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国家行政副院长王京东:“三变”改革的价值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三变”改革的价值 王东京   从贵州六盘水调研归来,写过两篇文章。一篇《“三 变”改革的学理解释》;另一篇《扶贫当从供给侧发力》 。本来打算就此收笔,可又觉得意犹未尽。比如怎样认识 “三变”改革的价值,我认为不能仅从农村扶贫角度看。 中国要整体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三变”改革将是不二 之选。   是的,认识“三变”改革的价值,眼光应放得长远些 。前不久与贵阳市委书记李再勇(原六盘水市委书记)讨 论,他认为2020年国家实现全面小康后,“三变”还得推 进。不知读者的看法,对此我深信不疑。也许有人问 :“三变”与橄榄型分配格局到底是何关系?这样说吧 ,若不持续推进“三变”,中国多数农民不可能进入中等 收入群体,倘如此,形成橄榄型格局将遥遥无期。   信不信由你。请读者思考,在目前我们的分配格局中 ,低收入者为何会占多数?说起来原因很多,但在我看来 关键是低收入者没有资产。据研究发现,收入增长存在一 个普遍现象,那就是资产性收入增长快于劳动收入增长。 试想,一个社会若只有少数人有资产而多数人没有资产 ,低收入者占多数是否也就不足为怪了?   纵观人类经济发展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 资本主义社会,资产一直都被少数人(统治阶级)占有 ,此乃不争的事实,无需举证,也无需解释。这里要解释 的是,资产性收入增长为何会快于劳动收入增长?我曾说 过,解释现象要借助理论,不能用现象直接解释现象。那 么用什么理论解释呢?让我们看经济学怎么说。   研究收入分配,不能不提到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萨伊 在行内大名鼎鼎,因为他提出过所谓的“三位一体”公式 :“资本得到利润,土地得到地租,劳动得到工资”,这 一公式学界也简称“按要素分配”。学经济的读者知道 ,当年马克思批判过萨伊,说他混淆了剩余价值来源与剩 余价值生产条件的区别,掩盖了资本剥削的实质。批判归 批判,但请注意,马克思并未因此否定按要素分配。   时至今日,学界反对“按要素分配”的人并不多 ,10年前,“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 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已写进我们党的文件。现在的问题 是:各要素参与分配的比例怎么定?是资本分配多一些还 是劳动分配多一些?根据经济学原理:利润乃资本之价 ;地租乃土地之价;工资乃劳动力之价,既然三者皆是价 格,其高低当然得由供求决定。换句话说,要素分配的比 例,最终要取决于它们各自的稀缺度。   懂得了这个原理,前面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资产性 收入增长所以快于劳动收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