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准确把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六个关系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准确把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六个关系 张务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总体 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上 的历史性飞跃,回答了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时代命题,顺 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国泰民安的普遍愿望。粮食安全与 能源安全、金融安全并称三大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 要基础。我们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科学指引,牢记“确保 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神圣 使命,紧密结合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实际,准确把握事关国 家粮食安全大局的六个关系,加快构建更高质量的粮食安 全保障体系。 一、准确把握“多”和“少”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在连续多年粮食产 量和库存保持高位的情况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清醒认识国家粮食安全形势,辩证看待“多”与“少”的关系 ,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一个永恒课题,坚定不移地落 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运用历史思维看待“多”与“少”。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三 步走”战略的第一步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九十年代,粮 食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 史性跨越;近年来,保持了连年丰收、供应充足、市场稳 定的局面。成绩来之不易,形势向好尤需清醒。中国人民 解决温饱问题也就几十年的时间,其间供求状况出现过数 次波动。在粮食安全问题上,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过关 ,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运用战略思维看待“多”与“少”。粮食安天下安,粮价稳 百价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实现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粮食多了是 问题,少了也是问题,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多了 是库存压力,少了是整个大局的压力。在粮食问题上,要 从战略上看,看得深一点、远一点;不能算小账,要算好 大账;不能只算经济账,更要算好政治账和社会稳定账 ;不能只算区域账,更要算好全局账。 运用底线思维看待“多”与“少”。早在2013年12月,习近 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 立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 从过去粮食安全“保全部”到强调“保口粮”,清晰界定了粮食 安全的战略底线和优先次序。我们应当按照这一要求,完 善粮食储备体系,区分粮食、谷物、口粮等不同层次及主 要品种,提高粮食宏观调控的精准性。 二、准确把握“质”和“量”的关系 质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过去粮食长期 短缺,抓安全主要是盯着产量,着重解决人民群众“吃得饱 ”的问题。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们更加关注 粮食质量安全,消费需求转向“吃得好”和“吃得安全”“吃得健 康”“吃得便利”。对于产品种类,更加注重多样化、个性化 ;对于品质要求,更加注重绿色有机、安全营养;对于供 给服务,更加注重便捷化、精细化。为适应新时代新变化 新要求,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以市场消费需求为导向,以现 代营养理念为引领,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 加优质粮油产品供给,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另一方 面我们要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健全粮食产品质量标 准、检验监测、执法监管体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 的安全”。 质量兴粮是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我国粮食 产业经济初步具备一定规模,但是精深加工不足与过度加 工并存,产业链条向前后两端延伸不够,优质特色高端产 品少,低端加工产能过剩,粮油产品质量水平有待提高。 “质量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竞争力”。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 优先,紧抓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加快推动 粮食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三、准确把握生产和流通的关系 国家粮食安全是项系统工程。既需要规模数量,也需 要合理布局;既需要足够的粮食产量和库存,也需要相应 的加工流通和产业链掌控能力。近年来,粮食生产呈现向 主产区集中趋势。这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同时粮食 生产和调度风险压力也在集中。要用全面系统的观点看待 和推动粮食流通改革发展,增强“产购储加销”各环节协同联 动和整体保障能力。 随着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流通对生产的激励 引导作用愈加明显。粮食结构调整的方向准不准、节奏快 不快,与有没有完善的粮食流通机制密切相关。价格信号 是不是灵敏,经营主体是不是充满活力,产业链条是不是 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