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张宝顺: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建设经济繁荣 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美好安徽而 奋斗 (2011年10月26日) 张宝顺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八届委员会向大会 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安徽省第九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国上下热 烈庆祝建党90周年,我省“十二五”顺利开局的新形势下召开 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 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系统总结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 工作,科学确立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进一步 动员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求 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把科学发展、全面转型、加速崛 起、兴皖富民大业推向前进。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省第八次党代会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 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省委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 神和中央各项战略决策,先后就推进自主创新、承接产业 转移、加快皖北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化文化体 制改革、制定“十二五”规划等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作出部署 ,积极探索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全省各级党组 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抢抓国家促进中部崛起 和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全面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 伟大工程,胜利完成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各 项事业取得新的巨大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跃上崭新平台。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强 力推进“861”行动计划,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 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 ,全省生产总值翻一番以上,达到12359亿元;财政收入增 长2.1倍,达到2064亿元。投资支撑力明显提升,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治淮骨干工程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 ,发展条件大幅改善。今年以来,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 较快发展,前三季度,生产总值增长13.8%,财政收入增长 34.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 长18%,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二是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粮食总产连创历史新高。工业主导地位和自主创新引领 作用更加凸显,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发展 ,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数和高新技术企业数均居中部首 位 , 三 次 产 业 结 构 由 1 8 . 1 ∶ 4 2 ∶ 3 9 . 9 调 整 为 14∶52.1∶33.9。中心城市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率 由35.5%提高到43.2%。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十一五”节 能减排目标顺利实现。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平台建设取得 重大突破,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开 局良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试点省建设进展顺利,合肥经济圈建设加快推进,皖北发 展势头强劲,一批经济强县快速崛起。特别是部分行政区 划调整平稳顺利实施,为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战略布局、 打造核心增长极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是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全 面完成,政府职能加快转变,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实施。农 村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在全国率先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任 务,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扎实开展,集体林权制 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成 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全覆盖。国有 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新的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显著提 升。地方金融体系逐步完善,合肥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建设 扎实推进。东向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取得实质性进展,与珠三角战略合作持续深化,与央企、 知名民企合作发展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与港澳台地区经贸 交流日益密切,中博会、徽商大会、经贸文化宝岛行等活 动成功举办,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四是人民群众生活大幅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加 ,“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88元,年 均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一番,达到5285元,年 均增长14.9%,增速居全国第一。积极探索以项目化手段、 工程化措施发展民生事业,创造性实施民生工程,累计投 入1243亿元,普惠全省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试点稳步推进。群众居住条件不断改善,保障性安居 工程加快建设。对革命老区、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 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扶持力度持续加大。援藏、援疆工作 扎实开展,对口支援四川松潘县恢复重建任务圆满完成。   五是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 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 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 断提升。始终坚持正确导向,舆论环境持续优化。文化体 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文艺创作 精彩纷呈,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精品力作和文化品 牌。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实施,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初步建立。文化产业异军突起 ,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文化产业基地迅速壮大,新型文化 业态加速发展。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安徽文化的辐射力 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六是社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步伐加 快,科技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 全面实行,职业教育大省建设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双百”工 程圆满完成。城镇医疗保障基本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普遍推开,城乡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日 渐完善,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总量稳步增长,就 业形势保持稳定。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成功举办第四届全国体 育大会。平安安徽建设有序开展,社会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初步建成,矛盾纠纷排查调处 和公共应急管理机制日益健全,和谐社区建设成效明显 ,信访秩序不断好转,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社会大局 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全感逐年提升。   七是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加强经济社会领域 立法,创新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增进监督工作实效,人大 工作呈现新局面。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丰富政治协商形式,完善民主监督机制 ,拓宽参政议政渠道,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水平不断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和壮大,民族、宗 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省进程加快,“五 五”普法全面完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持 续提高,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日益完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成效明显。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 ,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进一步巩固。   八是党的建设得到全面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扎实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效显著,广大党员 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科学发展能力明显提高。干部 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党委换届圆满完成 ,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各类人才队伍蓬勃 发展。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 执政方式,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深入开展创 先争优活动,涌现出沈浩、王坤友、周世友、房玫、王现 伟、吴群等一批全国重大先进典型,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增强。隆重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 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建党90周年等重大活动,进一步 凝聚了党心民心。着力优化政治生态,切实加强和改进新 形势下群众工作,干部队伍作风明显好转,干事创业的良 好氛围日益浓厚。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严肃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 断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进展。   过去的五年,是安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综 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益最多 ,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五年。五年的成就来 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坚强领导、亲切关怀的结果,中央政 治局各位常委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来安徽视察,特别 是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两次亲临我省,作出重要指示,提 出明确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增添了强大动力。 这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同心同德、 艰苦奋斗的结果,全省人民共同谱写了安徽现代化建设光 辉灿烂的壮丽篇章。在此,我代表中共安徽省第八届委员 会,向全省广大党员和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 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皖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向所有 关心支持安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表示 衷心的感谢!   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的主要体会是:必须坚持以 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安徽一切问题的 “总钥匙”,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发展,努力实现又 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把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结合起来,在深化省情认识中完 善发展思路,在贯彻宏观调控中抢抓政策机遇,牢牢把握 发展主动权;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激活内力 与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构筑竞 争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不竭动力;必 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党要管党 、从严治党,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 ,着力提高各级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营 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加速崛起、兴 皖富民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 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 题仍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产业转型升级任务 艰巨,经济社会发展中“两难”问题增多;城乡区域良性互动 、协调发展的局面尚未形成,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持续增 收难度增大;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更加凸显,统筹协调各 方利益关系的难度不断加大,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有 待提高,社会管理创新面临一系列新挑战;一些党员干部 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领导科学发 展的能力不强,少数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作风飘浮、脱离 群众、消极腐败,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 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不辜负全省人民 的期望和重托。 二、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国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变 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 经济转型处于新的孕育期,国内外产业转移方兴未艾,我 省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但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也 会增多。未来五年,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 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综合实力和 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既是大有 可为的黄金发展期,也是错综复杂的矛盾凸显期。我们要 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抢抓机遇,乘势 而上,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 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 轮驱动,坚持转型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生态良好、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 美好安徽。   贯彻这一指导思想,关键是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努力走出“六条新路”,确保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更加突出改革开放,走出中部地区科学承接、跨越 崛起的新路子。安徽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靠的是改革开放 ,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我们要进一步 弘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坚决破 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经济 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要充分发挥内陆开放前沿的区位 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 略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全面扩大对 内对外开放,加速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大循环,以大开放实 现新跨越。   ——更加突出创新驱动,走出资源性产业大省结构优化 、转型升级的新路子。面对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和更加激 烈的市场竞争,我省传统产业优势日趋弱化,迫切需要加 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我们要坚持把自主 创新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深入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 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快速突破战 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 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调发展、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更加突出统筹发展,走出农业大省城乡一体、区域 联动的新路子。我省城镇化水平总体较低,区域差异很大 ,统筹发展的任务还很繁重。我们要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 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把培育壮大中 心城市和城市群摆在优先位置,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力 发展县域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构建城乡一体 化发展新格局。要全面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科学考 核评价体系,引导各地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大对困难地 区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区域竞相发展、协调发展的生动局 面。   ——更加突出生态文明,走出后发地区低碳环保、持续 发展的新路子。青山绿水是我省的靓丽品牌和宝贵财富 ,也是重要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环 境为代价求得一时发展。我们要按照生态环境优美、宜居 宜业宜游的要求,把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摆上更 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 ,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更加突出人才优先,走出人口大省素质提升、科教 兴皖的新路子。区域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加速崛 起关键取决于人的素质。我们要进一步强化人才资源是第 一资源的理念,主动顺应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需要,着 力优化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 质量,加快培养引进创新型科技人才、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领域专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一大批创业型人才,进 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 ,培育素质型人口红利新优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 智力支撑。   ——更加突出富民导向,走出发展中省份普惠民生、和 谐发展的新路子。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只 有民生持续改善,经济增长才有持久动力,社会才能长治 久安。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加快经济发展 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更加重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 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 目标任务,努力打造“三个强省”,加快建设美好安徽,为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努力打造加速崛起的经济强省。奋力走在中部崛起 前列,实现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战略性 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增加值翻一番。结构调整取得重 大进展,经济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品 牌、核心技术和国际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和骨干企业,努力 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优质农产品供应及加工基地和内陆开放新高地。   ——努力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强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深入人心,全省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科技教育事业全面进步,自主创新能 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诚信合作、创新创业的精神风尚进 一步弘扬,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进 一步形成,信用安徽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创新能力 显著增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文化 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强省。生态文明观念在全 社会牢固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 长方式、消费模式加快形成。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大幅 提升,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水利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淮河、巢湖等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基本实现 江河安澜、人水和谐。城乡环境面貌变化显著,森林覆盖 率稳步提高,争创一批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培育建 设一大批美丽乡村,江淮大地山更青、水更绿,成为全国 重要的旅游休闲基地和创新创业高地。   我们坚信,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五年后的安徽 ,科学发展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人民生活一定会更幸福 ,崛起中的安徽一定会更美好!  三、全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速崛起进程,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牢牢扭住经 济建设这个中心,抢抓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机遇,切实把全 面转型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 益,努力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势头,不断夯实兴皖富民 的强大物质基础。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 道路,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突出产业 特色,坚持错位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 产业素质和核心竞争力。把扩大有效需求作为转型升级的 主抓手,深入实施“861”行动计划,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 快谋划建设一批牵动性强、综合效益好的重大项目;优化 消费环境,促进消费结构升级,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 生动力。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突破 口,围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 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重点领域,进一 步聚焦力量,强化政策支持,创新体制机制,全力持续推 进,加快形成若干支撑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把改造提 升传统优势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调整优化能源 原材料产业,巩固提升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 ,促进基础产业和加工制造业做强做优。把推动服务业大 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 、商务、服务外包、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 、文化旅游、家庭服务、体育休闲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 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显著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 平。按照布局集中、节约集约、环境友好的要求,建立健 全分工协作体系,强化产业配套能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企业、千亿元产业和千亿元园区。   (二)推动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化的过程就是经济 社会现代化的过程,要根据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构建更加 合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 展。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是推进城镇化的首要任务,要以行 政区划调整为契机,大力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支持合肥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支持芜 湖次中心城市建设,推进芜马跨江联动发展,加快铜池一 体化进程,共同构建滨江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格局;推动阜 阳、蚌埠、安庆、黄山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加 快淮北、淮南、马鞍山、铜陵等资源型城市转型步伐;促 进亳州、宿州、滁州、六安、宣城等城市完善综合功能 ,提升承载力和带动力。壮大县域经济是兴皖富民的重要 基础,要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为抓手,加快建设一批经济 强县,着力提升县域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支持基础条件好 的县城和重点镇提质扩容,努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小 城市。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环节,要 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下大力气解决进城农民在 就业、住房、社保、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 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   (三)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力度。农业、农村、农民 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 策,认真贯彻“三化同步”战略部署,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 “三农”现代化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为突破口,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 效农业,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全面实施新增粮食 生产能力规划,加快发展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积极 培育林特产业,显著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深入实施农 业产业化转型倍增计划,着力培育一批“国字号”品牌和领军 企业,打造一批百亿元产业集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精深 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学编制村镇建设和村庄布点规划,以中心镇、中心村为 载体,以土地整治整村推进为抓手,大力实施农村危房改 造和村庄整治,引导农民适度集中居住,强化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建设,打造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设施配套 、环境整洁的新型农村社区。农村改革已进入城乡联动新 阶段,要以激活生产要素为核心,全面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力争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大力培育 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现代 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农业 规模化、组织化水平;开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 ,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深化 农村金融改革,加快农村银行发展步伐,积极发展农村小 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创新抵押担 保方式,积极构建符合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的现代农村金 融体系。   (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塑造竞争 新优势的根本途径。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为重点 ,深入推进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加快构建以企 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努力打造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自主创新高地。顺应产业 升级趋势和市场需求导向,凝炼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 目,着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不断强化科技对经济发 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强产学研战 略联盟、技术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建设,加速科技成果向 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 新兴产业和自主品牌。充分发挥国家赋予合芜蚌自主创新 综合试验区政策效应,完善鼓励自主创新的法制保障、政 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大力培育引进创新型人才 、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   (五)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安徽区域特色鲜明,必须 按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 导、科学考核,加快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 国土空间开发格局。高水平建设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做大做强合肥经济圈,加快推进江北、江南集中 区建设,着力培育一批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加快构建以先 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充分发挥圈带 聚合效应,打造引领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加快皖北地 区发展步伐,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着力改善发展条件,强 化资源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培育壮大煤电、食品、医药 、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加速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努力成为兴皖富民的新 支撑。深入推进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努力建成 世界一流的旅游观光度假地。支持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充分 发挥生态环境、红色旅游等特色资源优势,实现绿色发展 ,加快兴区富民。加大对山区、库区、沿淮行蓄洪区、江 淮分水岭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显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六)强化基础承载能力。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构 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基础设施体系,夯实加速崛起的 基础支撑。抓住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历史性机遇,全面 实施水利安徽战略,突出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进新 一轮治淮工程,加快长江干流河道整治和主要支流治理 ,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认真做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 固,推进引江济淮(巢)等骨干水资源配置工程,加强城市水 利建设,积极构建与全面小康社会基本适应的现代水利支 撑体系。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 路和主要铁路枢纽建设,加强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建 设,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大力实施县乡公路改造、危 桥加固改造和安全保障工程,提高重要港口和干支流航道 等级,优化机场布局,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加快形成 便捷、安全、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大能源 输送通道建设力度,积极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大力实施新 一轮城乡电网建设与升级改造,加快完善成品油和天然气 管道网络,切实保障能源安全供给。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 深度融合,积极开展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三网融合”,积极发展物联网产业,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和服 务信息化,显著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   (七)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步伐,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 提升行政效能,打造一流发展环境。强力推进国有企业改 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造和兼并重组 步伐,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加 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指导和规 范管理,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更多富有活 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 主体功能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健全财政转 移支付制度,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体制机制。 创新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引入竞争机制,扩大购买服 务,推动形成多元参与、公平竞争的服务格局。积极推进 金融改革创新,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引进更多境内外金融 机构,大力发展多种金融业态,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社会 融资总量,加强地方金融监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经济发 展能力。扩大开放是转型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加速崛起的必 由之路,要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