,并以此为人 生大德,那么他的人生就有了永恒价值。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优秀的教 师, “传道”是第一位的,而传道首先要明道、信道。明 道要求广大教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培 养浓厚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始终自觉把立德树 人的职责与高等教育发展、与“四个服务”的使命紧密联 系在一起,胸怀大局、心有大我;信道就是要自觉做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 民的教育事业,注重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提升思想 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文化认同,树立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道就是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 ,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把“四个自信”传 递给学生,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贯穿在教育教学的方 方面面,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 时代楷模黄大年老师对党、对祖国无限热爱,自觉把 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融为一体,倾尽心血为国育才,堪称 明道信道传道之典范,希望广大教师向黄大年同志学习 ,坚定信念,不忘初心,不辱使命。 以德立身,就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 中汲取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 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 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广大教师要从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积淀中汲 取养分,要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 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 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知行合 一”的实践理论,“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用正确的知 行观、义利观、荣辱观、善恶观、群己观修养师德,同时 引领学生形成健全崇高的人格,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植根于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 神财富。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年代所形成的 “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 坡精神”以及各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先进集体与英雄人物 等,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实践相 结合的时代产物,它们一起汇聚成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 优良的精神传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是立德树人的生动教材 。在我们身边,也不乏用传统文化砥砺奋进的事例。成长 于战火中的王众托院士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 得革命胜利,坚定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作 为中国系统工程的开拓者和引领者,为党和国家培养出一 批批科研人才,为大工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王 众托院士说:“中华民族有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很 重要的就是自强不息,这种精神一直鼓励我们这代科技工 作者,义无反顾克服各种困难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如今 ,年近九旬的王院士仍然潜心科研,耕耘不辍。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勇于创新。广 大教师要秉承红色革命文化,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 念和无悔奉献的“红烛”精神,守卫三尺讲台,实现立德 树人的崇高人生目标。 以德立身,就要传承和发扬大工的红色基因。 我校作为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 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成立伊始便形成 了独具特色的红色基因。前不久,我校首届毕业生、原光 明日报副总编鲁谆校友应邀回校。鲁谆同志及与他同期的 老同志们在回忆来校求学的经历时纷纷谈到,当年在面临 众多选择的时候毅然决然选择了大工,就是出于对共产党 和老解放区的追求与向往,因为共产党让他们看到了光明 ,看到了希望……这句话道出了大工独有的红色基因的源 起。建校之初,李一氓、吕振羽、屈伯川等老一辈红色教 育家从革命圣地带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王大珩、毕德 显、胡国栋、李士豪、钱令希等一批爱国科学家放弃国外 的优厚待遇,辗转来到这片土地。他们身上体现出的革命 理想高于天与百转千回不动摇、追求真理与脚踏实地、不 忘初心与与时俱进、红心向党与勇挑重担,诠释着红色基 因的内涵。此后,一代代大工人接续奋斗,让红色基因不 断传承,体现在建校起就开始传播马列,重视德育,始终 红心向党的坚定不移上;体现在将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 志,为国家创造多个第一的使命担当上;体现在自力更生 ,师生齐心协力共建主楼的自强不息上;体现在抓住每一 个发展机遇,推动学校发展的与时俱进上;体现在立德树 人,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矢志不渝上。这些值得我们每一 位教师铭记、学习、发扬,我们要倍加珍惜,把大工人独 有的红色基因守护好、传承好,使其渗入血液,浸入骨髓 ,融入生命。 二、坚持以德立学,做学问之师。 做学识渊博的学问之师是广大教师选择这份职业时的 志向所在,广大青年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的老师们一定还清 晰记得这份誓言和初心。而要做好学问之师,不仅需要扎 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 的教学方法,更要坚持以德立学,践行“四个相统一”。 以德立学,就要坚持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