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根据中央、省委的安排部署,最近,我就新形势下的 群众工作开展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调研,我深深感受到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随 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群众工作要求更高、难度更大、 情况更复杂。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我们当前面临 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群众工作呈现出新特点 当前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期、社会发展的转型 期、利益格局的调整期,与过去相比,即使是与改革开放 初期相比,我们党的群众工作呈现出一系列新变化、新特 点: (一)从思想层面上看,群众的价值观念多元,致使 群众工作呈现出复杂性。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与过 去相对单纯的单位人、农村村民、企业职工的情况不同 ,广泛出现了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 的社会阶层,出现了流动人员、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城 乡贫困人口等社会群体,群众工作的对象、类型日益复杂 多元,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中国改革开 放30年,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同一群体中的 价值观念也日趋多元。如不少人认为当前社会处于主导地 位的价值观是追求物质享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过去国家倡导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主 流价值观认同性受到严峻挑战。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积极 推进,大多数群众的自主意识和个体意识不断苏醒,勇于 和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再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不敢 向党委政府提出自己的诉求,过去那种一呼百应、绝对服 从的情况很难再现。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着导向作用,价 值观念的多元致使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异常复杂。 (二)从主体的诉求上看,群众要求的利益要求多样 ,致使群众工作呈现出艰难性。随着诉求主体的多元化 ,导致社会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已 经涵盖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多个方面、多个层次 、多个领域。从XX的情况看,主要集中在物质诉求和精神 诉求两个大的方面,从物质层面看,主要涉及企业改制中 的社会保障问题;征地拆迁中的补偿安置问题;涉军人员 要求落实待遇问题;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近年来教师工资 待遇得不到落实也成为群众工作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惠农 政策、移民政策、环境污染、上世纪50年代企业下放人员 安置政策等落实到位的问题;另外还有经济纠纷问题、矿 产开发问题、万福陵园问题、山地纠纷等问题。从精神层 面看,主要涉及司法部门办案不公、违法办案,致使好人 受气,坏人得意;反映基层干部侵吞集体资金、行贿受贿 、吃喝玩乐、打牌赌博、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做实际工作 等;反映换届选举不按法律程序办事,民主权益受到侵害 。这些问题的处理涉及人数多、范围广,有的相互交织、 相互渗透,错综复杂,处理难度相当大。 (三)从表现形式上看,群体性事件多发,致使群众 工作呈现出明显的时效性。过去群众信访以来信反映问题 较多,而现在相当一部分群众则是通过直接来访的形式要 求解决问题,集体上访已成为当前群众反映问题的主要形 式,占信访的比例越来越高。2008年1月至今年3月底止 ,在有效工作日320天里,群体性上访到市政府、市信访局 案件442起,平均每天1.4起。单次人数最少的6人,最多的 超过500人。群体性上访,主要是一些共同利益诉求者,希 望通过做大上访规模,给政府造成一定的压力,引起政府 的重视,争取尽早实现上访诉求。 “大闹大解决、小闹小 解决,不闹不解决”,一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上访效果不大 ,上访规模越大越好,这已经在许多上访者心目中形成共 识。群体性上访反映的问题,也大多是涉及群众较多、久 拖不决的问题,重复上访的比例大。如我市军转干部安置 ,在2008年就占了21次,每次都在60人以上。万福陵园要 求退款事件,累积集体上访已达120余次8600人次。群体上 访的组织化趋势较明显。特别是我市的企业军转干部、伤 残复退军人、转业志愿兵等军队退役中的少数人,跨地区 串联、聚会十分频繁。人数多、组织严密、影响大,使群 体性上访对社会稳定的危害越来越大,对接访处理的要求 越来越高,要求政府解决问题答复诉求快,如果不在第一 时间果断、恰当处理好,就容易酿成事端,影响发恶性群 体事件。 (四)从产生的根源看,矛盾诱因多重,要求群众工 作的手段多样化。一是政策法规本身不够完善和配套,使 群众反映合理或带有普遍性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 如农村征地和城市拆迁是我市一大信访突出问题。因为补 偿标准低,执行的是早几年的补偿还标准,失地农民所得 到的补偿盖不起房,城市居民买不起或租不起房,影响群 众上访。二是财力有限政策落实不到位。如企业改制置换 身份补偿低、就业难、工作无着落、生活无保障,职工对 政策落实不了而上访。又如退休老师津补贴问题,也是因 为市财政有较大缺口未能将政策执行到位引发上访。对于 同一个问题,各地区的政策不一、口径不同,甚至相互矛 盾,造成操作困难。如我市伤残军人的生活补助各县市区 标准不一,对复退军人再就业全省各市州也不同,引起相 互攀比而上访不断。三是干部作风不深入,接访工作不到 位。部分信访事项承办机关和承办人工作不负责任,不按 法规政策处理问题,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报导着不办或弄虚 作假应付交办机关和领导,致使个访积累成集访,小访酿 成大访。四是交通便宜、通信发达,促成集访。由于交通 通信便利,相同利益诉求人容易联系集结,集体上访组织 起来更方便,上访成本小。五是越级上访导致干部受处理 ,助长了一些上访群众对一级政府和干部要挟的心理,认 为上访就能得到好处或解决问题。六是群众信“访”不信 法,把本应该依法解决的问题寄托于党委、政府,甚至个 别人为实现自己的目的,利用部分群众法制意识差和对政 府不满的情绪,打着为上访者谋利益的旗号,煽动群众上 访。群众工作诱因多,客观上要求解决的办法也要多样性 ,既要用经济的办法、法制的办法、内部调解的办法,还 要适应新形势,在正面引导、用好网络等舆论工具上抢占 主动权。 二、新时期群众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经济社会转型,必然产生利益格局调整,新旧文化思 潮碰撞,带来群众阶层结构、文化素质、思想状况、利益 诉求等变化,同时给各级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发 展理念、工作状态、能力素质带来新的冲击和挑战,产生 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现象,导致群众工作队薄弱化、“空心 化”,甚至“真空化”。当前,群众工作存的问题主要表 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观念淡薄不屑做。少数党员干部人视野狭窄。 重经济,轻民本;重物质,轻精神。把群众工作只当“味 精”,不当“底锅”,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来对待。看 不到群众工作在经济社会正常运转中的润滑剂作用,不善 于以柔克刚,而以刚代柔。既丢掉了中华民族化解矛盾 “和为贵”的优良传统,也忘掉了我党治国理政的政治优 势。究其根源,主要是群众观念淡薄,宗旨意识缺乏。不 把群众当衣食“父母”,而视群众为“草根”。作决策、 办事情、上项目,以个人主义、本位主义、形式主义、官 僚主义的政绩观,来代替“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 、满意不满意”的群众观。对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 实的切身利益问题,淡然置之、泰然处之、漠然视之。颠 倒了主仆关系,忘记了“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公仆为 人民的崇高宗旨。既无“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 声。些小吾曹州县令,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封建士大夫体 民情怀,更无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应具备的崇高精神境界 。 (二)生活舒适不愿做。少数党员干部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扭曲,享乐主义思想滋生漫延。把坐机关,日 晒不到,雨淋不着,衣不沾尘,鞋不挨泥,车接马送,悠 然自得,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一讲下基层、贴近群众、 贴近实际,帮助群众解决问题,就皱眉头、吐苦水,千方 百计找这个原因,那个理由予以推辞。宁肯尸位素餐,碌 碌无为一生,也不愿奔走呼号,俯首为民一时。有的喜欢 被别人吹捧、坐轿子走路,沉溺于高高在上、醉心于灯红 酒绿之中,不愿与群众面对面,担心“小鬼”难缠,一言 不当,吃不了兜着走。害怕被群众的唾沫星子淹着、嘘声 哄着、骂声辱着、吼声吓着。有的追名逐利,功利主义思 想严重。喜欢做领导工作,走上层路线,整天和老板、大 款们称兄道弟,交往甚密,打得火热。一说做群众工作 ,就觉得无名可扬,无利可图,显得无精打采,素然无味 ,心不甘、情不愿,车拉不走,雷打不动。新形势使群众 面临着新挑战。当前,群众工作的薄弱化和不适应性现象 普遍存在,群众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本领欠缺不会做。少数干部做群众工作没有硬 功夫,缺乏真本事。不了解新的期间群众工作新特点、新 规律,撒不开,收不拢,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是对有关政 策、法律法规理解不透切,界限把握不准确。在与群众对 话时,政策依据性不强,道理阐述不清晰,说话缺乏力道 。二是着装和语言不适时宜。下基层与在机关一个样,喜 欢西装革履,油光粉面,官腔十足,“洋”味很浓,无形 之中,给自己和群众之间筑起了一道“心墙”。而对群众 耳熟能详、喜闻乐见,浅显易懂,容易沟通的方言俚语知 之甚少,打比方、作解释借用民间语言不娴熟,影响群众 工作效果。三是不擅于寻找群众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不会通过拉家常、嘘寒问暖、关心生活等方式来感化群众 ,穿越感情防线,融入其中,进而晓之心理,动之以情。 而习惯于单刀直入,劈头盖脸,就事论事,往往事倍功半 。不善于察言观色,以静制动,把注意力集中到在群众中 德高望重、知晓事理的群众代表身上,实施重点突破,来 达到群众自我劝导,自我教育,化解矛盾的目的。四是疏 于调查研究。不善于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策于民。对 下情不甚了了,掌握第一手材料少,汲收群众思想营养差 ,集中群众和方方面面意见的能力不强。好主观意断,恣 意妄为,导致决策不科学,遗留问题多,负面影响大,群 众怨声载道。 (四)回避矛盾不想做。少数干部工作拈轻怕重,避 实就虚,缺乏敢于吃苦、敢于碰硬、敢于担当、敢于负责 的精神,不敢正视问题,直面矛盾。担心群众诉求多、麻 烦多,理不清、剪不断。见到矛盾便退避三舍,偏安一隅 。即使接触群众工作,也不兢兢业业、克尽职守,无私奉 献,不真心实意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 之所忧。热衷于蜻蜓点水,搞形式,走过场,满足于“见 面礼”,办一两件事,做表面文章,不深入实际,不触及 “雷区”,解决深层次问题。一旦群众提出新问题、新要 求,就认为群众要求太高,缺乏满足感,得寸进尺,没有 止境,从而产生厌烦情绪,畏难心理,工作激情衰退,与 群众感情淡化。对小问题欠拖不决,使小矛盾转为大矛盾 。这种将群众呼声看得轻,个人升迁看得重;群众冷暖看 得轻,个人安逸看得重;群众利益看得轻,个人得失看得 重的现象,与焦裕禄、孔繁森式的光辉典型格格不入,与 党对干部“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格格不入。 (五)办公条件现代化,不需要做群众工作。随着全 球性的网络化、信息化进程的日益推进,机关的办公条件 不断得到改善,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借助电话、电脑和 电子政务平台,足不出户,即可超越时间、空间的制约 ,顺畅实现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沟通。这一方面 ,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 ,却又养成了部分群众工作者的懒惰和懈怠心理。他们片 面地认为,联系方式现代化了,群众有什么想法要反映 ,可以通过电话进行沟通,有什么问题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