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在全省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全省生态示范创建工作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扎实推进我省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全面提高创 建质量,实现生态建设示范区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顺 利过渡,根据年度工作计划,我们决定举办这次培训班 ,既是培训,也是开会,主要目的就是总结交流过去生态 示范创建工作成效及经验,学习讨论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 新政策、新举措、新要求,研究部署下步工作。上午,中 国环科院韩永伟研究员给我们详细解读了《国家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大家还进行了座谈讨论 ,我们对新的指标内涵要认真消化吸收,并在实践中加以 运用,不断提高创建工作水平。下面,我就全省生态示范 创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总结过去,生态示范创建取得显著成效 自2000年环保部开始推进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以来,在 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全省各级环保部 门积极主动出主意、想办法,出成效,大力推进生态县、 乡镇、村的创建,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被动创 建到主动创建的历史性转变。回顾过去的工作历程,全省 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成效显著,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认 可。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势头总体良好。从数量上看,截至目前 ,全省共有5个县(区)获得国家生态县命名,有2个县 (资溪、宜丰)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累计创建228个 国家级生态乡镇、9个国家级生态村,20个省级生态县(市 、区),633个省级生态乡镇和673个省级生态村。尤其是 “十二五”期间全省创建热情高涨,发展速度较快,新增国家 生态县(区)5个,在中部地区排名靠前;新增国家级生态 乡镇200个,在全国排名靠前;新增省级生态县(市、区 )10个、生态乡镇449个、生态村567个,新增数量分别占 全省县、乡镇、村总数的10%、32%、3%。从水平上看,婺 源县、湾里区、靖安县、铜鼓县、浮梁县等5个县(区)创 建水平较高,得到环保部有关领导和生态县考核组的高度 评价和充分肯定,尤其是婺源县生态环境优美,环保基础 设施完善,生态旅游发展迅猛,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最美 乡村”,在全国享有盛名,已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范 。从特征上看,全省创建工作保持梯次推进、纵深拓展的 态势,呈现“宜春、吉安、南昌全面开花,九江、抚州、新 余基本覆盖,上饶、景德镇、鹰潭重点突破,赣州、萍乡 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体系初步建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 ,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体系已基本形成。一是工作制度日趋 完善。先后印发了《江西省省级生态县(市、区)考核验 收规定》、《江西省省级生态乡(镇)申报及管理规定 (试行)》、《江西省省级生态村考核验收规定》及《江 西省农村面源与生活污染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等,制 定了较为完善的创建标准和技术指南,并进一步规范了创 建、申报等程序。二是创建力量不断加强。一些市、县环 保部门专门设立了生态处(科、股),并配足配强工作人 员,有些未设生态处(科、股)的环保局也指定了专人负 责创建工作。省厅还建立了生态示范创建专家库,邀请省 内生态领域的权威专家参与、指导创建工作。一些设区市 环保局也相应建立了生态创建专家库。三是激励机制逐步 形成。省厅把生态示范创建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相结 合,实行“以奖代补”政策,采取对国家级生态县、乡镇给予 资金奖励,连片整治项目重点支持等措施调动全省各地创 建的积极性。在省里带动下,不少市、县也不同程度的采 取了一些激励措施,有些市、县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纳入 了政府的目标考核内容,南昌、鹰潭等地还安排了生态示 范创建奖补资金。 (三)载体作用发挥明显。生态示范创建工作作为生 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我省“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发挥了 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领导干部的生 态文明意识不断提高。生态示范创建充分调动了各级党委 、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进一步强化 了政府的环保职能。许多地区以创建为抓手,将生态环境 竞争力与产业发展竞争力同步推进,生态品牌效应逐步显 现,资源环境优势充分发挥,部分地区初步走上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二是全社会的环 保投入不断加大。许多创建地区把生态创建作为公共财政 支出的重点,整合环境保护有关资金,切实加大了投入力 度。有些市、县还设立了专项资金,全力推进创建工作。 同时,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民 间资本投向生态建设项目,资金杠杆效应逐步显现,全社 会环保投入占GDP比重逐年加大。三是环境基础设施不断完 善。不少开展生态创建的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 进,城乡环境功能更加健全。通过开展创建,全省城乡污 水、垃圾处理能力明显提高,区域农村饮水安全、畜禽污 染防治等设施不断完善,环境功效日益显著。尤其是在推 动乡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生态创建是一项有效举措 。四是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许多创建地区紧紧围绕解 决群众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环境面 貌明显改观。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创建的重点、难 点和薄弱环节,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脏、乱、差”得到 治理,农村环境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提供优质生态产品 的能力也显著增强。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结果 ,是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结果,更是全省环保系统干部 职工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的结果。 二、审视当前,创建工作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自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全国有133个市(县、区)被环 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市(县、区),有4595个乡镇命名为 国家级生态乡镇,其中江苏、浙江、福建分别有27、25、 17个国家生态市(县、区),分别有634、691、519个国家 级生态乡镇。我省目前仅有5个县(区)获得国家生态县命 名,228个乡镇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还没有创建1个 国家生态市,这与江西省在全国生态环境所处的位次不相 称,也充分说明我省的生态示范创建工作正面临着严峻考 验和巨大压力。造成我省创建工作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主观认识存在误区。一些市、县仍存在重GDP增 速、轻生态建设的错误意识,认为生态示范创建最终只是 拿一个虚牌子,没有获得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创建积极 性不高,至今未启动创建工作;有的市、县认为创建工作 是环保部门一家之事,政府不够重视,推进力度不大;还有 的县、乡镇、村是迫于上级的压力而被动创建,仅仅是把 其作为一项应付性工作来做,创建工作决心不大,行动不 力,投入不足,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结 果轻过程的现象,创建规划和工作机制也几乎是形同虚设 。 (二)长效机制还不健全。首先,生态示范创建是一 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而有些市、县在创建工作中部门 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创建工作合力不足 ,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没有建立。其次 ,目前仍有不少市、县环保部门没有设立生态科、股,严 重缺乏管理人员,导致创建工作不扎实,对已命名的县、 乡镇、村的管理也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导致不少地方环 境问题重新出现。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完善。  (三)  激励措施不够有力。据我们了解,江苏、浙江等 一些先进省份,凡是创建成功的地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 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在考核、奖惩方面,一是把创建工作 与领导干部实绩相挂钩,突出对主要领导的问责;二是设 立专项资金,严格实行奖优罚劣政策。而我省许多市、县 在这方面做得都不够好,有的即使是把创建工作纳入了政 府目标考核,内容上也只是轻描淡写,评分系数较低,执 行也不严,有的市、县即便是设立了奖补资金,但奖惩机 制也不够完善。 (四)创建水平有待提升。在一些重点工作、重点领 域、重点部位上,与江苏、浙江等先进省份相比,我们还 有较大差距。一是软件资料管理不够细,许多创建地区创 建资料不齐全、不规范,申报材料质量不高;二是环保基 础设施不够硬,城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仍然滞后,许 多乡镇未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些已建的设施处理效果 甚微。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尚未建立完善,无害 化处理率还不高;三是市容市貌、镇容村貌品位不高,城 区、镇区规划布局不合理,美化、亮化、绿化不到位,甚 至有些地方还存在脏、乱、差现象;四是特色亮点培育不 够精,我省有不少可以打造的生态亮点,但目前可以在全 国展示和推广的屈指可数。 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极大地影响和制 约全省创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 ,正视问题,制定措施,加大力度,把全省生态示范创建 工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