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借得东风好扬帆——常州徐州合肥襄阳四地学习考察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借得东风好扬帆——常州徐州合肥襄阳四地学习考察报告        7月9日至14日,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市委 办、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商务局等单位一行8人,围绕 “开放强市产业立市”这个主题,赴江苏常州、徐州,安 徽合肥,湖北襄阳等地学习考察,通过进园区、进工厂 ,看项目、看现场,听情况、听介绍,深入了解四地在对 外开放、产业发展方面的重大成就、主要做法与先进经验 ,受益匪浅、深受启发。外地的做法、成效和经验,对常 德推进开放强市产业立市战略,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开放高地、发展宝地,是我们此行感受的深刻印象        这次苏皖鄂之行,四个地市对外开放的广度、产业发展 的高度、城乡建设的亮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概 括起来主要是六个字:高、大、强、好、优、美。        1、四地之“高”——发展定位起点高。思路决定出路 ,格局决定结局。常州、徐州、合肥、襄阳四地坚持国际 视野、现代理念、长远眼光,在发展定位上高起点、高标 准、高质量。常州市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中国制造 2025”苏南城市群试点示范等重大机遇,全力打造一城 (建设全国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一中心(长三角特色 鲜明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一区(建设国内领先的产城 融合示范区)。徐州市围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定位 ,大力推进“一中心”(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一 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一高地”(现代服务业高 地)建设。合肥市立足丰富的科教资源,围绕“大湖名城 、创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产业创新中心。襄阳市按照“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 、争当排头兵”的要求,着力建设产业襄阳、都市襄阳、 文化襄阳、绿色襄阳,巩固提升省域副中心城市和现代化 区域中心城市地位。        2、四地之“大”——项目建设力度大。四地在项目引 进、项目推进、项目建设上,定期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进 行实打实的调度、通报和考核,力度之大、气魄之大、成 效之大,令人佩服和赞叹。常州市自2014年以来引进总投 资过100亿元或10亿美元项目11个,总投资过50亿元或5亿 美元项目22个。徐州市把招商引资摆到发展生命线的高度 ,坚持主要领导挂帅,明确提出“三个第一”,即招商引 资是全面转型的第一路径、工作考核的第一权重、锤炼干 部的第一阵地。合肥市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摆在突出 位置,推动格力、美的、海尔、长安汽车、京东方等一大 批知名企业落户,该市“十二五”规上工业产值增量的 70%、固定资产投资的60%、地方税收增量的50%,均来自招 商引资企业。襄阳市在全市上下大力开展项目拉练活动 ,每个季度开展一次,对各县(市、区)和开发区重点项 目开展巡回拉练、观摩评比,每次拉练“看新不看旧、看 大不看小、看高不看低”,促进各地比学赶超抓招商、抓 项目。2016年,襄阳市招商引资工业项目投资占比超过 70%,引进投资过10亿元的产业项目54个,有18个10亿元以 上工业项目竣工投产。        3、四地之“强”——产业发展实力强。从总量来看 ,2016年常州、徐州、合肥、襄阳四地GDP分别达到5773亿 元、5808亿元、6274亿元、3695亿元,规模工业总产值分 别达到1.23万亿、1.4万亿、过万亿、7054亿元。从规模来 看,四地支柱产业集聚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常州持续推 进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太阳能光伏、以石墨烯为代 表的碳材料等“十大产业链”建设,2016年“十大产业链 ”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6.5%,过百亿工业企业达到 14家;徐州全力构建以6个优势产业为主体、6个战略性新 兴产业为先导的“6+6”现代工业产业新体系,2016年过 千亿产业达到8个;襄阳拥有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 装备制造3个千亿产业。从质量来看,常州市大力实施“三 位一体”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战略和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三 年行动计划,产业结构实现“三二一”的标志性转变;合 肥市坚持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导向,以新型显示、集成电 路、智能语音和新能源汽车4个产业基地为依托,力争到 2020年打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生物产业等4个 产值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品牌来看,常州是传统 的工业明星城市,与苏州、无锡一起创造了闻名全国的 “苏南模式”。徐州享有“中国工程机械之都”美誉,拥 有徐工集团、卡特彼勒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2016年装备 制造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合肥是中国三大家电产业基地 之一,家电“四大件”产量稳居全国第一。襄阳全力打造 “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目前整车生产企业达到4家,未 来将达到100万辆的产能。        4、四地之“好”——基础设施平台好。规模经济的扩 张,高平台的构筑,需要强有力的承载。从基础设施来看 ,四地均拥有铁路、公路、机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人 流物流十分便捷。常州市京沪高铁、沪宁城际铁路纵贯其 中,与上海、南京等长三角中心城市实现半小时通达;徐 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陇海、京沪两大铁路干线 在这里交汇,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合肥在高铁时代实 现崛起,“米”字形高铁已具雏形;襄阳自古是交通要地 ,呼南高铁、郑渝高铁、福银高铁在这里交汇。从产业园 区来看,四地均拥有2个国家级产业园区(国家级高新区、 国家级经开区),综合经济实力大多迈过千亿级门槛,省 级园区实现县域全覆盖。从开放平台来看,四地均大力发 展航空、水运、陆路口岸,开通国际货运班列,并依托 “互联网+”,大力建设电子口岸、综合保税区、出口加 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平台,襄阳还被纳入湖北自贸区襄 阳片区范围。        5、四地之“优”——经济发展环境优。四地都高度重 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努力打造公平公正可预期的营 商环境。常州、徐州大力推行“3550”改革,即全面推行 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 、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50个工作日内完成的改革目标。 同时,建立“不见面审批(服务)”体系,具体路径是 “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不见面 ”,主要流程是“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全程公开、快递 送达、网端推送、无偿代办”,力争实现80%的审批服务事 项“网上办”。合肥市在全国率先出台了“1+3+5”政策 ,“1”是扶持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3”产业投资引导 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 ;“5”是工业政策、农业政策、服务业政策、自主创新政 策、文化政策。这个政策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四个转变 ”:由事后为主向事中事前介入为主转变,由分散使用向 集中使用转变,由无偿使用为主向有偿使用为主转变,由 直补企业为向创造外部环境转变。        6、四地之“美”——产城共生共融美。行走在苏皖鄂 的四地市,所到之处的工业园区给我们的印象,早已不是 几栋孤零零的厂房矗立在那里,到了晚上空空荡荡、冷冷 清清,而是园区与城区融为一体,城在园中,园在城中 ,成为生产方便、生活丰富、生态优美“三生协调”的现 代化新城区。比如常州市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 准成立的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2002年4月在高新区基础 上设立了常州市新北区,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 管理体制。目前常州市委市政府等一批党政机关搬迁于此 ,高铁站、飞机场坐落区内,万达广场等商业综合体构筑 形成新的城市商圈,5A级景区环球恐龙城成为四面八方游 客的好出处,园区成为常州中心城区经济活跃、产业发达 、商业繁荣、环境优美的城市新区、产业新城。        二、解放思想、重在实干,是我们应该借鉴的成功经验        四地的成功实践可圈可点,成功经验弥足珍贵。归纳起 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1、成功源于思想的解放。分析常德与四地的差距,表 面上看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实质上是思想观念上的差 距。四地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思想的解放、眼光的长远 、思路的开阔,抓开放、促发展的思维超前、措施超常。 常州市依托地处长三角的优势,夺开放之先机,以开放促 发展,接轨上海、主攻欧美、强化日韩,通过大力发展外 向型经济,推动本动民营经济上台阶、上水平。徐州市为 拓展对外对内双向开放新空间,对接上海自贸区改革创新 ,集中力量、集聚要素、集成政策,全力推进十大开放平 台建设。襄阳市虽地处内陆,但不以内陆者自居,不安于 现状,不封闭僵化,站在全省全国的大格局视野下谋发展 ,争取到了当前对外开放的最高平台——自贸区,一下子 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使襄阳成功挺进内陆开放的前沿行 列。        2、成功源于长期的坚持。长期以来,四地在发展的战 略取向上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加快产业发展,各级领导干 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 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把主要 精力用于抓开放、抓招商、抓项目、抓发展,人力物力财 力重点向产业发展倾斜。常州市在土地资源日益趋紧的情 况下,2014—2016年连续三年不向房地产开发项目供地 ,把有限的土地资源用于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基础建设项 目需求。2006年合肥市出台了促进新型工业化政策,这是 该市产业发展政策诞生的元年,之后10多年,该市根据发 展变化情况,一直不间断地对产业发展政策推陈出新,加 以完善,最终构建形成了一个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