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廉凯:在全省信息化推进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廉凯在全省信息化推进工作座谈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交流2015年全省信息化 推进工作,深入分析形势,研究部署2016年重点任务,确 保“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刚才,5个市经信委、7个信息 化支撑服务单位做了典型发言,讲得非常好,听了很受启 发。因时间关系,还有部分市和单位没做典型发言,但他 们的工作也有很多创新和亮点,信息化推进处已经将这些 书面材料汇总印发给大家,希望大家互相参考借鉴,也请 参会的各位信息化专家、有关单位领导和同志们提出宝贵 意见和建议。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15年信息化推进工作回顾   2015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省认真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一个定位、三个提 升”的要求,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打好稳增长调 结构主动仗,工业经济呈现出运行平稳、结构优化、动力 转换、质量提升的发展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 长7.5%;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36万亿元、增长 12%,其中软件业务收入3750亿元、增长20.8%。这些成绩 的取得,是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 部门和广大企业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在座的从事信息 化工作的同志们,大家更是兢兢业业、齐心协力,加快推 进信息化发展,为全省经济在困难的形势下保持稳定增长 ,提供了有力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全省情况看,有 以下几个特点:   (一)两化融合深入推进。一是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 系贯标试点。组织了第二批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 点企业和咨询服务机构申报,60家企业入选贯标试点,与 江苏省并列全国第一;9家单位入选咨询服务机构,数量居 全国前列。积极推动贯标服务机构与试点企业进行对接 ,去年首批39家试点企业中,已有27家顺利通过认定并取 得证书,10家通过第三方评审,还有2家正在加快试点进程 。其中,济南6家、青岛7家均取得认定证书,两市首批试 点任务在全省率先全部完成。二是组织实施两化融合发展 水平评估。连续第4年开展了面向17市及重点工业企业的两 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形成了2015年度全省两化融合发展 水平评估报告,成为省委科学发展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去年,我省工业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指数达到 57.08,居全国前列;达到信息化综合集成水平以上的企业 占全部规上企业的比重达38.07%,比“十二五”初提高了10个 百分点。全省具体评估情况已经印发了通报,大家可以详 细查阅,这里不再具体阐述。三是持续开展两化融合深度 行系列活动。按照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提出的“敲开核桃、 一业一策”的要求,注重采取“细分行业抓对标”的形式,突 出了“互联网+”这个主题,先后组织了机械、服装行业和淄 博、东营、聊城等20场专题活动,为企业提供两化融合政 策、知识等培训服务。其中在红领集团举办的服装专场 ,100多家服装企业现场学习红领经验,学会了“什么是个性 化定制、为什么个性化定制、如何实现个性化定制”,取得 良好效果。四是两化融合重点项目进展顺利。700个两化融 合专项行动重点建设项目,已经完工209个,开工在建 405个。储备信息产业发展股权引导基金项目265个,融资 规模85.6亿元。编制发布了第四批两化融合先进适用技术和 装备导向目录项目103个,引导工业企业加快与互联网融合创 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争取国家第二批互联网与工业融 合创新试点企业4家,总数达到8家。   (二)“互联网+”迅速落实。一是制定印发《山东省“互 联网+”发展意见》。李克强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 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 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我们迅速行动,紧密跟踪衔接 国家有关部门,于6月29日,由省信息办、经信委制定出台 了《山东省“互联网+”发展意见》(鲁信办字〔2015〕2号 ),明确了发展“互联网+”要着力“突破新技术、研发新产品 ,开发新服务、创造新业态,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 业”,提出了“融合传统产业、衍生新兴产业、带动公共服务 、完善基础保障” 4个提升目标以及4个重点领域、12项重点 任务、8项工作措施,提出了全省推动“互联网+”的时间表和 路线图。由于衔接及时、紧密,省里这个文件与7月1日国 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5〕40号)内涵外延大体一致,在关于“互联网 +工业”指导上基本相同,为推动全省“互联网+”经济加快发 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济南、青岛、烟台、德州等市立足本 地实际,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家及省“互联网 +”计划的实施意见,对以“互联网+”为路径推动工业转型发 展提出了思路措施。东营市出台了《智能车间专项试点实 施方案》,落实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智能设备补贴和项 目贴息,认定了骏马石油装备等首批5家“智能车间”专项试 点。潍坊市组织企业实施“智能工厂”试点,给予不低于50万 元的奖励。二是组织召开了全省互联网+制造现场会议。去 年8月20日,省政府在海尔集团召开了全省“互联网+制造”现 场会,学习海尔、红领经验,对下步工作进行部署。会议 采取主、分会场电视直播形式,17市、139个县(市、区 )近万人参加,会后印发了会议材料汇编,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加大“互联网+”宣传推广。会同省委宣传部举办了“互 联网+在山东”全国网络媒体采访采风活动,集中宣传“互联 网+”企业品牌、标杆案例、重点产品和服务。累计发布和转 载稿件1.37万篇,参与活动的50家网站阅读量达400万人次 。青岛市组织召开“海尔报告会”,邀请张瑞敏为全市700多 名党政干部和企业家解读“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转型与创新 发展”,凝聚了全市互联网+共识;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互联 网工业大会。来自全球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国内有关部委 及30多个省市的300余位代表参加了大会,宣传推介了青岛 制造、青岛模式和青岛平台。   (三)信息网络加快提速。去年以来,郭树清省长、 张务锋副省长高度重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多次批示要求 加快提高我省互联网普及应用水平,全面提升对“互联网 +”的支撑服务能力。去年12月8日,郭树清省长在省经信委 “关于互联网普及率有关情况的汇报”上批示:“我省互联网 普及率排在晋、新、青、冀之后出人意料,应研究提出解 决方案”; 12月18日,张务锋副省长在中国移动与山东省政 府深入推进山东互联网+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建议提纲上作出 批示,要求抓紧会商研究提出意见;今年2月17日下午,张 务锋副省长主持召开全省通信业发展提高服务水平专题会 议,研究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的具体措施。各电信企业认真落实省政府领导重要批示精 神,大力开展“宽带山东”建设,加快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工作 ,到去年11月,我省已经全面建成“全光网省”, 17市全部 实现全光网城市,城区80%以上家庭具备100兆光纤接入能 力,宽带用户平均接入速率达到10兆以上,行政村通光纤 基本实现。建成4G基站超过10万个,实现乡镇以上地区网 络深度覆盖。新培育国家“宽带中国”示范城市3个,总数达 到7个。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8.9%,5年来增长了13.7百分点 。   (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一是着力优化电商发展环 境。从去年7月份开始,计划在全省105个县(市、区)开 展“工业电商百县行”系列公益活动,广泛开展工业电商解决 方案培训、电商发展规划咨询、工业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 等活动。到去年底,已经在30多个县(市、区)开展了活 动,培训企业3672家,帮助305家企业开展了网络营销,受 到企业和基层部门的普遍欢迎。淄博市出台了《关于加快 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财政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支 持电子商务发展。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5000万元专 项资金,对带动性强、辐射面广的电子商务项目进行重点 扶持。德州市培育了总建筑面积6.4万平方米的电商产业园 ,执行物业、水电等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2015年入驻企 业达到161家。二是加强运行分析和基础研究。从2014年开 始,建立了电子商务季报制度。选择不同层面、不同领域 、不同类别的200家电子商务重点企业进行直接调度分析 ,分季度编印重点企业运行情况快报,去年共印发简报4期 。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6万亿元,“十二五 ”期间年均增幅在25%以上。全省重点调度的70个第三方电 商平台交易额实现2055.4亿元,同比增长32.1%。70家传统 企业自营电商销售额实现1545.2亿元,占全部销售额的 38.1%,同比增长28.1%。60家电商服务企业业务收入近 10亿元,同比增长73.6%。编写发布了山东省电子商务发展 报告及蓝皮书,为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三是组织开展了第二批电子商务重点企业认定。新培育 电子商务龙头企业122家,促进了全省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东营市重点培育“胎大王”橡胶轮胎电商、休斯敦石油装备、 华东石油交易中心、黄河三角洲石油化工等一批电商平台 做大做强,2015年全市重点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突破600亿 元。   (五)工业云试点进展顺利。我省工业云平台是全国 首批试点平台之一,2014年7月在全国工业云创新服务试点 工作交流会议上正式启动,为全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 提供服务。去年7月,工信部在南京召开了工业云专题会议 ,江苏、天津和我们山东作了经验介绍。2015年工信部公 布了智能制造试点,我省工业云平台成为全国唯一的云制 造试点单位。去年以来,按照国家试点工业云平台建设内 容和要求,工业云充分发挥我省信息产业基础优势,大力 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云制造、个性化定制和众创、众包、众 筹、众扶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 知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产业组织新模式、新业态,选 择了工程机械、纺织服装等特色优势行业,面向产业链和 产业集群,不断扩大工业云应用试点,促进重点企业信息 共享和数据开放。同时,坚持线上与线下结合、行业与区 域结合、综合与专题结合等方式,加强平台服务内容展示 、用户培训和宣传推广。烟台、滨州、日照、威海等市搭 建了中小企业云体验中心,与中小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积 极开展培训创业、市场开拓、投资融资等服务。泰安市以 泰山玻纤等16家企业为试点,开展了工业云应用体验活动 ,取得初步成效。目前,省工业云平台服务企业的数量已 经超过4000家。   (六)智慧山东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一是推进智慧园 区试点。认真落实《山东省智慧园区建设与管理通用规范 》地方标准,加快第一批 “智慧园区”试点进程,新支持6个 试点园区财政扶持资金600万元。组织开展了第二批“智慧园 区”试点申报工作,目前正在对各地申报的材料进行审核论 证。二是研究制定智慧城市标准规范。据不完全统计,全 省90%的地级城市和45%的县级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 的规划目标。相关部门累计批复县级以上试点示范53个 ,建设内容涉及交通、市政、教育、应急等20多个领域。 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建设内容不 尽规范。为此,我们制定印发了《智慧城市体系规范和建 设指南》,指导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开展。威海市 制定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完善信息 基础设施、服务社会便民惠民”4大建设目标,在统筹规划、 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实施了48个建设项目,完成了电子政务 、公共热线等7类资源整合,引入了PPP模式,形成了4类 12项可复制的经验,获得了5项国家级试点荣誉,在国内各 类智慧城市测评中取得好成绩。三是建立了全省物联网重 点企业直调制度。制定了物联网重点企业调度工作方案 ,启动了全省物联网重点企业调度工作。直调采取季报方 式、以信息化简报形式印发。去年全省物联网产业主营业 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比2010年增长1.5倍。济宁市以智慧 城市建设为需求牵引,加快建设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促 进物联网企业集聚发展,去年全市培育重点物联网企业 132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亿元。   (七)信息消费规模持续扩大。一是抓好信息消费试 点培育。按照国家及省试点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潍坊、淄 博、济宁(含任城区)、威海(含文登区)等两批国家级 信息消费试点以及22个省级信息消费试点县(市、区)建 设。淄博市成为首批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之一。去年共 落实省财政扶持资金1100万元,4个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 政策性专项贷款近5亿元。制定印发了《山东省信息消费试 点建设与评价指南》,并在全省大力宣传贯彻,信息消费 已经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新引擎、新活力。二是 启动实施信息消费惠民工程。会同省发改委,先后开展了 全省十大优秀信息消费惠民产品和百佳产品评选活动,鼓 励省内相关企业研究制定切实能够让利于民的具体优惠政 策,去年年底由山东省首席信息官联盟向社会进行了发布 。三是研究提出了《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政策措施和“宽带中 国”战略落实跟踪审计情况的报告》的落实意见。根据审计 中发现的问题,会同省新闻出版广电局、通信管理局等部 门进行了专题研究,组织各市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落实。 去年,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 5 4 2 8亿元,同比增长 1 6 . 6 %,占全国的 1 5 . 4 %。   (八)“十三五”规划编制顺利。一是开展了信息化软科 学研究。围绕“十三五”信息化发展重点、热点和难点领域 ,组织了2015年度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软科 学研究课题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