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王波同志:在市政府第五次全体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王波同志在市政府第五次全体会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2018 年7 月24 日)   今天召开市政府第五次全体会,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省委十一 届三次全会、省政府第二次全体会、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 神,分析当前形势,安排下半年工作。今天各位副市长对 分管工作已作了书面安排,材料已印发,请大家结合实际 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 紧迫感   今年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政府认真落实市 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保持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 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做好稳增长、 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推动上半年全市经济 稳中有进、民生保障持续加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多数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去年同期。全市实现地 区生产总值572.15 亿元,增长6.5%,较去年同期高0.9 个百 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22 亿元,增长12.8%,增 速较去年同期提高7.7 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86.26亿元,增长0.2%,增速回落明显,居全省第19 位 ;争取到上级各类资金73.08 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额172.18 亿元,增长11.1%,居全省第16 位,增速较去年同 期提高0.2 个百分点。出口总额7.1 亿元,增长31.1%。经济 景气指数持续向好, 6 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54.3%,环比上升 1.9 个百分点,连续4 个月扩张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持续显现,产业经济效 益持续好转。工业方面,经济“底盘”较为稳固,攀钢、钢城 等大企业工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发展质量趋好 ,1—5 月,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8%,利润增长 43.2%、利润增速居全省第5 位; 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技改 投资增长12.9%,高技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6%、增 速居全省第 2 位。服务业方面,规模持续壮大,贡献稳步 提升,1—5 月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20.4%,比去年 同期高15 个百分点,居全省第4 位;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 值增长7.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31.7%。农业方面 ,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增长6 %、 1 1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 . 2 %,增速居全省首位。   (三)市场活力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数量达8.4 万户,增长10.2%。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2.64 亿元、增长 10%,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72 个、到位资金46.81 亿元;民 间投资130.76 亿元、增长20%,连续13 个月正增长。房地 产和建筑业方面,房地产开发投资3 3 . 3 2 亿元,增长 49.1%;商品房销售面积82.52 万平方米,增长41.8%,连续 22 个月正增长;建筑业完成总产值115.48 亿元,增长 53.4%,居全省第2 位。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增长较快,对经 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明显。   (四)财税金融运行总体良好。国税、地税分别组织 收入 36.28 亿元、19.51 亿元,增长20.9%、20.5%。一般 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23.65 亿元,增长25.9%,占 73.4%。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007.35 亿元、 783.67 亿元,比年初分别增长2.7%、下降1.5%。   (五)“两大硬仗”有序推进。大理—攀枝花—昭通高铁 项目作为四川省全团代表建议之一提交全国人大,大理—攀 枝花段已通过国家铁路总公司预可研审查;成昆铁路复线 加快建设。成功开通直飞南京航线,即将开通至西安航线 ,航空旅客达16.43 万人次,增长31.4%,大力开展机场迁 建前期工作。攀大(大理)、攀宜(宜宾)、攀盐(盐源 )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六大工程有序推进。   (六)“三大攻坚战”取得明显成效。认真落实9 个防范 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方案,集中开展房地产领域专项整治 ,化解政府存量债务2.34 亿元。开展十项安全生产专项整 治和交通安全集中治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 市信访批次、人次分别下降8.1%、19.2%。深入推进21 个扶 贫专项,15 个贫困村“五有”总体达标率达90%,6636 名贫 困人口“一超六有”总体达标率达80%。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 交办案件已全部办结,省级环保督察反馈的237 个问题已整 改216 个。   (七)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十项民生工程及50 件民生 实事”执行项目资金20.8 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0992 人、完 成年度目标的66.7%,新建停车位424 个,建成公立幼儿园1 个,建成公共厕所23 所,棚改签订货币化安置协议1.2 万户 、完成52%。   (八)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项 目审批时限从116 个工作日缩减至33 个工作日,不动产登 记由2个月压缩至5 天,全面试行项目代建制。政务服务进 一步下沉到县(区)和乡镇、街道服务中心,“最多跑一次 改革”取得明显实效。   上半年市政府坚持把党的建设贯穿到政府工作全过程 ,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 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召开市政府 党组会6 次,及时高质量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和省委、市委重大工作安排。认真落实省委“大学习大讨论 大调研”部署,围绕推进全市高质量发展完成重点课题8 个 ,扎实开展“两转一提”,推动政府系统思想政治和专业能力 建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一是部分主要经济指标低于年初预期和全省平均水平 ,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县(区)分化发展不平衡特点 显现,应加力加劲。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低于目标1、3.9、7.8 个百分点 ,低于全省1.7、3.4、10.4 个百分点;县(区)发展不平衡 ,部分县(区)重要指标低于全市,特别是东区、盐边县 的投资分别负增长20.1%、12%。二是投资后劲不足。上半 年新入库项目投资额仅201.1 亿元、下降47%;48个省、市 重点项目投资进度仅为41.3%、34.8%。这是我市与其他市 (州)比较发展不足最大的短板。三是工业增长乏力。规 上工业增加值仅增长4.6%;工业行业增长面仅51.6%,远低 于全省的82.9%;尤其是工业投资不足的问题突显,除4 月 份增长0.9%,其余月份均负增长,如不尽快扭转这种被动 局面,我市与其他市(州)工业经济差距将会更大。四是 财政支出压力趋紧,化解政府债务任务较重。一方面,我 市被财政厅列为债务风险预警地区,另一方面,重大基础 设施和公益性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量大且资金供给趋紧 ,政府债务化解压力较大。五是安全、环保压力进一步加 大。上半年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上升 75%、84%,今年入汛以来雨量集中,防汛减灾压力增大。 中央环保督察组将下沉开展“回头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六是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环境培育差距较大。部分县(区 )主要领导带头抓工业招商的精力摆布不够,目标不够精 准,成效不够明显;对引进落地工业项目,亲自统筹服务 不够,过于强调客观原因,主观努力不够。个别市级部门 统筹协调和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专业能力还不足,抓落 实的力度和实效都还有差距。   总体看,全市仍处于经济回升期,但回升基础还不牢 固。大家既要进一步坚定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又要始终 保持慢进亦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经济在保持较快发 展速度的基础上,努力争取较快发展速度的高质量发展 ,确保全年预期目标圆满完成。   二、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省政府第二 次全体会和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聚焦新目标、落实新 部署、展现新作为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是我省在转型发展 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省政府 第二次全体会对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市 委十届五次全会对攀枝花下一步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路 径作出了明确安排。全市政府系统必须把学习贯彻上述会 议精神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狠抓省委省政府和市 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用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 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 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是为四川改革发展 量身定做的“定盘星”,是做好新时代四川工作的根本遵循。 《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 要指示精神的决定》,对“十个指明”一项一项作出安排部署 。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新 发展理念,持续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确保 党中央大政方针在我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二,全面落实市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 委省政府对攀发展定位抓实载体建设。主动落实“一干多支 、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重大战略谋划,围绕 建成国家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力做好“钒钛”文章 ,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改革、协调协 同等方面加大先行先试力度,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产业链高 端,推动钒钛“五个一工程”不断取得新突破。围绕提升现代 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特色精品农业,推 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围绕建成国际阳光 康养旅游目的地,全力做好“阳光”文章,高标准推进农文旅 融合发展,建设阳光生态经济走廊,加快五个“康养+”产业 项目化具体化进程。围绕建设川西南、滇西北区域中心城 市,统筹抓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社会事 业优质均衡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等各项工作,增强攀枝花 在区域发展中的辐射力、带动力。围绕建实四川南向开放 门户,打好交通建设硬仗,加快建设现代立体综合交通枢 纽;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扩大与南 向国家的产业供应链和经贸人文合作。围绕建设攀枝花水 电消纳产业示范区,积极争取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切实帮 助企业降低成本。   第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好 三大攻坚战,在全省率先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量力 而行、尽力而为抓好民生工作,在全面完成十大民生工程 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