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XX高新区管委会调研组——关于赴外地考察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关于赴外地考察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XX高新区管委会调研组 (X年X月) X年X月X日,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 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是国家赋予XX的一项重大历史使命 ,也是XX高新区加快发展的一次重大战略机遇。为了学习借鉴 外地先进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高新区发展,X月X日至 X月X日,XX高新区工委政策研究领导小组会同市委政研室、高 新规划分局以及创业服务中心的有关同志,以及科技部火炬中 心,进行了为期12天的学习考察活动。大家的共同的感受是 ,经验十分宝贵,形势催人奋进,我们必须突出特色,创新发 展,努力走出一条创新型高新区的发展之路。 一 这次学习考察的五个高新区,可以说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高科技自主创新的发源地,我国第一 个国家级高新区;其他四市高新区基础条件、地理位置、产业 方向各有不同,但都是特色鲜明、势头强劲、后劲十足,令我 们由衷的佩服。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各地竞相发展成效显著。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各地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区已发展成为集科技开发、科技产业、优雅人居 为一体的新城区,成为当地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和高新技术产业 的聚集地。各个高新区都结合自身特点与基础,加快产业的发 展,以产业发展支撑园区的发展,以园区产业推动当地经济发 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软件、集成电路、移 动通信、光电显示、生物医药、环保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高 新技术企业超过2万家,其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速40%以上,对 北京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始终保持在60%以上。杭州高新区 以通信设备制造、软件、动漫等为主体的特色产业聚集发展迅 猛,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杭州市的60%,集聚了杭州市70%以 上、浙江省25%左右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释放出巨大能量,使其成为浙江省最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基地 、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乌鲁木 齐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整个自治区的50%,乌鲁木齐市的 80%以上,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 煤炭石油化工等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群。成都高新区的高 新技术企业占成都市的64.8%、四川省的52.7%;以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为三大主导产业完成的工业增加值占 全部工业增加值的四分之三以上;2008年名列国家高新区第四 位,创新引领和产业集聚发展成效显著。 2、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五个高新区在谋篇布局方面都 采取了“一区多园”的发展格局,注重整合园区资源,科学合 理布局,实现了高新区下属园区既共享资源,又功能明确,既 各具特色,又关联发展。中关村科技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 “一区多园多基地”格局,下辖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 子城、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通州园和大兴生 物医药产业基地等。杭州高新区(滨江)包括江北区——中小 科技企业的孵化器;江南区——杭州未来的城市副中心和科技 城。南京高新区总体上由南京高新区、江宁经开区的江宁高新 园和南京经开区中的新港高新园组成,形成了“一区三园”的 格局。乌鲁木齐国家高新区形成了钻石城中央商务区、产业区 火炬创新创业园、北区工业园、甘泉堡新材料工业园和区外园 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各个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各具特色 ,形成互补。成都高新区由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两部分组成 ,南部园区重点发展科技创新、软件研发、总部经济和现代服 务业;西部园区是一个以产业聚集为目的的综合产业园区。 3、孵化培育招商引资齐头并进。高新区是汇聚高新技术的 洼地,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与发展的平台。因此,孵化培育中 小企业创业与引进重大项目必不可少。各高新区都十分注重既 做好孵化培育,又抓好招商引资,两者齐头并进。中关村有各 类企业孵化器50余家,留学人员创业园26家,大学科技园14家 ,每年产生辐射全国的高水平科技成果数千项,产生创业企业 3000家,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同时引 进微软、AMD、Google、诺基亚等跨国公司亚太或大区总部和研 发机构80余家。杭州高新区已经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一方 热土,既涌现出如阿里巴巴、士兰微电子、恒生电子、信雅达 等一批国内科技人员创办的上市企业,也涌现了以全国最大的 留学人员创办企业——UT斯达康。同时引进包括来自美、英、 日、韩等32个国家的外商投资企业498家。南京高新区充分依靠 大学、大厂、大院所,率先在全国高新区中建设高标准的创业 中心大厦,开“官、学、研、银”之先河,与“三大”合办了 十个开发中心、中试基地,孵化出了一批著名的民营高科企业 和高科技上市企业如南瑞、联创等。成都高新区建成留学创业 园、博士创业园等9个国家级孵化器和23个民营孵化器,形成了 集群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孵化体系,共有在孵企业600余 家;成功引进英特尔、IBM、微软、摩托罗拉、住友、索尼等世 界500强和国际知名企业38家。 二 五个高新区的发展确实令人羡慕,而他们抢抓机遇,谋划 发展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学习。XX高新区作为“国家队”的新 军,应该要以海纳百川的气度,虚怀若谷的胸襟,以“它山之 石”,来促XX发展。结合我市具体情况,我们认为,至少有这 么几条基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准确产业定位,力促集群发展是核心。打造特色产业 ,推进产业集群是园区发展的根基所在。高新区的发展必须以 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依托当地资源和环境优势,准确 把握区域周边产业及市场环境,明确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 方向,优化资源配置,持之以恒地推进产业集群,推动高新技 术产业集聚发展。这是各高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正如科技部 火炬中心原主任、中国高新区协会秘书长王瑞明所指出的 :“任何一个高新区,必须结合本地资源和特点,集中力量发 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区充分发挥位 于首都、名校众多,科教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优势,20年来逐 步形成了以软件、集成电路、移动通信、光电显示、生物医药 、环保新能源等位代表的重点产业集群;同时高科技服务业迅 速发展,科技与文化结合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北京乃 至全国最重要的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一基地。乌 鲁木齐高新区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丰富的能源优势,因地制宜 ,着力打造了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 子信息和煤炭石油化工六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群。 2005年,充分利用新疆“东联西进”(连结国内与中亚)的地 理优势,倡导成立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中亚市场战略联盟 ”,吹响了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进军中亚的号角。成都高新区经 过多年坚持不懈地外引内培,持之以恒发展生物医药、精密机 械制造和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并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与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结合起来——一座以软件及服务外 包产业为主的科技商务新城——“天府新城”成为成都新型城 市化的一大手笔。 2、集聚创新要素,提升内生动力是根本。“创新是一个民 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更是高新区的 生命力所在,也是区别于其他开发区的重要特征。高度重视集 聚创新要素和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大力推进孵化器和创业园的 建设,充分鼓励、引导、支持孵化器的市场化、专业化运作 ,吸引创新要素的集聚,提升内生增长动力,这已成为各高新 区快速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例如,中关村设立创业投资引导资 金和风险补贴资金,实施“专利引擎”计划,实施开放实验室 工程,开展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和股权激励制度试点等 措施,大力建设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科技创业平台、 企业孵化器等,迅速聚集了创新要素,归国创业留学人员超过 1万人,吸引境外风险投资占我国大陆总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 其“管委会风险跟投”和丰台园科创中心推出“5+2”孵化新模 式颇具特色。杭州高新区与浙江大学等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 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 了技术支撑和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引进各类人才7.8万人,其中 博士585名,归国留学人员500多名,创办企业250家。南京高新 区建立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协调机制,实施了“三创载体工程 ”,极大激发了高素质人才和高科技企业的创新创业热情。成 都高新区则在实践中探索并逐渐形成了“环境建设(H)、产业集 群(C)、创新体系(N)”三要素耦合互动与循环累积理论,提升 了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孵化器为 载体、在蓉高校、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等科技创新资源高效整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学、研、官、 介、资的合作机制。 3、理顺管理体制,强化政策支撑是关键。科学有效的管理 体制也会为高新区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地方党委、政府的大 力支持则是高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力度 大的高新区,往往发展的好,相反则可能面临很大压力和困境 。在学习考察中,我们从科技部火炬中心得知,今年5月底,中 组部部长李源潮考察南宁国家高新区时,对该区提出了严厉批 评。南宁市委、市政府随即进行整改、调整了管委会领导班子 ,并专程前往科技部汇报整改工作。而我们学习考察的其他五 个城市都很注重在体制机制上改革创新,通过完善政策支撑体 系,加强领导力度,充分放权让利,从而为高新区发展清除制 度上的障碍。因此,高新区发展势头良好。例如,北京市成立 了由北京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关村发展领导小组就,由中关 村管委会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领导、协调中关村发展的 重大事项;制订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出台了科技创新 扶持资金、孵化专项资金、留学人员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