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王秉清:在市委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在市委农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 王秉清 (2013年1月21日) 同志们: 这次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一是认真贯彻落 实党的十八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 神;二是总结我市2012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2013年 农业农村工作。经市委、市政府研究,我就近年全市农业 农村工作发展形势作简要分析,对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总 体思路、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发展形势,坚定发展信心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 ”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 少取放活方针,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促进了粮食产量稳定增长 ,农民稳定增收, 农村社会稳定繁荣,为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 展、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过去的一年 ,按照市委“三化同步”重大战略部署,以农民增收为核心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为 重点,着力发展农业八大产业,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继 续保持了农民稳定增收,农业健康发展、农村社会稳定的 好形势。 一是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形势。2012年,预计实现 农民人均纯收入6087元,同比增长16.7%,实现农业增加值 174.96亿元,同比增长8.9%。其中烟叶生产是最大亮点,全 市种植烤烟93万亩,收购烟叶十三年首次突破200万担大关 ,达201.67万担,重新夺回全省第一的位置。粮食生产在去 年大灾的基础上呈现较好的恢复性增长,总产达276.22万吨 ,同比增长21.6%。畜牧业在动物疫病偏重发生和价格波动 较大的严峻形势下,保持了平稳增长,确保了全市城乡肉 食品的有效供给。 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近10年是我市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最大、形势最好、覆盖面最广的10年 ,特别是国发2号文件下发和贵州实施三位一体建设以来 ,中央、省对我市水利、林业生态和石漠化治理等方面的 投资呈大幅增长态势。2012年水利建设投资24亿元,烟草 大水源及烟基工程建设近10亿元,石漠化和林业生态建设 达5亿元。如加上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全年的基础设施投入达50亿元以上。通过这些投资 ,一方面极大改善了农业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农业机械化 、信息化、水利化、产业化水平大幅提高;另一方面,拉 动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植了 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了投资一块、治理一片、富裕 一方的好形势。 三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我市 抢抓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机遇,以做强 做大“八大产业”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茶叶 、辣椒、中药材、干鲜果、酒用高粱、商品蔬菜、生态畜 牧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优势品牌日益突出。我市绥阳县 获得了“中国金银花之乡”、正安县获得了“中国白茶之乡”、 桐梓县获得了“中国方竹之乡”、遵义县和绥阳县获得了“中 国辣椒之乡”,同时,湄潭翠芽、兰馨雀舌、凤冈富锌富硒 茶、赤水石斛等优质农产品品牌声名鹊起,发挥了较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加快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农业产 业化经营明显加快,2012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 入102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不含烟酒)总产 值达到180亿元。收购农产品40亿元。 四是扶贫开发力度加大。2012年我市湄潭、凤冈、余 庆、务川、正安、道真6县纳入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规划 ,习水、赤水、桐梓3县(市)纳入国家乌蒙山片区扶贫规 划。同时,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习水县和 20个乡镇的“减贫摘帽”工作通过了省级验收,草地生态畜牧 业扶贫项目、优质干鲜果、茶叶等产业扶贫项目和整村推 进工作有序推进。全市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1万人,完成 86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 五是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近年来,我市各地创新 农业发展方式,跳出农业抓农业,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 在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大劳务输出的基础上 ,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全市休 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1287个,从业人员达23726人 ,带动农户21852户,接待人次327.41万,营业收入达 2.05亿元,其中农副产品销售收入8125.6万元。 六是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不断探索 土地流转、“三资”转换、信用乡镇、林权制度、供销体制、 水管体制等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农村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42个,土地流转101.6万亩。 2012年,我市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网点建设 513个,实施农家店信息化改革试点600个,配送中心43个 。特别是蔬菜农超对接直销店在抑制中心城区蔬菜价格上 涨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012年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丰收之年,成绩显著,效益 明显,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蔬菜 价格上涨。去秋以来,我市中心城区蔬菜产品价格一直高 位运行,已成为我市物价上涨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并呈 持续上扬之势。作为农业农村工作者责无旁贷,大家务必 要引起高度重视,千方百计抑制蔬菜价格上扬,确保中心 城镇蔬菜产品的有效供给,真正使我们的“菜篮子工程”成为 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压力 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当前国内一些地方毒奶粉 、毒豇豆、毒香蕉等农产品安全事件频频在媒体上曝光 ,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应和高度关注。去年,我市动物5号 病和奶牛布鲁氏菌病等疫病在一些地方发生,一方面给部 分养殖农户和养殖场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给 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增大了我市农产 品质量监管工作的压力,敲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警 钟。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治,已成为农业农 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三是农民增收后劲不足。一方面 ,占农民收入较大份额的粮食、油料、烤烟、生猪等产业 比较效益呈下滑趋势,另一方面茶叶、蔬菜、中药材、干 鲜果等后续产业还在培育和发展中,在农民收入中所占份 额还不大。同时,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外出务工创 收空间出现萎缩现象。四是粮食生产形势不容乐观。随着 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均耕地面积减少,加上自 然灾害频发、个别地方农业技术推广滑坡等因素制约,我 市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乏力。五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农业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龙头企业少,产业链条短 ,带动能力弱。农民组织化程度低。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务必要认清发展形势,在 总结经验、找准差距、剖析问题的基础上,坚定发展信心 ,创新工作思路,找准工作重点,改进工作方法,狠抓措 施落实,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二、创新工作思路,落实工作措施 目前,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 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四化同步”推进中,农业现代化是我 市明显的短板。加速我市农业现代化是历史赋予我们农业 农村工作者的使命,我们要不辱使命,不断挖掘潜力,激 发活力,发挥优势,抢抓机遇,排难攻坚,用新的工作理 念和方法,认真贯彻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抓住稳 定粮食生产这个首要任务,牢牢抓住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 这个关键环节,牢牢抓住农业农村生活生产这个基础工作 ,牢牢抓住促进农民增收这个核心问题,牢牢抓住建设农 业高效示范园区这个载体,奋力实现两个率先,推进农村 经济跨越发展。 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总体思路:一是要 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 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农民收入是反映农民富裕的重 要指标,也是衡量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指标。我们一切工 作都要围绕农民增收想对策、想办法,千方百计开辟增收 渠道、强化增收措施、落实增收政策。二是要千方百计保 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牢牢抓住稳定粮食生产这个首要 任务,千方百计提高复种指数,提高亩产效益,努力抓好 “菜篮子工程”,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三是要千方百计 转变农业生产增长方式。牢牢抓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这 个关键环节,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优 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提升农产品质量,打造农产品品牌 ,提高经济效益。四是要千方百计抓好现代高效农业示范 园区建设。各地要切实加强园区建设的领导,要高标准、 高起点,把园区建成具有遵义特色,能展示我市农业农村 经济发展成效的示范样板。 五是要千方百计丰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内涵。 要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的 同时,全面推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四在农 家”向边远山区拓展延伸,带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全面改 善,提升农村生活质量水平。同时要创新社会管理,总结 推广余庆“三不出”经验,确保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六是要千 方百计抓好“853”工程和农民收入过万元工程。即要坚持以 “农业八大产业”为抓手,大力培育50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建设市级以上3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到2015年 ,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今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实现粮食总产量 300万吨左右,油菜籽总产量20万吨,烟叶收购200万担 ,肉类总产量55万吨;农业增加值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 入增长17%以上;减少农村贫困人口20万人,实现正安县和 20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10万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80万人,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 资34亿元。 围绕总体思路和任务目标,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