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刘焕鑫厅长: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开展“质量安全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刘焕鑫厅长在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开展“质 量安全年”活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 话 (2015年2月25日)   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厅党组给大家拜年!祝大家新春快乐,羊 年吉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 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质量和安全工作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 ,总结2014年全系统“管理提升年”工作,安排2015年全系统 “质量安全年”任务,动员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抓好工程质量 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力推动全省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安全 发展、可持续发展。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全省交通运输“管理提升年”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系统从促进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 振兴大局出发,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保安全这个目 标,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完善管理制度,破解 发展难题,实现了交通运输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    (一)抓管理促创新,工程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加强设 计管理创新。围绕加大勘察设计深度、提高勘察设计质量 这个目标,探索建立了以技术政策制度化、勘察设计标准 化、技术指导动态化、总结交流常态化、质量管理规范化 、施工服务及时化、质量问题责任化为主要内容的“七化”管 理模式,有效减少了设计问题的发生,促进了设计质量不 断提升。二是抓好高速公路质量管理。建立了原材料准入 制度和业主中心试验室,对沈康三期等4个项目实施“管控一 体化”,严格查处工程建设违规行为,构建了“市场化与专业 化”相结合的养护模式,保障了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行质量。 兴城至建昌、灯塔至辽中、盘锦港疏港3条高速公路路面工 程交工合格率达到99.6%,创历史新高。三是强化普通公路 质量管理。全面推行农村公路“七公开”,让群众监督项目实 施,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大力推进普通公路工程管理 标准化、养护管理规范化、科技管理创新化和综合管理精 细化,建设、养护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在交通运输部 2014年度国道路况监测中,辽宁省取得了全国排名第一的 历史最好成绩。    (二)抓关键重实效,建设成本有效降低。一是优化设 计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和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对沈阳至 四平改扩建、丹东大东港疏港路、营口仙人岛港疏港路等 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进行了优化调整,合理确定建设标准 和规模,促进设计方案更加科学。二是狠抓关键环节管理 。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重点建设项目招投标 管理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工程设计变更 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实现了招投标管理的零投诉、零 举报。对12个高速公路项目和31个设计变更项目开展造价 审查。采取将施工标准化纳入合同管理的办法,优化施工 组织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全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 化综合得分达到92.8分,比上年提高了1.7分。三是健全材 料、技术和资金管理。建立材料甲供制度,推广应用抗冻 引气混凝土、冲击碾压设备等技术和设备,合理降低工程 造价。大力推进债务再安排,积极争取地方债券资金支持 ,千方百计降低融资成本。    (三)抓常态强机制,市场管理更加规范。一是加强建 设市场监管。开展对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市场的专项整治 ,重点加强设计企业和施工企业的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 果与市场准入和招投标挂钩。对29家监理企业、387名试验 检测单位、工地试验室和拌和站负责人实行专项督查,严 肃查处了一批履约能力差、无资质上岗人员,市场主体执 业行为和履约能力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强道路运输市场监 管。坚持以日常监管为重点,规范了道路客运经营许可和 客运业务办理工作,重点加强对春运等重点时段、客运站 周边等重点区域的运输执法检查,联合省公安交管部门开 展了道路客运非法营运、道路货运违法行为专项整治,严 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三是加强水运市场监管。健全 完善了水运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建立国内船舶代理业务 “属地一照备案制”,开展了中日集装箱航线督查、中韩客货 班轮运输专项整治、陆岛旅客运输专项整治,督促“未批先 建”项目限期补办手续,营造了规范有序的水运市场环境。    (四)抓节能促减排,低碳建设得到加强。一是加大道 路运输结构调整力度。严格执行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 管理,对客运实载率低于70%的线路不再新增运力。完成 2460台城市公交车和7138台城市出租汽车清洁能源和新能 源应用,城市公交车和出租汽车“油改气”比例达到36.4%和 76.5%,分别提高16.3个百分点和21.3个百分点。全省万吨 级以上船舶达到740万吨,占总运力的92.3%。二是大力推 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广泛应用路面再生和温拌沥青技 术,稳步推进ETC车道建设、地源热泵改造、LED节能灯具 应用。特别是在全国首推绿色拌合站概念,建设了康平、 昌图、辽阳中心站等3家绿色拌和站。引进绿色维修项目 4项,更新绿色维修设备121套。三是加快发展多式联运。 大力推进甩挂运输,全省37家企业的1200辆牵引车和 1800辆挂车参与甩挂运输,同比增长33%和19%。辽鲁陆海 货滚甩挂运输大通道正式通航。锦州等6市至桃仙机场实现 一站式换乘。    (五)抓责任查隐患,安全生产持续稳定。一是严格落 实责任。认真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工作 职责,全省交通运输部门均建立了安全管理工作机构,配 备了专职人员。同时,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提高了安全生产的预防、管理和控制能力。二是加强制 度建设。制定下发了安全生产约谈办法、重点监管名单管 理办法和事故责任追究办法等制度,促进安全生产管理制 度化、规范化,实现了安全生产依法治理。三是强化隐患 排查。建立了“厅长包片、处长包市、全员参与”的安全生产 隐患排查督查机制,以道路运输、水上交通、公路隧道和 危险化学品运输为重点,组织开展了11次安全生产专项整 治活动,及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四是抓好应急救援管理 。健全完善应急预案,积极组织应急救援演练,与交通运 输部救助打捞局、省公安交管部门和气象部门建立了合作 机制,提高了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六)抓服务惠民生,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一是推进物 流业、新型城镇化和旅游业发展。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 交通物流业发展四年行动计划(2014—2017)》和《关于交 通运输引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意见》,积极推进旅游 路建设,完善旅游路配套设施,促进旅游业发展。二是深 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转移和下放行政审批和行政 职权事项22项,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5项,其中12项纳入交 通厅行政审批大厅办理(8项实现网上审批),建设区域性 行政审批大厅88个,实现了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审批、一 条龙服务。三是加快公共交通和“交邮”合作。优先发展城市 公共交通,制定了全省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 法。完成5条沈阳至抚顺城际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全省 7个客运站叠加邮政便民服务,55条线路开展代运邮件业务 ,在全国率先实现县级以上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四是加 强高速公路服务区和路政管理。维修改造高速公路服务区 68个,全面推行卫生间5S等级管理和24小时不间断清扫 ,在西海服务区开展了多元化经营试点,满足群众多样化 需求。大力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创建路政管理规范路 1124公里、规范村63个。全面开通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 电话,减免高速公路“绿色通道”等车辆通行费14.2亿元。    (七)抓制度强规范,行业建设提质增效。省交通厅机 关制定了《厅机关会议管理实施细则》、《厅公务出差管 理实施细则》、《厅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实施细则》、《厅 党组会议厅长办公会议业务会议工作规程》等13项规章制 度,从公文处理、会议活动、公务接待、出差管理、财务 管理等多角度改进和加强机关管理,促进了机关建设规范 化、制度化。全系统切实加强党建和廉政建设工作,严肃 工作纪律,落实工作责任,改进工作作风,促进机关规范 有序、高效运转,树立了全省交通运输部门的良好形象。    2014年,全省交通运输发展任务艰巨而繁重。全系统立 足行业实际,努力克服任务重、压力大、难题多等诸多困 难,坚持把“管理提升年”活动融入到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主动查摆问题,勇于探索创新,狠抓整改落实,有效解 决了一大批交通运输发展需要、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 难点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交通运输持续健康发展。    二、扎扎实实地开展全省交通运输“质量安全年”活动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交通运输行 业是一个直接服务公众出行的社会性行业,质量和安全是 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两大基石。做好质量和安全工作,既 是事关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关系社会稳定的重 大政治问题,更是涉及广大群众出行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 。目前,全省交通运输质量和安全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 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从工程质量看:质量意识淡 薄,“重主体、轻附属”现象普遍存在;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 ,合同履约意识不强;质量管理比较粗放,以包代管、偷 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新技术、新工艺推广不及时,施工 精细化程度不高;地区间、行业间质量管理不平衡,与经 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从安全生产看:思想认识不到 位,企业主体责任落得不实;企业安全投入欠账较大,安 全措施和安全监管力度不够;公路桥梁、隧道安全管理压 力有增无减,道路危险品运输和港口罐区危化品安全监管 任务艰巨;公路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尤其是农村公路安 保设施不健全;基层单位安全生产编制、人员配备不足 ,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依然存在。对于上述问题 ,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