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我的足迹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30年发展报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立即下载
穗开办 〔2015〕2号 中共广州开发区工委办公室 广州开发区 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广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建立30年发展报告的通知 区属各党委(党工委、党组),区直属各单位,各群众团体 ,各事业单位: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30年发展报告》已经广州开发 区党工委、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 中共广州开发区工委办公室 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5年2月11日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30年发展报告 1 9 8 4年1 2月2 8日,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奠基成立 ,2014年是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区30周年(以下简称广州开发 区)。30年来,广州开发区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进程,艰苦创业 ,励精图治,以“敢为人先、务实进取”的精神,不断深化改革 ,扩大对外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有效地发挥了 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 一、发展阶段 回顾广州开发区30年来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发展 阶段: 创建探索阶段(1984-1992年):这一阶段是起步阶段,是积 累资本、积累人才、积累经验的阶段,也是艰苦奋斗、摸索前行 的阶段,它为广州开发区的未来发展打下了物质基础。这一时期 ,广州开发区按照国家规定的“三为主、一致力”办区方针,坚持 发展外向型工业的思路,积极引进外资项目,大力拓展国际市场 ,提高出口创汇能力,致力于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入。在初期 开发的6.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基本实现了“七通一平”,建成了一批 标准厂房和专用厂房,行政管理大楼、海关大楼、电讯大楼、货 检场、宾馆、学校、医院、图书馆等一批行政、公共设施基本配 套完善。坚持“依法治区、立法先行”的原则,推动制定了《广州 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等50余项法规条例,并逐步构建了开发区 的管理体制机制。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外商 投资企业按照15%的税率缴纳所得税”等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招商 引资。从“短、平、快”项目入手,引进了南洋木材厂、美特容器 、中穗制衣等一批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这些项目虽然随着经 济的发展逐步被淘汰,但在广州开发区创业起步阶段起到了很大 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广州开发区着眼长远发展,也吸引了一 批技术档次高、投资规模大的外商投资项目,特别是以宝洁、安 利、箭牌为代表的外商投资项目至今还发挥着龙头带动作用。这 一阶段,广州开发区初步探索出一整套园区开发建设模式,在开 发区产业发展策略上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布局,特别是在许多方面 大胆创新、敢为人先,创造了法规条例、土地出让、园区服务、 人才公选、外资党建等多个领域的全国第一,这些创举深刻影响 着广州开发区后来的发展。 跨越发展阶段(1993-2004年):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 谈话发表,标志着全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呈 现新一轮发展高潮。在此背景下,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逐步开拓 发展空间,先后开发了东区、永和经济区,并且成功设立了广州 保税区、广州出口加工区;从1998年到2002年,广州经济技术开 发区分别与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广州出口加工区、广州保 税区合署办公,实行全国独一无二的“四区合署”型管理体制,全 区规划面积由9.6平方公里扩大到78.92平方公里,广州开发区开 始步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这一时期,广州开发区紧紧抓住 “二次创业”的机遇,主动适应开发区政策调整、我国加入WTO、 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等形势,有选择性地强化资金密集与技术密 集型产业的发展,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从简单加工向科 学技术发展;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注重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 高的项目,形成了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 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汽车及零配件制造业、电 子和通讯设备制造业、食品饮料制造业六大支柱行业;先后引进 了高露洁、美赞臣、安美特、联众不锈钢、本田(中国)汽车等 一大批跨国企业项目,促使大量外资项目涌入,为广州开发区成 为省市经济发展龙头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一阶段,广州开发区继 续坚持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精神,率先在全国开发区进行了管理 体制机制创新,先后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改革,按照 “精简、统一、效能”的管理理念,构建了以8大局为核心的“大部 门制”管理体制,形成了“专业管理到处、综合协调到局”的机关运 行机制。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不断强化投资服务,实行黄牌警 告制,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推动招商产业化发展。培育了一批从 事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人才队伍,初步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增强了对内外资项目的吸引力,促使广州开发区向集约化、规 范化和国际化发展。 优化提升阶段(2005年-至今):广州开发区在前二十年发展 的基础上,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按照国家关于开发区 “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着力优化宜业宜居环境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吸引了一大批创新项目和高端人才来区落 户和创业,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后劲。2005年,经国务院批准 ,依托广州开发区设立了广州市萝岗区,广州开发区和萝岗行政 区本着“统一领导、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针进行 了有机的结合,合署9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并驾齐驱、相得益彰 ,区域发展空间得到极大拓展。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广州开发 区践行科学发展观,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实施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着力集聚高端项目、人才、 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与高校、科研院所、跨国公司等机构开 展创新合作,注重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 医药、生命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了一大批创新型 科技企业,聚集的高层次人才约占全市1/4,研发机构约占全市 1/3。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是,依托行政区进一步拓展了开发区发 展空间,重点构建了广州科学城、广州知识城、广州国际生物岛 这三大战略性发展平台,并以“两城一岛”为核心加快创新驱动。 2010年,广州开发区与新加坡合作共建中新广州知识城,致力于 打造未来知识经济的新高地。这一阶段,广州开发区充分利用自 身对外开放优势,引入国际优质资源,大力开展国际研发合作 ,构建了一批国际创新合作平台,成为中欧区域政策合作试点地 区、中以高技术产业合作重点区域、中新知识产权合作示范区等 国际合作区域,成功设立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为抢占未来知识经 济的制高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发展成就 广州开发区30年的发展,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 强的过程,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生动缩影。 目前,广州开发区经济实力较强、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优美 ,改革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引领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建区30年来,广州开发区GDP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增长水平 ,并呈现出较强的阶段性特征:上个世纪增长波动很大,而本世 纪以来则稳步快速增长。1992-2011年,平均增速高达27.7%。 1992年之后,经济快速增长,199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达 64.47%,工业总产值增长64.12%,财政收入增长92.28%,税收收 入增长72.08%。1995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到78.69%,工业总 产值增速达到105.7%,财政收入增速达到117.73%,税收收入增 速达到126.85%,均创历史最高纪录。1998年到1999年,受亚洲 金融危机影响,增速略有下降。中国加入WTO之后,广州开发区 经济增速在20%左右稳步高速增长。与广州、广东、全国GDP增 速相比较,除1992年、1999年外,广州开发区GDP增速远远高于 同期全国、广东省以及广州市的平均增长水平。1995年,GDP增 速比广州市高62.09个百分点,比广东省高63.09个百分点,比全 国高67.77个百分点。2000年,广州开发区GDP增速分别比广州市 、广东省、全国增速高19.71、21.11、24.18个百分点。随着经济 的快速增长,广州开发区GDP占全市的比重也越来越重。1991年 ,广州开发区GDP占广州市总量的2.2%,2001年占比达到 7.15%,2011年进一步达到15.07%。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 总产值占广州市的比重达到29.6%。30年来,广州开发区经济持 续快速增长,对广州市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成为支撑 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成为引领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 基地。30年来,广州开发区始终坚持开放引领,在引进外资和国 外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止 2013年底,全区共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投资设厂,累计 实际利用外资155亿美元,引进外资项目3100多个,其中1亿美元 以上项目72个,5千万美元以上230个,1千万美元以上768个;世 界500强公司在区内共投资了115个项目,LG平板显示、宝洁、安 利等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跨国公司大型投资项目相继落户。在 外向型经济的带动下,广州开发区对外贸易从零起步,发展迅速 ,目前全区拥有进出口企业500多家,出口市场扩大到189个国家 和地区,遍及五大洲。2013年,广州开发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市 比重达到29.5%,进出口、进口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市比重的 30%、36.2%和24.5%。近年来,广州开发区加快了开放型经济发 展步伐,针对跨国公司投资的新动向,不断探索对外合作新模式 ,与新加坡共同建设中新广州知识城,搭建了中英、中以、中欧 等国际合作平台,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格 局。 (三)产业集聚带动作用明显,成为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主 导力量。30年来,广州开发区坚持围绕龙头项目,促进产业链集 聚,已建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以及平板显示等4个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形成了电子信 息、汽车、金属冶炼、生物、高端化工、食品饮料等六大支柱产 业集群。2013年,六大支柱产业集群合计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 值4162.2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的81.4%;利润 316.1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83.35%。按照“大项 目-产业链-产业集群-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路径,促进制造业从传 统的下游简单加工组装,向上游核心制造工序和研发等高端产业 链延伸,逐步呈现出项目簇团化、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先进 制造业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动力。2013年,全区先进制造业实 现产值3602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4%。全区集 聚了2200多家高科技企业,2013年,区内高新技术产品产值 259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7%,占全市高新技 术产品产值的34.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8.4亿美元,占全区出口 总额的51.1%。主动把握国际服务业投资加速、服务外包业务离 岸化等新趋势,适应制造业的需求,大力聚集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推动开发区从出产品向出技术、出创意、 出标准转变,成为珠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近年来,全 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2013年达到 29.6%;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超过50%。 (四)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成为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的示范区。积极拓展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空间,打造知识城 、科学城、生物岛等三大自主创新载体,初步形成了高新技术产 业集群。知识城是粤新合作的示范性项目,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 技术、文化创意、科教服务产业,培育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 料、生命与健康等产业,累计投资超过195亿元,累计引进项目 96个,将建成代表广东参与国际竞争的知识经济高地。科学城作 为广州高新区的核心园区,到2013年已累计投资1082亿元,现有 科技企业2200多家,建成了9个国家级产业基地,2013年营业总 收入达2779亿元,已成为珠三角重要的科技研发、产业化基地。 生物岛是广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区,已累计投资66.7亿元 ,建成了23万平方米的科技产业单元,已有广药集团研究院等 43个高端项目入驻。积极实施科技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和“瞪羚 ”企业培育计划,促进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主体,培育经认 定的高新技术企业408家,2013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 3.9%,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产值2596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超过50%,获评为国家首批创新型科技园区。鼓励企业设立研发 中心,区内集聚了研发机构502家,其中,三星等80多家世界 500强企业设立了研发中心,英国天祥、瑞士通标等20多家国际 检测认证机构入驻发展。鼓励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积极创造、运用 与保护知识产权,成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2013年专利 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4988件和3150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载 体建设,成立专门机构为企业提供孵化服务,打造国家级留学人 员创业园等专业创新载体。各类孵化器面积达330万平方米,累 计孵化企业2198家,建成华南地区最密集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加 速器集群。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网络,推动企业 、学校、研究机构之间创新资源共享。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 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8所技术创新研究院,与72所高校和科 研院所建立了科技项目合作机制,与32家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了电子信息、生物和新材料三大新兴产 业领域的公共技术平台,建立了12家开放实验室,拥有国家级创 新平台20个,建立4000多项仪器设备资源库和9个技术创新联盟 。 (五)投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建立了国际化规范化的服务 体系。坚持以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为目标,不断改善机关的行 政运作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初步探索了投资、贸易便利化做法 。以执行力建设为核心,积极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导入国 际化的 I S O 9 0 0 1质量管理体系、 2 0 0 8版质量管理体系和 ISO14000环境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了涉及68个单位、1779个岗位 的695项政务工作规范,优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办事效率。在 全市率先推行“无费区”试点,取消了大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大 大降低了企业运作成本。大力推行模块化管理,在全区88个单位 建立1817项工作模块。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合理压 缩对外办事承诺时限。2013年,全区行政审批、备案事项总精简 率超过50%,现有146个行政许可项目的新承诺办理时限,比法定 办理时限缩短968天,平均压缩6.63天。政务服务中心实行“一站 式”、“一条龙”的服务,现已入驻31个审批部门,开设95个服务窗 口,对外受理531项行政审批备案事项;行政许可事项进驻率 94.2%;平均办理时限不到10个工作日,其中195项的承诺办结时 限低于法定时限。全面推进“网上服务大厅”的建设,实现让企业 和群众“足不出户”可网上办理的目标,目前已实现534项事项可 网上办理。 (六)体制创新成效明显,成为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自开发区建区之初,广州开发区就积极推进体制创新,先后 3次对管委会机关进行大的改革,并在全国率先推行“四区合 一”管理模式,逐步构建起高效精简的行政管理架构。坚持以 经济功能区带动行政区发展,在全国第一个建立起“五区合一 ”的管理模式,进一步理顺了职能关系,提高了行政管理服务 效率,优化了投资环境。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事业 性收费改革,实现审批管理“零收费”。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土地开发和招商引资模式 ,在全国开发区率先推行土地有偿出让制度,开展市场化、 专业化招商。积极推进项目用地“后评估”与动态监察,严格 依法处置低效用地,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升,被评为全国首 批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区。推行了财政管理体制和财政投 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实行了部门预算、集中支付、政 府采购等制度,优化了管理流程,完善了从项目立项到结算 等各个环节的监管,降低了政府运作和工程建设的成本。国 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通过国企兼 并重组,区属国有企业从21个缩减为5个。着力推动社会管理 创新,率先创新异地务工人员服务模式,在全国叫响了“金雁 文化”品牌,荣获“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服务示范地区”,并被 列为全国首批“企业社会工作试点地区”。加大劳资纠纷调处 力度,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成为“全 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工业园区”。学习借鉴新加坡先进经验 ,建成了7个街镇家庭综合服务中心、18个社区家庭服务中心 、10个企业家庭服务中心,为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员提供12大 类110项服务,每年服务人次达到20万。 (七)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成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 源。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人才集聚推动区域发展转型升级 ,先后出台了以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方案为统领的 “2+7”人才政策,涵盖了留学人才、领军人才、中央“千人计划”人 才、骨干人才和紧缺人才、博士后研究人员、技能人才和高校毕 业生。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实施“百人科技领军人才”、“千 人科技骨干人才”和“万人技能人才”计划,形成从领军人才到骨干 人才和技能人才相配套的、各层次人才合理搭配的人才队伍。推 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建设院士专家创新创业园,为在区内创 业的高层次人才提供项目启动资金,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租房、交 通、入户、学术交流等12项补贴扶持,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机制 ,营造有利于国际国内高端人才生活居住、创新创业的环境。全 区有27名“两院”院士、45名中央“千人计划”人才、20名国务院特 殊津贴专家在区内创新创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19个,入选“百 名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专家4名,省创新科研团队11个,成为 广州市创新创业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和培养工程,首创并承办国家级留学人员科技交流会,在海外设 立人才工作站,吸引2000余名海外留学人员在区内创办企业 700多家,成为广州市留学人员最为密集的区域,获中组部批准 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大力培育吸引技能人才,对技 能人才给予引进、培训和晋升奖励,在全区41.07万从业人员中 ,具有大专或大学以上学历的占45.4%,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 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42万元/人。 (八)宜业宜居环境不断优化,初步建成了国际化生态型新 城区。始终坚持产城融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加快经 济发展的同时,全面实施“青山绿地、蓝天碧水”工程,生态环境 明显改善。构建了“山、水、田、林、城”和谐共融的健康生态系 统,目前全区森林覆盖率接近50%,绿化覆盖率超过40%,人均 园林绿地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0平方米,获得广东省“林业 生态区”称号,成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华南地区首个国家 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了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广州国际网 球中心、广州国际羽毛球培训中心三大世界级体育场馆,成功承 办了亚运篮球赛事。建成了香雪国际公寓、中山大学岭南医院、 高德汇商业中心等一批商住文卫设施,引进了总投资180亿元的 四大城市综合体项目。地铁21号线、6号线、知识城线建设全面 推进,立体路网建设基本成型。积极推进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基本形成了完善的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大力实施公园化战略 ,打造了以香雪公园、科城锦绣、市民广场为中心的3大公园群 ,以云端绿道、环湖绿道等为纽带,把天鹿湖打造成为美丽森林 公园。绿道建设获得市绿道网建设金奖,“科城锦绣”入选“羊城新 八景”,全力推进的华峰山文化旅游区、油麻山风景区将成为广 州生态文化旅游新亮点,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 (九)社会建设步伐加快,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广州开发