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苗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 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 简称《建议》)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 国制造2025》。这是党中央站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 竞争力、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 战略决策。   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调结 构、转方式、促创新任务十分艰巨。《建议》提出加快建 设制造强国,并且明确要求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 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党 中央对制造业战略定位的新认识和重视实体经济、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发展新动力的坚定决心。 建设制造强国,是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 革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 势待发,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 ,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调整,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 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 工业化”战略,试图重塑制造业竞争优势。一些发展中国 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谋求 新一轮竞争中的有利位置。面对全球产业竞争格局的新调 整和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新挑战,我们必须前瞻部 署、主动应对,在新一轮全球竞争格局中赢得主动权。 建设制造强国,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提质增效 的客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实现发展调速 不减势、量增质更优,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 路也在制造业。“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稳步发展 ,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稳居世界第一制造大 国之位。但也应看到,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 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能源资源利用 效率低,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 较大差距。我们必须坚持调结构、转方式不动摇,加快发 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以制造业提质 增效升级保证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推动国家竞争力整体 提升。 建设制造强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支撑。制造业是实现经济发 展、改善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和保障国防安全的基础 所在。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不可能成为经济大国和强国,制 造业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根本保障。我们必须牢牢把 握制造业这一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深入实施 制造强国战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十三五”时期建设制造强国的重点任务     《建议》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 位置,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是建 设制造强国的基本要求。制造业发展必须以创新为基点 ,不断培育发展新动力、厚植发展新优势、构建产业新体 系,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 发展。“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建议》提 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 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 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这是制造 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 必然要求。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 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继续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 篇大文章。以实现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口 ,以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为切入点,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 能产品。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发展基 于工业互联网的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进 生产过程智能化,构建新型制造体系。 着力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工业基础包括核心零部件 (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技术基础四个方面 ,其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产品的性能、质量和可靠性,一直 是我国工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工业 强基工程。要按照《建议》要求,加强“四基”创新能力 建设。加强应用牵引、平台支撑、重点突破,攻克一批先 进基础工艺,解决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推动 企业协同创新,提高核心基础零部件的产品性能和关键基 础材料的制备水平,提高重点行业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 量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形成整机牵引和基础支撑协调发 展的产业格局。 加强制造业质量品牌能力建设。《建议》提出,开展 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 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 。这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塑造制造业竞争新 优势的重要内容。应针对重点行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 进先进适用技术、工艺、装备等的推广应用,组织攻克一 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推行先进 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改进质量控制技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